2、大椎穴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下,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的作用。 主治驱寒、退热。 取穴法:坐位低头,项后上背部脊柱最上方突起之椎骨(第七颈椎)其下缘凹陷处。 5、神阙穴 本穴正当脐中,任脉气血在肚脐正中聚集之处,人体的长寿之穴。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不止。 6、气海穴 气海穴,元气聚集的地方,温养健壮全身的作用。 取穴法:脐下1.5寸 7、关元穴 关元穴为人身阴阳元气关藏出入之所,人体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三经在任脉的交会点,也称“精宫”“丹田”,是治疗生殖疾病重要穴位。关元也为小肠募穴,小肠之气汇集于此。 主治阳虚、气虚、畏寒等。 取穴法:脐下3寸 8、足三里穴 足三里,强壮身心的大穴,属足阳明胃经。常灸(按压刺激也可)此穴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健脾和胃、调补气血、疏通经络,曰补中气。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等 取穴法:屈膝成90度,由外膝眼往下四横指距胫骨约一横指处。 9、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交会处。脾主运化而统血;肝主疏泻而藏血;肾主水而藏精,故三阴交统治与精血有关的生殖方面的疾病。 主治肠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失眠等。 取穴法:手四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按压时力偏向胫骨后缘。 内容太多吧,细细看。 简单总结一下,可以经常做以下的保健: 1、按“百会”“大椎”,补阳气; 2、按“中脘”“足三里”,补中气; 3、直立,双手带动身体惯性前后摆动,前手手掌拍“关元”、后手手背撞“命门”,提升整体阳气及补肾气; 4、收紧腹部,拍打“中脘”“气海”“关元”,补血补气; 5、发热或觉得热气,按“涌泉”。 以上按压穴位的,有条件下可以艾灸,效果更好。 认识自己的身体,感受身体的状态,多保健多健康。你也可以的! |
|
来自: 一水易人 > 《艾艾贴招微商,@微信号yfgao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