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话结婚

 杏坛归客 2019-09-02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折杨柳枝歌》);“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裌褝后裙露。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人们看重天生男女的结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洞房花烛夜“”与“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一样,都是能让人们激动得意的非常重要的时刻。

为什么要结婚呢?因为“食色性也”,人活着,离不开食物,也有天生的情欲;男欢女爱,生儿育女,是人生的需要。而结婚是异性合法同居或爱情结合的表现形式,爱情故事大多以婚配为结局。

被奉为经典的《诗经·关雎》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双的雎鸠鸟在河洲上“关关”地呼叫应和,漂亮贤惠的姑娘是男士心慕的好配偶);“寤寐求之”,“辗转反侧”(日日夜夜在思念,翻来覆去睡不着),“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男士终于将淑女聚回了家。

《诗经·桃夭》赞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树含苞满枝头,花开灿烂如红霞。姑娘今日出嫁了,夫家祥和多欢乐),新婚的姑娘如初绽的桃花,青春靓丽,正是出嫁的好时候,嫁到夫家才会“有蕡(fén肥大)其实”(果实累累坠树丫),即生男育女好传代;才会在年老时“其叶蓁(zhēn)蓁”(桃叶茂密色葱绿),即安享子孙繁盛、根深叶茂的生活。无怪乎,古人说“女子二十而嫁,男子三十而娶”;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中国大陆男性结婚年龄起于二十二周岁,女性结婚年龄起于二十周岁。

男婚女嫁,两情融洽,《诗经·女曰鸡鸣》记录了一对新婚夫妇于次日清晨的联句对话情景: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诗歌记叙了黎明时分一对夫妻在被窝里呢喃的情景。女子说:鸡鸣了。男子说:天还没亮呢。女子说:你起来看看嘛,启明星都亮晶晶啦!男子说:你若跟我恩爱一场,我就为你去射野鸭和大雁。女子说:射中了野鸭和大雁,就为你做佳肴。男子说:佳肴配美酒,与你共偕老。夫妻两人琴瑟恩爱,岁月多静好。起床后,男子对女子说:知道你爱我啊,赠你杂佩表我爱。感恩你的温顺啊,送你美玉表我情。知你对我情意深,送你明珠表我心。

这是一首描写结婚快乐生活的诗,揭示了婚姻生活的两个幸福秘籍:一是夫妻的最高境界不见得非得心灵相通,和谐默契更重要;二是要彼此感恩,相互敬重。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男女相爱,喜结姻缘,但愿白头偕老。但爱情啊,似一部电影,分上下集,只有哪半部都是不完美。上集是恋爱,恋爱伴随冲动;恋爱像诗,因为是情感的高度凝练,诗虽然短,但想象奇特、语言夸张,比如“一曰不见,如三秋兮”。下集就是婚姻,婚姻需要理性;婚姻则像散文,碎碎屑屑,可长可短,有太多的组合,依各自的情况有不同。

结婚了必生活着,爱情才有所附丽。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儿女父母,交际往来,名利诱惑,每一对夫妻都得长期面对,妥为处理才好。尽管爱情有激励人心的力量,但是当它面对精神物质生活的双重矛盾考验时,或者是昂首挺过,或者是落荒而逃。

唐朝诗人白居易三十六岁时在朝廷任谏官,地位不算低,当年与杨虞卿的从妹杨氏结婚,新婚后赠给妻子一首五言古诗: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诗的开篇即表达诗人愿意与妻子相濡以沫、相守一生的婚恋态度,接着诗人用黔娄穷士妻贤、冀缺农夫妻敬、陶潜弃官妻薪、梁鸿不仕妻裙等四位贤者夫妻的事例启示杨氏,再说说怎样过安贫的日子,最后诗人用杨氏的家训进一步阐述希望夫妻同甘共苦的愿望。诗歌语言朴实,如叙家常,既有“生为同室亲”、“偕老同欣欣”的幸福甜蜜之情,也有“所须者衣食,不过温与饱”的诤言劝诫之意。这一夫妻生活观高见的传递,为诗人后来虽遭诽谤贬谪而仍能妻贤家和埋下一伏笔,作好了铺垫。

与《赠内》有别,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回忆不得志时贫贱的夫妻生活,在原配韦丛去世时写下了《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三首诗重在伤悼,是十分有名的悼亡组诗;第一首写生时贫苦生活,第二首写亡后思念,第三首写自悲伤叹。作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我们重点来看看第一首诗:有如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韦丛你屈身下嫁贫士(元稹自喻黔娄)后百事不顺,看到没有可替换的衣服,你就翻箱倒柜去为我搜寻;身上没钱软缠着想喝酒,你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用豆叶野菜充饥,你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你便靠槐树枯叶以作薪炊。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不能与你分享,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悲思。

“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生时同度贫穷日,死不共享富贵时;愿望与可能时空错位,这是患难夫妻,也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悲剧!

元稹诗中缠绵哀痛的伤悼之情是真挚感人的,不愧为夫妻情深。不过,倘若说他对得起亡妻韦丛,可却对不起与韦丛结婚前的初恋崔双文,即元稹自述传奇《莺莺传》中的崔莺莺的原型!

公元799年,二十一岁的元稹寓居蒲州,与其母系远亲、才貌双全的少女崔双文相恋相爱;有诗为证:“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故人来”。双文家中富有,但没有权势,后来,元稹进京考取功名,为了走门路、攀高枝,他抛弃了崔双文,而与新任京兆尹韦夏卿的女儿韦丛结婚。再后来,元稹有次跑到双文家门口,想见她但遭拒绝,只得到一首回诗“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傍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元稹为了攀高枝而抛弃了双文,双文赢得了爱情却输给了婚姻!人世间还有甚者,传统戏曲《铡美案》中后被包公送上龙头铡的陈世美,中状元后迎聚公主,竟不认原配秦香莲与儿子并派人追杀,成为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典型!而中国这样类似于元稹、陈世美的人还代代不绝!网上一搜就知道,当代有多少官场商场和娱乐圈的名人,自己有钱有权有名有利时, 二奶三奶的包养着, 将妻子打入“冷宫”;或者是抛弃当初贫贱时不离不弃的妻子而另寻新欢!这带来了进入婚姻殿堂后女人的最大悲哀!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当年担惊受怕时,唯我帮你分忧虑。

 如今富裕又安乐,你却弃我掉头去。)

《诗经·谷风》吟唱道,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

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谷口呼呼风不停,刮过巍巍高山岭。

 刮得百草全枯死,刮得树木都凋零。

 我的好处你全忘,专门挑我小毛病)。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自私自利,多情变寡情,这才是婚姻失败的痛楚根源。情最难久,性自有常;依赖人的品性比依赖情感更要靠谱。寻爱觅婚要慎重了:婚姻是靠稳定的品性来维系的,而不应靠说变可变的情感来维系。男女既已婚配,即便有朝一日“悲莫悲兮生别离”,也要想开些。“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要太纠缠,不要总想着天长地久;“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能在一起就和和睦睦,不在一起就各走各的路,谁赖谁,谁怕谁啊?

原创: 舞阳陈浩

诗词曲联鉴赏创作二十二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