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妄无礼,必有祸事

 果果w65k9gp8te 2019-08-22

狂妄无礼,必有祸事

这话是孔子说的,绝对没有假!只是,他的原话讲的没有这么直白而已。

在论语中,记载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三家在祭祀祖先时候,也唱着《雍》来撤除祭品。孔子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的这两句诗,这样的诗句怎么能用在三家的庙堂上呢?”

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卿,即仲孙、叔孙、季孙,是鲁国的三大家族。

这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裔。

鲁桓公的长子是国君;二子是庆父,他的家族,就是仲孙,后来改成孟孙;三子是叔牙,叔牙的子孙是叔孙氏;第四子是季友,季友的子孙是季孙氏。

当时鲁桓公的长子继位鲁国国君,就是鲁庄公,他是鲁桓公的嫡长子,其余三子被封为卿大夫,逐步演变成了三大家族。

这三大家族相互之间有矛盾,又有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执掌国政,最后把鲁君的权力都瓜分掉了。

到鲁昭公的时候,因为跟这三家发生了激烈的矛盾,鲁昭公被迫出走,到了齐国,在齐国七年,最后死在齐国。

三家后来又立鲁昭公的弟弟为君,就是鲁定公,鲁定公之后,是鲁哀公,他们都向孔子请教过问题。

鲁哀公后面有鲁悼公、鲁元公,这么长的时期,鲁国国君始终没有摆脱三大家族的控制。所以三家的势力根深蒂固,而其中又以季孙氏的势力最为强大。

孔子这段,是在讥讽三家违礼的行为。

三家“以《雍》彻”,《雍》是《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它有一个古字,写作“雝”,是《诗经·周颂》的一篇。“彻”通“撤”,是祭祀完毕以后,把那些祭品撤收起来。

在春秋战国时代,天子祭祀完宗庙以后,都会唱着《诗经》里的《雍》这篇诗,把那些祭祀的礼品撤下来。

也就是说,《雍》是天子祭祀的专用诗歌,不是天子和国君,是不能随便唱的。

现在,仲孙、叔孙、季孙三家祭祀自己的祖先时,居然也像天子祭祀宗庙那样,唱着《雍》这首诗来撤祭品,这种做法也是僭用天子的礼乐,是一种严重的违礼行为。

“天子穆穆”是指天子的容貌,那种温和肃敬的样子。天子在主祭,样子非常温和而严肃恭敬。礼成之后,要撤掉祭品了,还是保持着这种温和庄敬的样子。所以《雍》这篇诗是天子祭宗庙后,撤祭品的时候唱的,这是赞美天子的德行和助祭者们庄敬的样子。

《朱子集注》里评论说:“此雍诗之辞,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

孔子引这首诗,其实在笑话这三大家族,以大夫而行天子之祭,讥讽他们狂妄到了极处。狂妄到了极处,其实也就是无知到了极处。

张居正说,“人臣而敢僭用君上之礼,则妄心一生,何所不至。攘夺之祸,必由此起。”他们这种僭越行为,很快就要引起大祸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