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timtxu 2019-09-01

宋代的经济、文化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古代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普遍地使用于航海,火药被大量用于制造火器、兵器;农学、数学、天文学、医药学、建筑学和冶金学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反映在出版事业上,就是著作种类的增多,出版范围的扩大,装帧设计的精致和印刷技术的发达。特别是宋朝印刷术和造纸术的迅速发展,给出版事业的繁荣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一、宋代兴旺的出版业和发达的文化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末唐初,逐步普及于唐末,迅速发展于两宋,特别是宋代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地推进了出版事业的发展。

宋时,河南、四川、福建和浙江等地印刷业最发达。河南汴梁(开封)是北宋的京城,号称“八荒争湊,万国成通”的繁华都市,是全国刻书业的中心。浙江的临安(杭州)是南宋都城,它在北宋时就成为全国印刷业的中心,有“监本刊于杭者,殆居大半”之称。当时雕版工人荟萃于杭州,刻印了经书、史书、子书、医书、算术以及文集等。浙本字体方正,刀法圆润,雕版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宋初,最艰巨的雕版工程是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在成都雕刻全部《大藏经》,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历时十二年才雕印完工,雕版共十三万块,是我国历史上刻印的第一部大书。

此外,浙江婺州和江苏苏州的雕版印刷术也负有盛名,据《中国史纲要》记载:“婺州和苏州的雕版印刷业也都盛极一时,两地的刻字工人常有被雇到外地去刻书的。”南宋于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有王永从在湖州刊刻佛经五千四百卷,一年之内刻成,可见刻工之多和技术之熟练。当时出现了一批名刻工,蒋辉是当时最有名的刻工之一。有的书,甚至有妇女刻工参加雕版刻字,如李十娘、谢氏、徐氏等。可见当时出版业之兴旺和文化之发达。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二、宋代发达的造纸业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宋代刻书业的中心,也就是当时经济比较繁荣、文化比较发达和纸的产量比较多的地方。宋代的造纸工业有普遍的发展,当时书籍所用的纸张,一般都达到了薄、软、轻、靭、细的水平,这对书籍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代纸张的精美,常常被作为贡品,向朝廷进献。

据《宋史・地理志》记述,宋代各地进献贡品、贡纸的有淮南路的真州,江南路的池州、徽州,两浙路的婺州、衢州,成都路的成都府等八处。而唐代进献的只有婺州、衢州两处。这说明,宋代生产的纸张质好量多,是远远超过前代的。印刷业和造纸业的互相促进,表明宋代出版事业的繁荣兴盛。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宋版书刻技优良,装帧精致,受到藏书家的极度珍视,是举世公认的珍本。其受珍视的主要原因:一是宋版书最接近于原本,二是宋版书刊刻艺术是后世的模范,对后世的书籍形式有很大的影响。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三、宋代书籍装订形式上的改进与发展

宋代的书籍装订,已由卷轴形式过渡到以散叶装订成册的册叶形式。北宋时,册叶形式最初是“蝴蝶装”。

“蝴蝶装”是把印字的一面相对折叠,书叶的中缝处粘在一张裹背纸上的装订形式。书本需展开阅读时,两旁各半叶犹如蝴蝶的两个翅膀,故名“蝴蝶裝”。其优点是:大幅图画可以保持画面的完整,无隔页断面的现象。其缺点是:阅读不方便,书本读完一叶后,因书叶文字向内,必须再翻两次,方能读下叶的文字,且正面文字部分是单层薄纸、容易粘连。这样,南宋时就出现了把书叶文字向外,背面相对的折叠方法,这叫做“包背装”。印刷术进入机械化以后,书籍的装订形式又出现了今天的平装和精装。

宋时采用的蝴蝶装、包背装是册叶形式,今天书籍的平装和精装也是册叶形式。它是在宋代书籍装订形式上的改进与发展,使这种册叶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由此可见,宋代书籍形式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四、宋代出书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历代

宋代出版事业繁荣兴盛的另一标志是著作种类增多,著作物遍及于当时所有各个知识部门,如儒家经典、历史、地理、医药、农业、工业、天文算法、诗文集、词集、小说、民间文学以及佛教、道教经典和民间日用必需的书籍等。不仅当时的著作多付诸印刷,就是前代人的著作也陆续出版。宋代出书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历代。

据《世界图书》1981年第三、第九期统计:我国从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直至五代,共出书二万三千多部,二十七万多卷,而宋代出书则达一万一千部,十二万四千多卷,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将近一半。这在我国出版史上,确是兴旺的时代。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北宋初年,政府编纂了四部巨著,史称“宋四大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和《太平广记》,开创了两宋出版工作的新局面。

上述各类学科著作的大量出版,就是宋代书籍印行繁荣兴盛的佐证。

五、与宋朝同时代里,我国北方的辽和金,也都刻印了精致版本的书籍

金代的刻书中心在山西平水(现山西临汾)。金人统治,平水代替汴京,成为黄河以北最大出版中心。平水刻过著名的《赵城大藏经》(原书七千卷,现存四千九百余卷)和《萧闲老人明秀集》等。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当时,金代私人开设的书坊很多,开始雕刻出版古医书、农书和各类文艺书。据史料记载,当时平水“立局二十有七,役工五百有奇”,可见出版规模之大。平水出版的《刘知远诸宫调》,是民间文艺唱本。此书是光绪三十三年,俄国人柯支洛夫在甘肃张掖黑水城发掘西夏遗址时,出土的珍本书籍。全书原为十二卷,1958年苏联交还我国五卷四十二页,现存北京图书馆。

《刘知远诸宫调》是叙述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与李三娘的故事。元曲《白兔记》和山西北路梆子《李三娘》等剧本都出于此。被柯支洛夫盗走的文物还有平阳徐氏刻印的《关羽图》、平阳姬氏刻印的《四美人图》等。这些版画现藏苏联列宁格勒博物馆,《四美人图》即王昭君、赵飞燕、绿珠、班姬。图中四位女性体态俊俏、容貌秀丽,形象栩栩如生。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此外,平水出版的书籍还有《増注礼部韵略》、《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重刊增广分门类林杂说》和《新刊图解校正地理新书》等。

参考文献:

孙玉样:《平水出版事业简述》

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序》

《遣山先生文集》卷三十一

王达人:《我国古籍之最》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