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太极老叶KBA9 2019-08-26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李新方

曾几何时,一些人不知从哪听来的,他们打了几下沙袋,就宣称自己的功夫是“以无限对有限”。在他们看来,学中国传统武术,要先练基本功,压腿、踢腿、站桩,还有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又练着势、套路、拆着、打手、内功,等等,这就是“有限”;他们只打几下沙袋,别的什么都不练,什么都没有,那就是“无限”了。为了避免更多的初学者被误导,很有必要把这句话解释清楚。

一、中国传统武术才是真正的以无限对有限

大凡学过中国传统武术的人,都听说过武林中有这句话:“练一家观百家”,“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就是以无限对有限。无限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有,无所不包。在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讲的更为具体,在列举了当时流传的各家武术之后指出:“......皆今之有名者,虽各有所长,然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拳打不知“。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至王宗岳,则自觉地运用太极学说,全面总结几千年来武术实战的经验,写出武术史上划时代的巨著《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太极就是最大的极限,而最大的极限是无限的。这正是“练一家观百家”的经验之谈,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也正因为如此,“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决不是一句空谈,每个想学好中国传统武术的人,都是要努力去做的,首先要把本门的功夫练精,还要有几门选修项目,而对主修和选修以外的其他武术,只要有可能了解到,都在研究范围之内。当然,能达到太极,也就是无极,无限,太难了,能在某个方面达到极,就已经是高手了。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二、以无限对有限的提法源于中国传统武术

1982年从来,《武林》等杂志陆续刊发有关李小龙的文章,而后有许多专著出版,其中提到“截拳道的宗旨是:”以无法对有法,以无限对有限”(关文明《李小龙技击术汇宗》)。

据《李小龙技击术汇宗》:“李海泉(李小龙之父)为了强壮儿子的体魄,在他七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李小龙在十三岁时,跟随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弹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以后他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擅长长棍、短棍和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而书中也提到,截拳道是“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对西洋拳等只是“吸收”。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很明显,李小龙的习武经历,正是中国传统武术“练一家观百家”,“观千剑而后识器”之方法论的具体实践,而“以无法对有法,以无限对有限”,正是把“太极者无极而生”,“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太极拳理论,用现代哲学语言作所的表述,这与李小龙所学的第一种武术是太极拳分不开的。截拳道的截字有两个含义:一是截击,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特别是短打类,常用的技法;二是截取,即博釆众长之义,如前引《纪效新书》中的论述。而截拳道的两大特点:一是贴身打法,二是短距离爆发力,两者恰恰都是太极拳的技击特点。

三、以无限对有限的实质是技击战胜力击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三战然后得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就是远古发生的两场大规模战争,黄帝用玉制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并用了指南车。更重要的是,这两场战争特别是后一场,体现了两种不同战争思想和具体打法的较量。一是仁义与残暴。战争的发生首先是因为“轩辕之时,神农氏衰,诸侯相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炎帝欲侵凌诸侯”,“而蚩尤最为暴”,黄帝是不得已而用兵,并且区别对待,“使诸侯咸来宾从”,合并炎帝部落,只对最为暴的蚩尤擒杀。二是智慧与力量。据《述异志》,“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又能施放大雾,使黄帝迷失方向,黄帝造指南车以辨识方向,擒蚩尤而杀之。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说明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一力降十会”和“一巧破千斤”两种裁然不同的打法。而两场战争的结果,终究是仁义战胜残暴,智慧战胜力量,这对于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军事和作为军事技术的武术之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就武术而言,是技击战胜力击。“技击”一词,《荀子·议兵》中已有之:“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

因为技术提高的难度大,但提高的空间是无限的,并且与仁义存在更多的联系;而力量增长比较容易,但增长的空间很有限,并且与残暴存在更多的联系,是以中国传统武术厉来崇尚技击。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毫无疑问,李小龙“以无限对有限”的提法,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武术之技击战胜力击的认识。他认为,“拳手可分为力量型和智力型两种。力量型的拳手,在每次交手中都沿用相同的模式,打击方式是机械的和重复运用的”(《李小龙技击法·第十六章特质与战术》),“然而一些肌肉十分发达的拳击手,却打不倒任何人”(《李小龙技击法·第四章力量的训练》)。被现在一些人奉为“现代科学实战武术”的,正是李小龙所批评的那种打法,他们认为借助某种器械训练加营养配方,来快速增长肌肉体积,凭藉肌肉力量取胜,就是“科学”。而“体重只有59公斤的李小龙,却能打倒比他体重大两倍的人,秘密就在于他能集力于一点,发力于瞬间”(同上)。实际上,李小龙发力的秘密,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所讲的整劲。

不仅如此,在李小龙的截拳道中,还有“极手或推手练习,是锻炼平衡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李小龙技击法·第二章警戒式》),而且注重“能量流动,就如同......太极拳中的极一样”,“极手是增强流动的内力,使全身保持放松状态,而又不失去打击力的最好办法”(《李小龙技击法·第四章力量训练》)。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四、道而进乎技是实现以无限对有限的不二法门

然而,要在技术上做到“无限”谈何容易?“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有人听这么一讲,“既然无限这么难,我还是要有限,学力击吧”!不少人因此选择了力击。当然,要学无限也不是没有办法,“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同上),就是继承前人最先进的技术成果。

清代晚期是冷兵器正式退出战争主要地位、武术走向衰落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巅峰,许多优秀拳种大多产生于这个时期。李小龙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因为继承了前人的先进成果,但他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做到无限,这也是他自己非常清楚的,他认为只得到了“太极拳中的极”,故称“极手”,也正如《李小龙技击法·译者的话》所指出:“截拳道......李小龙生前并未为它取名,原因是他认为这种形式的技击法仍处于发展与改革之中......他长期侨居海外,而未能有机会对传统的中国武术作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我们今天普通的好武之人,既不具备古人的历史条件,也不具备李小龙那样的天赋和刻苦精神,如果能从中国传统武术中得到一点东西,练到自己身上,也就是“以无限对有限”的最好选择了。图一、七:河南舞阳县北舞渡,王宗岳拳论发现于此。图七(4张):李小龙“极手”训练。

什么是武术中的“以无限对有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