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傪《董氏登科提名录》的辩析考证

 荷香月暖 2019-08-27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董氏登科提名录》记载的年龄与时间的矛盾、科举时间与描述时间不符、科考考试的地点与实际不符、书写方式与实际不符、连祖、父没有记载芳名与常理不符等,不会出自作为进士的董傪所为,应是元末时期以董傪名义的首创,若“连伸父子,仍世扩源”不以“连”为迁徙祖有违首修谱交代迁徙祖的惯例,从各方面判断,该造谱在元末,并不是董傪本人而作。那么其世系也是混乱的,应以董槐谱谦公、让公为序较为合理。董傪的《董氏登科提名录序》“唐末之代,连伸父子,仍世扩源”。 依据修谱惯例皆以最早迁徙祖叙说则“连”为迁徙祖,明万历时董裕《本源考》:“唐末,裔孙连徙自临川扩源”,董裕以“连”为迁徙与董开尧以“清然”为迁徙祖有异。证明:首先,流坑以《董氏登科提名录序》作为最早修谱,依据修谱惯例应该是以“连”为迁徙祖的;其次,董裕以“连”作为迁徙祖,流坑以清然作为迁徙宜黄,然“连”不是清然,是相矛盾的且对谁迁徙宜黄是含混不清的;再者,词义以“连”在宜黄承袭世居,依然在扩源宜黄居住,则证明“连”不是迁徙扩源宜黄之祖,有一个比“连”早而先居住扩源的迁徙祖!;第四,流坑谱把“万一”作为“连”至董合是三世,与“即五世合也”对比是不符合的。清然至董合是四世,不是五世?但清然不是“连”;第五,清然在宜黄居住,董槐谱的“连”实际为“让之子”,谱序世系“让公之子连,字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让之孙为申字清然,比“连”早的只有“让”,让公比清然居住扩源早,董让世迁徙扩源宜黄的迁徙之祖比较合理。

    本文通过族谱、史料结合研究分析:《董氏登科提名录序》属于元末以董傪名义首创。董合迁徙不是周銮书论证的流坑在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开始建村,迁徙流坑立村在开宝六年至开宝七年(公元973974年)。

(关键词):董傪  董开尧  连申  李氏政乱  扩源

我在《万一公的源流考证》论证在流坑董氏族谱中,在宋朝时期与谱关联的有两个:“一个是董惨,一个是董德元。但都不是修谱,流坑以这俩人修谱,是没有历史依据的。”在该文中与之前的《祝融部落联盟孕育道教的起源----兼论董公庙与董晋兄弟》、《宋朝董德元的谱序考证》、《<董氏历代源流考>的考证》《<董氏历代源流考>伪造在明朝初期》就论证其属于借董德元的名义而伪造。明显属于后人伪造的证据是“缵蜀汉死节之允,则忠良优矣;缵李荐之晋丁榜之槐,则相业成矣。”如此死人会写后人事?

那么,今专门探讨研究董傪的《董氏登科提名录》是否属于董傪而作呢?

1、《董氏登科提名录》全文

见松溪八修谱第94页:《董氏登科提名录序》:“吾家世为临川著姓,唐末之代,连伸(应该属于后《董氏历代源流考》把申改伸)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五世合也。子:祯,以豪侠自任,时方扰攘盗贼盈野,乃纠率义勇,保固乡里,贼不敢犯。赖以为继者甚众。予伯祖文广,始以通经为儒。不事章句,东游金陵,值(南唐)李氏乱,乃叹曰:'是不足事,以污吾祖。’弃而西归。即而王师平江南,乃与吾祖议曰:'吾等老矣,不可复仕。幸而生见太,当有子弟以儒名家。’悉出金帛,多营书史,大启黉舍,招延学徒,士自远方多归之。至祥符中吾父一举擢进士第,乡里以为荣。识者谓:'董氏当扰攘之时,以豪勇自奋庇捍乡里;太平之时,复敦儒学,教育子弟,宜有其后以大厥族’。……(略,下此省略部分有出现),至和元年四月一日,董傪书”因流坑有意略去明嘉靖开尧的修谱谱序,且流坑在此文增加“李氏掳有江南,以族本繁大”、 “(一徙庐陵即吾五世)(合也)”,故采信松溪谱。毕竟五世与五世祖是有区别的。

 
 
       特附《董氏登科提名录》见流坑六修谱第150页)对比:“吾家世为临川著姓,唐末五代,连伸(应该属于后《董氏历代源流考》把申改伸)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以族本繁大,……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吾五世合也。子祯以豪侠自任,时方扰攘,盗贼盈野,乃纠率义勇,保固乡里,贼不敢犯,赖以为继者甚众。至于伯祖文广,始以通经为儒,不事章句,东游金陵。值李氏政乱,乃叹曰:'是不足事,以污吾祖。’弃而西归。即而王师平江南,乃与吾祖议曰:'吾等老矣,不可复仕。幸而生见太平,当有子弟以儒名家。’悉出金帛,多营书史,大启黉舍,招延学徒,士自远方多归之。至祥符中,吾父一举擢进士第,乡里以为荣。识者谓:'董氏当扰攘之时,以豪勇自奋,庇捍乡里;太平之时,复敦儒学,教育子弟,宜有其后,以大厥族’。自吾父擢第,行将二纪,聚口数百,继有家难。迄于景佑,始大振发,郡守江公,以贤者所居,必有异。奏以五桂名乡。时人方之燕山窦氏云,始于祥符八年,至于皇佑元年,吾族登科者,凡十一人。虽未有达者,贵重于世,悉用文章进,不由他技,以苟禄仕,自视亦甚无愧。今总为董氏进士登科提名录,所以彰吾祖积德之厚也!吾父起家之始也,表以年代甲科者,以明先后之等,注以兄弟子侄者,以别亲疏远近之次。后之子孙无 忝(tiǎn 乃祖,继登科提名于右至和(宋仁宗年号)元年甲午(1054)四月一日,五世孙、秘书省秘丞、傪序

 

因为,几世祖世从自己逆推之前的,如《登科提名录又跋》“所谓吾父者,于吾为十七世祖讳淳,仕至太子太保也。所谓吾祖,于吾为十八世祖讳文肇,累赠屯田员外郎者也。太保登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第,于吾宗实为科第之第一祖也。自时而至皇佑元年,特三十五年耳。除举乡不论,而登第已十一人,是何其稠也!……成化二十二年丁未、二十代孙、时望谨跋”(见流坑六修谱第151页)以此时望公逆推为祖:合---祯---18文肇---17淳---16俨---15瑾---14兴---13公卓---12云举----11仲修----10宗平----9士明----8云卿---7学永---6成性---5季敏---4良驭---3胤(yin)昂---2复隆----1时望----策---燧。见流坑六修谱第163页排列世系

2、关键词的内容考证与关联材料

唐末之代,连伸父子,仍世扩源。”;“一徙庐陵即五世合”;“ 伯祖文广,始以通经为儒,不事章句,东游金陵。值李氏政乱,乃叹曰:'是不足事,以污吾祖。’弃而西归。即而王师平江南”;“乃与吾祖议曰:'吾等老矣,不可复仕’。”;“ 吾父一举擢进士第”、“ 迄于景佑(1034~1038),……奏以五桂名乡”;“ 始于祥符八年(1015),至于皇佑元年(1049),吾族登科者,凡十一人”;“ 表以年代甲科者,以明先后之等,注以兄弟子侄者,以别亲疏远近之次。”;“后之子孙无 忝(tiǎn 乃祖,继登科提名于右。”“至和(宋仁宗年号)元年甲午(1054)四月一日

查阅族谱资料,董傪登科庆历元年辛巳1041解试一举、庆历二年壬午1042进士;另董齐嘉佑五年(1060)一解试、1064二解试、1066三解试、1070四解试、1072五举特奏名授循州司马参军;董文广网络资料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荐辟,是年中选,而流坑六修谱第373页《人物志》获功名时间记载:大中祥符三年(1010),明法科(乡里推荐,因称“明法”)中选,三调官皆不至;景佑元年(1034,见流坑六修谱373~374页)洙、仪、汀、师德(洙三子)、师道,登张唐卿榜进士第。

五桂坊是在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流坑董氏一门父子、叔侄、兄弟五人同中进士而建的纪念牌坊,时称五桂齐芳 据族谱记载,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到明宪宗的四百多年间,全村共有三十二人中进士,其中,出现过一门五进士六子联科七子联科的盛况,还出过一文一武两状元;董氏大宗祠占地7000平米,始建于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董合因其第八代孙、状元董德元官至参知政事,并代天子祭南郊礼成而特旨追赠为大司徒,故祠的全称为宋赠大司徒董公大宗祠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 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宋代正式确立了解试、省试、殿试等三级考试制。解试又称乡贡,包括州试(乡试)、转运司试(漕试)、国子监试(太学试)等几种方式,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解试合格,由州或转运司、国子监等按照解额解送礼部,参加省试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管,在春季选日考试各地举人合格者由礼部奏名朝廷,参加殿试。“淳化三年,……明法旧试六场,更定试七场:……以六通为合格。……景德四年,命有司详定《考校进士程序》,送礼部贡院,颁之诸州。士不还乡里而窃户他州以应选者,严其法。每秋赋,自县令佐察行义保任之,上于州州长贰覆审察得实,然后上本道使者类试。”(见《宋史【志第一百八,选举一】》)。自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开始,由皇帝亲临殿陛出题考试礼部奏名合格举人,并重定名次。举人殿试合格才算真正“登科”。宋代的科考实行两级试:发解试与省试。发解试相当于初试,由各州郡主持,考生通过发解试获得参加省试的资质;省试相当于复试,由礼部主持,被录取者便可从此步入仕途。至于殿试,通常都不黜落,只排定名次。宋朝,“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神宗始罢诸科,而分经义、诗赋以取士,其后遵行,未之有改”、“ 初,礼部贡举,设进士、……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见《宋史【志第一百八,选举一】》)。

3、有关历史

3.1、赵匡胤攻占金陵的历史

五代后期,后周时周世宗采取了先南征后北伐的方针,攻占了南唐江淮之间的大片土地和其他一些地区,为以后北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公元960, 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政权,经过与赵普共商,确定了一个先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后消灭北汉的统一战争的战略方针,也就是后人归纳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方略。继占领荆、湖、后蜀后、开宝三年(970年)九月大破南汉。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宋太祖在出兵南唐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后,遣使命李煜入朝,李煜惧怕被扣留,称病固辞。宋太祖以此为借口,以曹彬为统帅,下令进攻南唐。十月二十四日,宋军突然渡过长江,水陆并进,直趋池州。夺占采石。连克金陵外围据点,并在秦淮河击败南唐水陆军十余万,形成了对金陵的包围。十一月二十七日宋军发起总攻,金陵城破,李煜被迫投降,南唐灭亡。宋太祖赵匡胤,花了13年时间,消灭了南方诸国,接着出兵攻打北汉都城太原,北汉在辽军援助下,打败宋串。不久,宋太祖病逝,他的弟弟赵匡义继承皇位,就是宋太宗。979年,宋太宗又亲征北汉,结束了持续70余年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结束。但这种统一局面仅限于中原地区。其时,与宋朝分庭抗礼的还有辽、西夏、金三个政权。太祖以武力夺取后周天下,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杯酒释兵权,并且从制度上压制武将,抬高文臣。于是重文轻武,遂成两宋风气。

3.2、修谱历史与诏书“各述祖宗本末”存疑

《春秋》大义是要作为统一国人思想的依据,认为“天命”不可违。战国后期,荀子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否定有意志的。至西汉董仲舒,将儒家学说和阴阳五行结合起来,扩展成“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 于君”。东汉末年的时候,名教虚伪,儒学又再次没落,玄学兴起。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之中相互吸纳渗透,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各个领域。

    谱牒是适应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需要而兴起的。谱牒在历史上曾兴旺过一阵,后随着宗法式家族制度的瓦解而消亡了。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公元200-300年)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形成后,谱牒又再次盛行起来。这时 “谱牒”有三种形式:一是最初级的形式“家传”;第二种形式单姓族谱“家谱”;第三种形式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状谱牒”,所谓“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太平御览》。家传、家谱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须有一种得到朝廷认可的官撰的谱牒,才能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官修的谱牒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关:“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有司选举必稽谱籍(郑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朝廷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图谱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来执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载沈约语)。“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两家通婚 “索璋之簿阀查核,士族连姻,要先查谱牒,以免“婚宦失类

隋唐废中正、兴科举,朝廷用人主要根据考试成绩,不再完全依据士族的门第出身,士族已经失去了政治上的特权。唐初屡修谱牒,贬抑旧士族,培植新的士族集团。 出现“崇韬拜墓,贻笑千秋。不附梁公,流馨百世”。唐代佛教鼎盛,尊崇道教,儒学衰落。三教并用、三教合流,韩愈的《原道》为了重兴儒学,承袭了汉代儒学之天人感应的思想,宣扬道统天命论。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历史上敢于对君权提出一定的措施予以制约的董仲舒学说,企图以天命制约君主,在汉至于唐都发生了一定的效力。唐朝的柳宗元及刘禹锡对此加以批判,终于把“天”还原为自然。他们提出“天人不相预”,“天人交相胜”之说。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在《天论》阐述:自然界(“天”)和人类社会各有自身的规律。刘禹锡继承和发展荀况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和柳宗元的天人“各行不相预”的观点,认为天与人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汲取道家的天道自然之思想,皆是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所致,无不是阴阳运动变化的结果。承袭了的前人气化宇宙观的思想,亦认为天地万物皆由元气产生, 不是天或神的有意创造。于是 “天命论”思想终于在唐中晚期崩溃了。

唐末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门阀制度。唐末五代,征战不已,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的瓦解,谱牒彻底衰绝,谱牒既然在政治上已没有什么重大的作用,谱学和谱学家自然也就跟着绝迹了。藏于官府的正本,多毁于战火。官修的望族谱,如在敦煌石室仅发现了几种残卷。谱牒已经残缺散佚了。至于藏于私家的副本和单姓谱,或者毁于战火,或跟着它的主人及庄园一齐被消灭,或者在逃亡流徙中散失。后唐时豆卢革说,朝廷选官,据以考查世系的文书不完(《新五代史》卷二八豆卢革传)。

当谱牒衰绝之后,到五代北宋时期,很少有人能搞清楚自己五代以上的祖先是谁,如宋初的几位宰相,范质、王溥的家世,只能数到他们的父亲,魏仁浦幼时孤贫,父亲叫什么名字,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赵普的世系虽然能数到曾祖父,再往上也搞不清了(这种情况均见《宋史》本传)。就是张载、程颐等人说的人们都已不知道自己的“统系来处”的意思。https://baike.so.com/doc/5691769-5904469.html(张载:《经学理窟·宗法》,《张载集》第258页;程颐:《伊川先生语》,《二程集》第179页。)苏洵说,自唐朝衰亡,谱牒就废绝了(苏洵:《苏氏族谱谱例》,《嘉佑集》卷十三);胡应麟说,自五代以后,人们已不崇尚门阀,谱牒之学,遂绝而不传(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庚部卷三九);归有光说,魏晋以后,根据门阀高下来选官,所以谱牒之学特别兴盛,直至李唐,还十分崇尚,五代衰乱,谱牒就荡然无存了(归有光《龙游翁氏宗谱序》,《震川先生集》卷二)。北宋(公元950-1100年)以后人们均已不知自己的统系来处。

宋仁宗以《唐书》浅陋,下诏重修。欧阳修被贬后,至和元年(公元1054)才调到朝廷任翰林学士,主持修史工作。 宋祁历时十余年完成列传,于嘉佑三年(公元1058)交齐全部列传的稿子。等到欧阳修写定本纪、志、表,已是嘉佑五年(公元1060)的事了。于宋元佑四年(1089)成书,绍圣四年(1097)上于朝廷。

民间族谱提到或载有宋真宗《敕令文武群臣各修家谱诏》“朕维古者,因生赐姓。故有著姓氏之书,别生分类,爰命司姓氏之职。其有关世教之大者莫,谱牒若也, 黄帝二世而颛顼,三世而高辛,四世而尧而舜、禹之先出於鲧,汤之先出於契,周文、武之先出於稷  帝王世系固已甚明,汉起沛中、本唐虞之苗裔;唐发陇西,实陶之派系。迨至我朝原於伯益,振於涿郡。太祖皇帝肇造区夏,应天生圣人之祝。太宗皇帝克绍先烈,符太平天子之祥。仙源积庆、天派攸分,膺前代禅授之宜,接上世统历之正。尔在朝文武百官亦必各有源流,兹宜备述乃祖之本末以进。朕得览,省以知我朝人物之盛。呜呼!源之深者,流必长;膏之饫,者光必烨。秩秩昭穆,则知祖宗之有自;绳绳世守,实衍谱牒於无穷。用兹昭示,咸使闻知。天禧二年四月十一日诏下 ”,有以天禧二年(1018年)四月十一日下诏,有以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正月十八日,有以天禧五年(1021)下诏?。真假难辨,属于存疑。

正因主持编篡国史,使得欧阳修十分重视家谱,在修定《新唐书》后,他发现《宰相世系》中有关自己了的远祖世系并不清楚,于是他只能以其已知的五世祖为始祖,并用小宗之法编修了自己的家谱。不久家族显赫的苏洵也始修也编成《苏氏族谱》。苏洵(1009年生,1066年卒)忧心如焚云:“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见《苏氏族谱》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5578305/】。百姓仿效欧苏谱例,政府不再开设谱局,宗族自行修谱,政府不加干涉。扩散到广大平民族群,谱牒编修形成一个高潮。http://www./content/9191453857824427

3.3、欧阳修、苏洵修谱以及宋代理学家“尊祖重本”的影响

“夫谱牒之兴,源于商周而盛于唐宋。嘉佑间(10561063),京师诏修百官家乘,司马光、欧阳氏首开修谱之风”【宋嘉佑五年(1060)《安定郡梁氏族谱郓州家乘序》】(见2013-05-02http://blog.sina.com.cn/s/blog_c1e6a0ef0101m8eg.html。欧阳修10071072开创了民间家谱学之先河,著有《欧阳氏谱图序》,欧阳修《谱图序稿》,实际上包括《欧阳氏谱图序》和《夜宿中书东閤》七律一首。从跋文中可知前者作于至和二年1055东方资讯http://mini.eastday.com/a/181125111721242.html宋代欧阳修时,他编写了《欧阳氏谱图》,这个族谱与苏洵所编的苏氏族谱,被称作欧、苏二体,是中国私家修谱的先例。为了继承修谱的传统,许多文人学士积极参与修谱活动,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等人。

中国古代五世之内为服内,即亲人去世,凡五世之内的亲属要按规定穿孝服致孝,称五服之内,欧、苏这种体现五服之情、九族之亲的五世图式体例得到了后世修谱者的赞同。致使宋代以后,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家谱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

     理学家们面对现实,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常把保家和保国连在一起。张载10201077主张:“立宗子法”,“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程颐(10331107)进而指出:“若宗子法立,则人和尊祖重本。人既重本,则朝廷之势自尊。”集理学大成者朱熹继而设计了一个宗子法方案,每一个家族须建立一个祭高、曾、祖、弥四祖的祠堂四龛。要“立宗子法”,必先“定亲疏,序昭穆”。所以,私家家谱相应恢复和兴盛起来。http://www./a331864.html

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复杂。农民喊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以封建的三纲五常为基本内容的理学应运产生。并成为两宋乃至元明清的统治思想。

   宋代理学家的“天理”显然受到唐朝柳刘的启示。代表的新儒家。其核心思想是讲理,被称为理学。理学又称道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体系,它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从研究方法上说,理学不同于过去以注释儒家经典为主的汉学。理学家们面对现实,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常把保家和保国连在一起。张载主张:“立宗子法”,“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程颐进而指出:“若宗子法立,则人和尊祖重本。人既重本,则朝廷之势自尊。”

二程(即程颐、程颢)强调便是∶“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便是指万物皆有其规律性。道德伦理,二程以“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朱熹所行所为不失二程之道,在他们的视野中没有必须忠诚的君主,只有符合天意人心的君权。君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维护一个良性社会的核心,是理学家们的表达。朱熹更认为“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朱熹在理气论中论证的理气分合、虚实相兼的道理。抽象的天理,通过说明,万事万物都成为具体的理,包括宇宙生成、万物演化。依据“理气二元论”、“心性二元论”和“理欲二元论”,对主体意志作广泛又精微的分析论证,确立了理学的道德标准。从对立两方面来分析事物,最后归于一统。把原始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作出新的诠释,以“由尊天上升到讲理”、“理一分殊”、以正心诚意之学以正君心,

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把“理”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以此理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文公文集》卷70。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关系,说明在每一事物内部都是一分为二的。“阳中又自有个阴阳,阴中又自有个阴阳。”事物除了对立关系之外,对立事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克服和斗争的关系,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超过极限,就相互换位。提倡“格物致知”,强调“知先行后”,“理”在人未形成之前浑然于天空,于人一旦形成,便附于人体,成为先验禀赋于人心的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是先天的善性所在,人人皆有,故名“天命之性”。其所谓大学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著称。与程颢、程颐等共创的理学史称“程朱理学”,为继孔子之后在中国思想界影响七、八百年之久的正统官方哲学,远涉海外,影响世界。

集理学大成者朱熹继而设计了一个宗子法方案,每一个家族须建立一个祭高、曾、祖、弥四祖的祠堂四龛。初立祠堂时,计现田每龛取二十分之一为祭田,亲尽则为墓田。由宗子主之,以给祭用。由是筑祠堂,立祭田、义田的现象自宋代开始广为流行。要“立宗子法”,必先“定亲疏,序昭穆”。所以,私家家谱相应恢复和兴盛起来。

4、存在的有关矛盾

4.1、年龄与时间的矛盾

以“吾等老矣,不可复仕”则属于董文广、董文肇年纪比较老,若不依据董傪的伯祖实际在宋真宗时期科考,那他是以什么时间往前靠呢?“值李氏政乱……而王师平江南”则明显属于开宝七年(974年)。以文肇50岁计算,生于924年,那也就是:“黄山寺始唐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见《重修黄山祠碑记》)万一尚在人世,则为五代同堂。以每一代18年,则文肇(924)、文广(922);祯(904);合(886)、尚三(868);万一(846);清然(生828~殁904,76岁)。则公元924年,万一、尚三、董合、董祯年纪分别为:78,56,38,20;其后,文晃(926)---(淇)、洙---师范----齐(1022或1040),这样似乎推导清然靠近董全溪(762811)都不可能在811年后生有儿子了?因此,修谱把清然往董晋的孙子上靠,作为“清然,讳居中”见明万历十年董燧修谱谱序明显是错误的,我在《从史料论董清然的世系》就论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116/22/8378385_795377228.shtml)“《权德舆传》亦云:“次曰居中,好学,善为诗,张籍称之 张籍(766-830),居中受教于他,并得到他的尝识和提携。董全溪(762~811年) 生六子:四男,二女。长曰全正,惠而早死;次曰居中,好学,善为诗,张籍称之;次曰从直,(下或有次字。)曰居敬,尚小。长女嫁吴郡陆畅;其季女后夫人之子。由此以居中生于公元786年,以清然作为居中就是904—786=118岁?起码也在110岁左右?那是不可能的。

况且,流坑六修谱第373页《人物志》获功名时间记载:董文广大中祥符三年(1010),明法科,如此来说,岂不88岁?可见,有意把祖辈生辰科考往前靠,是有意而为,但都不会得出“清然,讳居中”。

4.2、科举时间与描述时间不符

既然是“始以通经为儒。不事章句,东游金陵,值(南唐)李氏乱”,文广、文肇两兄弟东至金陵参加省试,岂不是参加南唐的考试?不是参加南唐的考试,是大中祥符三年(1010),是在宋真宗时期,为何董傪写在赵匡胤的“即而王师平江南” 时期,其意欲表达什么呢?

文广既然不是参加李煜南唐的科举,而是参加宋真宗的科举,其本人也知道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祖父文肇的四子淳、湘、滋、渊解试全都中举;次年大中祥符八年(1015)董傪的父亲董淳进士及第,成为流坑董氏登进士第一人。 为何却把与 自吾父擢第”相距不久的伯祖文广的明法科中选的弄到提前在南唐时期,难道董傪自己的父亲也在南唐进士?因此,这明显矛盾。那该《董氏登科提名录序》是否真的是董傪所作?

若是董傪本人而作,为了应付朝廷皇帝“各述祖宗本末以进朕得览”,但该诏书现在存疑;且不是庆历二年壬午1042考取进士的当年而写,要是皇帝真要阅览备案,也应该在考取进士当年书写上交,现在时间是考取进士过十几年后的至和元年甲午年(1054),相距12年;再者,连祖父、父亲的名字都省略,皇帝也不会容许。即使天禧二年1018真有《宋真宗敕文武群臣各修家谱诏》存在,上文转载景佑元年(1034)洙、仪、汀、师德(洙三子)、师道,登张唐卿榜进士第,也都在天禧二年1018)之后,为何北宋如此多进士,唯独只有董傪一人向皇帝进献祖宗功名录?几个姓氏的族谱保存出现《宋真宗敕文武群臣各修家谱诏》时间不一见上文,无论哪一个时间,都不可能仅仅只有董傪超过天禧五年(1021)?故不属于后人在董傪书写的基础上篡改,而是假借董傪名义而作。

4.3、科考考试的地点与实际不符

依据上文科考历史,结合族谱记载:“董文广大中祥符三年(1010),明法科(乡里推荐,因称“明法”)中选,三调官皆不至”结合董傪的叙述,应该是记载董文广到州府参加明法科,科考地点是“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置吉州庐陵郡军事”的吉州参加乡试,也不可能去金陵考乡试;童生进行乡试,乡试通过为秀才,省试通过为举人,殿试通过为进士即登科。省试通过要进京科考。解试相当于初试,由各州郡主持,考生通过发解试获得参加省试的资质;省试相当于复试,由礼部主持,被录取者便可从此步入仕途,上文有“解试合格,由州或转运司、国子监等按照解额解送礼部,参加省试”。据宋代王铚《默记》记载:“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以乡试第一名的好成绩,赴京参加省试”。董傪的伯祖文广是在宋真宗皇帝时期去参加省试,也只有到京都开封,为何到金陵呢?难道董傪考取进士,不知道是到开封?还是有意而为弄到南唐的京都金陵?董文广明经科中选,乡里推荐应是秀才这个级别,秀才不当主官,也就“三调官皆不至”。但把南唐的京都作为董文广在宋真宗时期的京都,无非是想把祖辈往南唐时期靠,把生辰往南唐或之前靠,名正言顺以南唐时期而不是宋真宗时期“吾等老矣,不可复仕”。可董傪明知伯祖文广与其父以及其本人科举时间相距不远,不会弄这样的模糊可见糊弄,唯一的解释也是后人所为。

结合流坑修谱历史,明朝嘉靖年间还没有出现往前靠的修谱的“清然、讳居中”,但明嘉靖癸卯(1543)董昕的《董氏仕宦记录重订补遗跋》就提及《董氏登科提名录》:“五世祖傪公,尝考吾庐陵一派,登科提名者录之”,那么,时间多处记载错乱的明洪武丙子(公元 1396 年)董友善撰《旧谱事略》“暨丙申(元至正十六年1356)乱,族众避难流徙于外,谱牒亡散几尽。癸卯(实则为洪武四年1371年)春,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经宁都苎畲,偶值乡亲彭时中馆授于彼。因言则善翁乱中流寓,因家于此,所依族谱一本,今藏其家。友善购求得之,乃令良玉携归珍藏之。乙已(实指洪武八年乙卯年1375年)复土,即以献之养性(注:文肇公房十五代孙,洪武四年以通经儒士征至京师,中选,授四川昭化丞,摄剑州事)史。养性从新考订,缮写成编。见流坑六修谱P89,详见我《分析流坑董友善撰的<旧谱事略>》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474768953.aspx)就发现端倪。

但是,延佑己未(1319,元朝)三月戊申萧泉养蒙书《董氏衣冠袭庆图跋》“余尝谓读族谱引,而无油然而念者,不可与言仁” (见流坑六修谱第151~152页),可见,《董氏登科提名录序》首创于元末。

4.4、书写方式与实际不符

古人用的”纸”是竹简、木条等,在竹简上写字,竖着写方便,串成书,卷成卷,读起来方便。由右向左写,也是为了卷藏绽阅方便。逐渐成习惯,后来发明了纸,但由上到下、由右到左写字的习惯没改,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借鉴西方文化优点,与国际社会接轨,汉子书写形式才逐步改成现在的横排、由左向右书写。

那么,《董氏登科提名录序》为何写“继登科提名于右”,本该芳名列左的,为何于右,况且古人以左为尊,董傪不会不知。那此处就仅作为笔误吧。

4.5、修谱主要记载“吾祖”为主,却连祖、父没有记载芳名与常理不符

     董傪为淳的五子,庆历元年1041解试,庆历二年1042进士(见流坑六修谱第374页)《董氏登科提名录序》以宋仁宗时期至和元年甲午(1054)四月一日作,早于上文阐述的欧阳修至和二年1055修谱时间,并且早于苏洵修谱?与历史事实不符。

任何修谱作序,连基本的“吾祖”、“吾父” 之名不录,属于反常行为;况且董傪之父为流坑第一进士。对其他详载,相反对第一进士父亲用墨极少“至祥符中吾父一举擢进士第,乡里以为荣”一句带过,写《录》却不记载芳名?五桂”之名,没有出现,“始于祥符八年,至于皇佑元年,吾族登科者,凡十一人”中十一人的名字寥寥无几。以“所以彰吾祖积德之厚也!吾父起家之始也,表以年代甲科者”这《录》把重要的科举留给《表》,重在叙述迁徙源流,是舍近求远了。

4.6、顺数世代与以己推前计算世祖不符

松溪《董氏登科提名录序》:“五世合也……至和元年四月一日,董傪书”,而流坑《董氏登科提名录》:“即吾五世合也……至和元年甲午(1054)四月一日,五世孙、秘书省秘丞、傪序”。上文举例论及“几世祖世从自己逆推之前的”,若以流坑的分析,既然明确董傪是董合的五世孙,则以“吾五世合也”似乎是合理的;但从上至下顺数,则为“五世合也”(我暂且以董槐谱系:重(连)---申(清然)---万一---尚三----董合)也是符合的。但是,流坑谱把“万一”作为“连”至董合是三世,与“即五世合也”对比是不符合的;清然至董合是四世,不是五世?但清然不是“连”。对比两《录》,就怀疑,是谁的“首创”添加“五世祖”?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了。

当然,从松溪保留嘉靖静轩公(董开尧)谱,相对比较保留“原物”,松溪的是相对可采信的。这就需要从文本含义进行辨析:“吾家世为临川著姓,唐末之代,连伸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五世合也。”这是从先祖先后叙述的,不是直接叙述董合。那就是从上到下的排序,不是从下而上的排序。因此文本属于松溪版比较可信。  

因此,对流坑的《董氏登科提名录》的增加部分,我本人分析认为应该属于后人完善而为,弄巧成拙。

4.7、连申与连伸变化依据,证明《录》世系错乱不符

连申是谁呢?让公和谦公存在吗?撬动这关键的是:万一是不是董合的先祖最早在扩源(或霍源)宜黄居住的人?

4.7.1、那些证据证明董合的先祖“连”在宜黄居住?:

(1)、《董氏登科提名录》“唐末之代,连伸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

(2)、明朝万历十年董裕《本源考》(见六修谱P156):“唐末,裔孙连徙自临川扩源,五季时连孙合徙流坑”,

董裕以“连”为迁徙。

4.7.2、清然比万一先居住宜黄的证据

(1)、嘉靖丁未二十二代孙静轩董开尧拜书《董氏仕宦记录跋》“清然,避居临川扩源”;

(2)、万历七年十九代孙董极的《重新族谱事略》见流坑六修谱P90~91)载:“其诸图、传,一出于燧;其诸考序文,一出于裕;参订润色极也。万源、贤瑞、文辉、烨、最、国用、莹中、君和、球、君直、受雅、咸赞襄焉。……昔欧阳予谱其族,失真世次者再;老泉之谱,一世之上亦失其次……今吾董之谱,自司徒公至今,上下七百余年,中间世次并无缺失,以司徒公为一世,溯清然公凡三世,派衍扩源,圩墓详黄山。又追其源,出于广川陇西。……”。也是溯至清然在宜黄居住。

(3)、公元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泽芳撰《六修<流坑董氏合公族谱>序一》见流坑六修谱P84)载“唐末战乱时,董晋之玄孙清然避居宜黄扩源,由是安家江南,董清然之玄孙董合则迁居流坑都以清然早于万一居住宜黄。

上文董傪的《董氏登科提名录序》吾家世为临川著姓,唐末之代,连伸父子,仍世扩源属于“连”在宜黄居住,与董裕《本源考》“唐末,裔孙连徙自临川扩源,五季时连孙合徙流坑”,是以“连”作为迁徙祖。两者有差异。

4.7.3、清然生万一且唐末时万一公葬考妣于黄山的证据

(1)、董槐的《宋·泉溪董氏原谱序》(另称《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 惟让公之子连,字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娶乐氏,生万一万二,万一娶邬氏葬其父申於宜黄之黄山庵后蜈蚣形,公生子三,尚一、尚二、尚三,其后万一夫妇葬寺右凤形。尚一娶吴氏生仲一、仲二。尚二生仲四失考,尚三生仲五。”;

 (2)、黄霖撰《重修黄山祠碑记》见流坑六修谱P192)载“宜黄黄山寺,始唐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广川郡董公万一居士所施创者也。寺后又厥考清然墓,而居士与其子尚一、尚三墓亦在焉。……正统间,……墓南修建祠楼,清然与居士之神岁修忌焉。……董氏当唐时自河涧徙临川之霍源。”;

(3)、嘉靖癸亥岁(公元1563) 聂豹撰《重修黄山寺檀樾祠碑记》载见流坑六修谱P193:“抚州宜黄之黄山寺,盖自霍源董万一所创建,寺址旧为庵。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万一葬其考于庵后(蜈蚣形戌山辰向),妣儒人乐氏于庵前之右(人形巽山乾向),……”。

(4)静轩公开尧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 《董氏世次考》照片P1020682. JGP……唐贞元间,丞相晋封陇西郡公,故董姓者郡曰陇西。陇西本河中人,唐末游宦江南。值李氏乱,避居抚之扩源。晋生溪,溪十三传生清然清然生万一,割田地山基创黄山寺育僧,以守坟墓在宜黄崇三都者。三子:尚一、尚二、尚三;尚一之子:长曰全,徙饶之鄱阳,今德兴海口派;次曰含,仍居临川,今宜黄北源派;尚三,讳伸,一子曰:合,徙吉之庐陵,今乐安流坑派”。(见《明朝嘉靖董开尧的修谱http://www.360doc.cn/article/8378385_533526359.html

(5)、嘉靖丁未二十二代孙静轩董开尧拜书《董氏仕宦记录跋》“按吾董姓受姓于豢龙,至广川郡公仲舒迄陇西郡,晋唐末自河中游宦江南,值李氏乱,晋玄孙清然,避居临川扩源,晋传溪,溪十三传至清然清然生万一,讳连,生尚一、尚二、尚三,坟在宜黄崇三都,万一割田地山基,创黄山寺育僧以守之。尚一生全、含,尚二无嗣,尚三,讳伸,生合。含,仍居临川,今为宜黄北源派;全徙鄱阳,今为德兴海口派;合徙庐陵,今为乐安流坑派。三派之分,如指诸掌矣。

(6)、 扩源:属临川。董自汉中徙家焉,世为著族。唐末,万一居士最富,奉其考妣葬黄山见流坑六修谱P158)。

4.7.4、董合在葬其父后于后唐(南唐)非唐末迁徙流坑

(1)、《董氏登科提名录序》载的“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五世合”;

(2)、黄霖撰《重修黄山祠碑记》见流坑六修谱P192)载“寺后又厥考清然墓,而居士与其子尚一、尚三墓亦在焉”。

(3)、明朝万历十年董裕《本源考》(见六修谱P156):“唐末,裔孙连徙自临川扩源,五季时连孙合徙流坑”。中国家庭中兄弟排行次序中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或者“伯、仲、季”。按照“孙合”董合应该排列是次,究竟如何不是本文探讨重点。

(4)、万历己卯(万历七年,1579)董裕的《居徙考》“司徒公徙流坑……流坑始扩源,扩源始广川,与世递迁,互为隐显。”(见流坑六修谱P157)以及《居徙考(二)》(见流坑六修谱P160)“流坑董氏自合公开基迄今一千多年

(5)、董泽芳撰《六修<流坑董氏合公族谱>序一》见流坑六修谱P84)载“唐末战乱时,董晋之玄孙清然避居宜黄扩源,由是安家江南,董清然之玄孙董合则迁居流坑”。

依据上文有关南唐历史,董合迁徙属于“值李氏乱”、“ 李氏掳有江南”时期,当然,南唐后期存在时期也是北宋初期。宋灭南汉后,置南唐于三面夹击之中。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这才是董合迁徙的原因。

周銮书的以流坑在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开始建村,但因动乱不在南唐。且就是出兵南唐前都属于安定强盛时期。因此,昇元年间(937943)流坑开始建村不符合历史事实。见我《董合迁徙流坑立村在开宝六年至开宝七年(公元973974年)》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03/23/8378385_813037590.shtml《谦公及其后裔在流坑的初探》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02/15/8378385_587792030.shtml

4.7.5、清然不是董晋之孙,也不是全溪之子

万历十年董燧《宗派志》记载:“宗派志者志董氏一本。之所以始而万殊,之所以分者也,常稽吾董受姓虞舜,封豢龙于鬷川,传至广川仲舒公,仲舒公传至陇西郡晋公。按昌黎集陇西公,命韩文公作东西水门记,方註董晋本仲舒之裔,自广川徙陇西,晋公自河南游宦江南,值李氏乱避居临川之扩源者。清然讳居中,生万一.万一讳连,生尚一、尚二、尚三。墟墓皆在黄山寺”,其后,2015年《在流坑董氏宗亲联谊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振兴流坑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某位宗亲坦言:如下图所示可以连接至合公的世系链为:晋——全溪——居中(清然公)——连(万一)——伸(尚三)——仲五(合)……所以下图的世系传承完全正确,又一次可以证明合公是晋公的六世孙。……可现在有些宗亲却像拉郎配一样胡乱续接清然公以上的世系,这种行为是我合公族裔不能容忍的。那样不仅纂改我们的族史,也有辱我们的先祖。……希望一些外族宗亲不要曲解我们流坑族谱之实意,不要随便去纂改别人的族史,乱了他人的世系”?

清然是否为董晋之孙的修谱来历:

1)、董槐的《宋·泉溪董氏原谱序》(另称《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以及《江苏盐城董氏族谱》;清然公后裔的《杭口南山分迁源流序》、《松溪族谱》;以及不同支系的《临川湖溪董氏族谱》、信安(浙江衢州族谱、广川董氏宗谱(江西南丰董氏族谱、《临川湖溪董氏族谱》等明清族谱中。都出现如《扩源源流考序》记载的:“惟让公之子连,字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娶乐氏,生万一万二,万一娶邬氏葬其父申於宜黄之黄山庵后蜈蚣形,公生子三,尚一、尚二、尚三,其后万一夫妇葬寺右凤形。尚一娶吴氏生仲一、仲二。尚二生仲四失考,尚三生仲五”。

(2)、见上文静轩公开尧 《董氏世次考》……唐末游宦江南。值李氏乱,避居抚之扩源。晋生溪,溪十三传生清然”以及《董氏仕宦记录跋》“晋玄孙清然,避居临川扩源,晋传溪,溪十三传至清然

   (3)、见上文董泽芳撰《六修<流坑董氏合公族谱>序一》载“董晋之玄孙清然避居宜黄扩源,由是安家江南,董清然之玄孙董合则迁居流坑

(4)见上文论及:《从史料论董清然的世系》以清然作为居中就是904—786=118岁?起码也在110岁左右?那是不可能的。

为何,清然的世系,改变如此之大,“溪十三传生清然”、“ 溪十三传至清然”是否笔误?“十三传”是否为一代人的简称?

(1)、松溪谱有:大清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1751) 仲秋乡进士文林郎拣(jian)送知县黄飞腾拜撰《松溪董氏族谱序》:“唐而下代有闻人,河中徙抚之临川,十四世传至清然,清然九世至玮。”;

(2)、宣德道光十三年岁次癸巳(1833)菊月,特授文林郎辛卯恩科进士拣选县知县,姻惠第邱应墉撰《董氏六修族谱序》:“派传晋公故公之后裔,自河中徙抚之临川,十四传至清然,九世至玮,是为乐安流坑派。”;

(3)、嘉庆辛未(1811) 孟夏,经筵讲座太子太传文华殿大学士管理刑部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户部三库事物加三级,宗裔诰谨撰《五修族谱序》:“自河间徙抚之临川扩源,越数传至清然公……”。

流坑故意把嘉靖的董开尧谱丢弃了,那可是麻城得到董开尧的谱才开始名正言顺接流坑世系的,这些不同时期谱上文的“溪十三传生清然”、“ 越数传至清然公”、“ 十四传至清然,九世至玮,证明并未存在2015年流坑会议发言的指名道姓的无理攻击;也证明“十三传”不是指一代世系;也证明,修改谱的是流坑本身。

4.7.6、“连”是指谁的分析

(1)、上文载,流坑谱从董开尧在嘉靖期间开始,就把“清然生万一,讳连,生尚一、尚二、尚三,……尚三,讳伸”,若真如此,那董合先祖的万一公,若以万一作为“连”是迁徙宜黄祖岂不早于清然?这就得出流坑会议所言“拉郎配一样胡乱续接清然公以上的世系,……乱了他人的世系”,这样的父子关系,外支派是无法评论的,但以此为由,粗暴阻止研究,并非一叶障目大言不惭地断定“所以下图的世系传承完全正确”?

有让公乎?有谦公乎?不是想当然就可以否定。五代时期地方史存在否?以谦公在五代史或五代时期地方史没有记载,不是可以轻易否定的。既然,上文证实:一是,流坑谱把“万一”作为“连”至董合是三世,故有董裕《本源考》:“五季时连孙合徙流坑,与连至合为三世与“即五世合也”对比是不符合的;清然至董合是四世,但清然不是“连”;二是,“连”早于“万一”在宜黄居住,则明确否定万一不是“连”。 当然,从万一作为“连”承居,则清然迁徙,尚勉强说得通。但上文董傪的《董氏登科提名录序》唐末之代,连伸父子,仍世扩源 依据修谱惯例皆以最早迁徙祖叙说则“连”为迁徙祖,明万历时董裕《本源考》:“唐末,裔孙连徙自临川扩源”,董裕以“连”为迁徙与董开尧以“清然”为迁徙祖有异。证明:首先,流坑以《董氏登科提名录序》作为最早修谱,依据修谱惯例应该是以“连”为迁徙祖的;其次,董裕以“连”作为迁徙祖,流坑以清然作为迁徙宜黄,然“连”不是清然,是相矛盾的且对谁迁徙宜黄是含混不清的;再者,词义以“连”在宜黄承袭世居,依然在扩源宜黄居住,则证明“连”不是迁徙扩源宜黄之祖,有一个比“连”早而先居住扩源的迁徙祖!;第四,流坑谱把“万一”作为“连”至董合是三世,与“即五世合也”对比是不符合的。清然至董合是四世,不是五世?但清然不是“连”;第五,清然在宜黄居住,董槐谱的“连”实际为“让之子”,谱序世系“让公之子连,字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让之孙为申字清然,比“连”早的只有“让”,让公比清然居住扩源早,董让世迁徙扩源宜黄的迁徙之祖比较合理。

(2)、上文《董氏登科提名录》的“五世合也”即吾五世合也”。分析应该属于后人完善而为。

(3)、董傪的《董氏登科提名录》到底出现何时?上文从延佑己未(1319,元朝)三月戊申萧泉养蒙书《董氏衣冠袭庆图跋》出现“余尝谓读族谱引” 论证《董氏登科提名录序》首创于元末;非但如此,明洪武年间“购谱”后,造了一个前人董德元《董氏历代源流考》出现“晋、申、三”。

既然,该董伸改变董槐的董申清然,那么,“晋、申、三”中的“申”也就由江西海口的族谱承接:开基祖“乂公”的后裔,把“乂公”作为“申”与晋公并列,出现进士时间的差异。

把董槐谱的“申”也就变成“伸”,往后挪,分别套在“万一、尚三”名上,首创为董开尧。这样,董开尧的《跋》、《考》两次出现“溪十三传至清然”,又在同一跋中出现“晋玄孙清然”。既不敢直接否定董槐谱世系,又开始把董槐谱世系的“素”(全素)后裔世系变成连接“溪”(全溪);既想改变为“晋玄孙清然”如《董氏登科提名录序》一样把世系尽量往前靠,又在传承上保留董槐世系,又以十三世裔孙、玄孙这摇晃不定的称呼,以“十三传”一笔带过,存在矛盾的心态。

可见,《董氏登科提名录序》缺漏了万一、尚三。董槐谱系是在清然至董合间有万一、尚三两世代名字。

即使,董槐的谱有世系过多的瑕疵,但确实是流坑一直使用的谱,也不能不承认这一事实:董槐谱世系对比董晋世系过多,也不必然导致“清然、讳居中”或者后来再次改动的“董晋之玄孙清然避居宜黄扩源”。

当然,上文董傪的《董氏登科提名录序》吾家世为临川著姓,唐末之代,连伸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五世合也。”开尧 《董氏世次考》唐末游宦江南。值李氏乱,避居抚之扩源”。证明,元朝以董傪名义首创的是以南唐时期,董合才迁徙。“值李氏乱”并不是迁徙至宜黄的时间。

4.8、序与录以及修谱不符

宋代著名史学家宋祁在总结唐亡的原因:“唐亡于黄巢而祸始于桂林!”。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军阀朱温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并于公元907年,废黜唐哀帝,自称皇帝,以梁为国号,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

  上文修谱历史论及,当谱牒衰绝之后,到五代北宋时期,很少有人能搞清楚自己五代以上的祖先是谁,如宋初的几位宰相,范质、王溥的家世,就是张载、程颐等人说的人们都已不知道自己的“统系来处”,谱牒就荡然无存。欧阳修主持编篡国史后至和二年1055编修了自己的家谱。不久家族显赫的苏洵也始修也编成《苏氏族谱》,百姓仿效,扩散到广大平民族群。许多文人学士积极参与修谱活动,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等人。

   该《录》却早于欧阳修修谱提前一年?真可以比肩欧阳修修谱了?因此,时间不符合。

既然以修谱,修谱惯例皆以最早迁徙祖叙说。嘉靖年间董开尧《董氏仕宦记录跋》“清然,避居临川扩源”以清然为迁徙祖;明万历时董裕《本源考》:“唐末,裔孙连徙自临川扩源,五季时连仲孙合徙流坑”,董裕以“连”为迁徙;明万历时董极的《重新族谱事略》:“以司徒公为一世,溯清然公凡三世”把清然作为董合的曾祖。为何以最早的《董氏登科提名录》没有提及迁徙祖呢?难道以“连”为迁徙祖?

     上文,一个以《董氏登科提名录序》,一个以《董氏登科提名录》。也就是一个以修谱的序进行,一个作为记载科考登科之人的芳名录。其内容接近《序》,但与修谱的常理,注重特意写迁徙祖、以及名人不同,祖董淳两次科举,皆省略,迁徙居住,重在叙述迁徙源流。与《录》名有差异。

  初步结论:《董氏登科提名录》是元末时期以董傪名义的首创,若“连伸父子,仍世扩源”不以“连”为迁徙祖有违首修谱交代迁徙祖的惯例,从各方面判断,该造谱在元末,并不是董傪本人而作。那么其世系也是混乱的,应以董槐谱谦公、让公为序较为合理。

201993日第一次修改文稿

【说明】:本文据相关谱牒中,进行分析推敲,依据历史与常理,分柝探讨,目的在于理世系、明昭穆。若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纠纰。若有不实、不敬或有冒犯,敬请宽容指正!

参考之前作者文章

201412日《浅议南雄董玮与湖南子昌》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342174237.aspx

2014530日《唐朝董晋、董溪墓碑》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31/19/8378385_382584632.shtml

2014825日《董槐谱谊谦让三大庭的变化》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25/12/8378385_412221522.shtml

201561日《分析流坑董友善撰的<旧谱事略>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474768953.aspx

20150608 《吴澄与流坑修谱谱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8/16/8378385_476581829.shtml

2016210日《明朝嘉靖董开尧的修谱》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210/01/8378385_533526359.shtml

20181129日《<董氏历代源流考>伪造在明朝初期》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129/09/8378385_798059029.shtml

2019819日《万一公的源流考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819/20/8378385_855913416.shtml

2019820日《 微信聊天论李氏掳有江南”》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820/20/8378385_856105261.shtml

2019826日《万崇镇董齐公墓碑铭文考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826/09/8378385_857097821.s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