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钱玄同、陈独秀为何都主张废除汉字,甚至多有谬论呢?

 花开无田 2019-08-17

文/花开无田

在《鲁迅论语文改革》一书中,鲁迅先生直接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而同为文学泰斗的钱玄同也提出“欲废礼学,不得不废汉字”;陈独秀亦是深表赞同,认为“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纸诚不足惜”。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如此之多的文学泰斗会对汉字“深恶痛绝”,恨不能废止而后快呢?

鲁迅、钱玄同、陈独秀为何都主张废除汉字,甚至多有谬论呢?

当清朝灭亡,人们发现迎来的并不是曙光。而是更加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对帝国主义的觊觎之心,在实现了看似光明的前途之后,是袁世凯等军阀的倒行逆施。而康有为这个曾经在戊戌变法中的先行者,却成为了此时此刻却成为了守旧者,主张“孔教”为国教,可以想见要剔除2000余年的思想禁锢又是何其艰难。

于是,作为这种思想的载体,汉字成为了他们的攻击目标。中国有句古话:“治疗急症,需用猛药”。也正是汉字的“晦涩难懂”,让底层的民众在与先进的文化之间隔着的不只是一张纸。一方面,汉字确实存在笔画繁琐,普通人的学习更是存在教育的阻滞,会加大底层民众学习汉字的时间代价与经济成本。

鲁迅、钱玄同、陈独秀为何都主张废除汉字,甚至多有谬论呢?

而这也成为横亘在底层民众与上层之间的天然壁垒。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识字率更是非常之低,识字者又有相当一大部分为康有为一类代表旧有文化的人士。所以,要想根治急症,则必须施猛药,彻底的打破上层人士对于文字背后文化的把持,让普罗大众都能够得以接受新的文化知识,从而对旧有的腐朽的文化说不。

而在新文化运动中,于是便有了其后,鲁迅先生不只一次的发表对汉字的抨击言论,《关于新文字》中,更是看似失去理智的驳斥,汉字乃是愚民利器,更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一般的存在,只有除去才能有所希冀。

鲁迅、钱玄同、陈独秀为何都主张废除汉字,甚至多有谬论呢?

事实上,在那个旧文化与新文化激烈碰撞,外来思想与固有思想激烈斗争的年代,我们能够深深的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他们对救亡图存的热切。而时不我待之下,能够实现这种剔除的,便只有全盘的抛弃,进而学习简单的拉丁化文字。

诚然,我们再去看他们当年所提出的观点,总会觉得简直就是荒谬至极。

鲁迅、钱玄同、陈独秀为何都主张废除汉字,甚至多有谬论呢?

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汉字自其诞生伊始,便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它们的存在不仅仅在于传递、记载文化,更在于凝聚以汉字文化圈内的族群,从而以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来实现对各种外来族群、文化的兼收并蓄。自古以来的北魏拓跋氏汉化、金朝汉化、元朝汉化、清朝汉化皆是由此。

鲁迅、钱玄同、陈独秀为何都主张废除汉字,甚至多有谬论呢?

作为比较,一样出自汉字的日本文字,尽管在其面临深刻的民族危机之时,他们进行了明治维新,并且藉由此走上了一条现代化的强国之路,但对于传统文化、文字的态度则并不会如此激进,而且决定文化、阶层隔离的其实并非是拉丁化。作为一个被英国全面侵略过的国家,古老的印度文化被以英语为主的文化所代替,但印度的文盲率则依旧排在世界第一的位置。

水至清则无鱼,任何彻底背弃传统试图全面西化的想法与做法也都是徒劳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