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之源,根在肝脏。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一个健康的肝脏,触之如嘴唇,质地柔软。 人之衰老,肝为先导,一颗健康强大的肝脏,尤为重要。 近年来,脂肪肝、肝硬化等肝脏疾病高发。 肝脏,被称为“哑巴器官”,没有痛觉神经,发病隐匿。 很多人,肝脏病变时,没有明显不适,往往被忽视,最终导致严重的肝病。 但是,肝病也是“有迹可循”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不难发现。 “手脚”出现4种迹象,十有八九肝已损伤,及时检查 1、手掌异常发红 手掌大小鱼际两处,出现红色斑点、斑块,要警惕是“肝掌”。 肝掌的出现,主要发生在肝炎、肝硬化者身上。 因肝功下降,引起雌激素灭活下降,雌激素在毛细血管里聚集所致。 2、手掌中指根变细、缝隙增大 手掌五指并拢,若中指根变细,缝隙增大,需注意肝血不足。 中指根变细,手掌色暗红,则需警惕脂肪肝、内分泌失调。 若伴有手掌土黄色,无光泽,肝胆病变可能性较大,及时就医检查。 3、脚底脱皮、干裂 双脚干裂,脱皮,除了考虑皮肤病以外,还要注意,是肝脏受损的表现。 脚底肌肤,与身体内分泌有关,肝受损,会影响身体内分泌的正常。 此时,容易导致皮肤暗黄、脚底变得干燥,常出现脱皮、干裂情况。 4、手脚发麻 临床上,约70%的肝癌者,会出现手脚麻木的现象。 此外,睡觉时,双脚容易抽筋,也要警惕肝脏受损所致。 尤其是老年人,除了缺钙,大部分抽筋可能是肝脏受损所致。 三大行为最伤肝,不管多难,都要控制一下,尤其是第二个 行为1:大量喝酒 喝酒伤肝,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还是要再次强调。 小酌、豪饮,对于肝脏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损害。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都具有毒性,日积月累,易诱发肝脏疾病。 长期喝酒,约75%发生脂肪肝,40%发生酒精肝,8%-29%发生肝硬化。 每天仅喝三杯酒,就足以导致肝癌。每多饮10克酒精,肝癌风险增加4%。 行为2:长期熬夜 现代人,熬夜已经成家常便饭,甚至不熬夜,都会觉得少点什么。 然而,人卧血归肝,夜晚睡眠,会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使肝脏得到更多的血液、氧气及营养的供给,促进肝细胞的自我修复。 若长期熬夜,导致体内激素代谢失调,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以及肝功能损害。 很多人,熬夜,失眠,睡不好,第二天检查肝功能,转氨酶就会升高。 行为2:滥用药物 很多人,有病不求医,喜欢自行买点药物。 医学研究表明,中国普通人群中,每年药物性肝损的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不容忽视。 生活中,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避孕药等,都易引起急性肝损害。 用药需谨慎,最好遵医嘱,切莫滥用药物。 保护肝脏,谨记5句话: 第一句:茶水,喝一点 喝茶养肝,简单方便,可促进肝脏排毒,减少肝脏负担。 奶汁草根茶,泡水喝,可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还可预防肝损伤。 奶汁草,随处可见,简单易得,是常用的中草药,药用价值极高,用其泡水,简单方便,安全性高。 中医认为,其入肝经,擅长排肝毒,亦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奶汁草根,更是预防C型肝炎的天然品。 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效物质,具有卓越的肝脏洁净和增强效力,对肝脏和胆囊有补益,可排肝毒,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 并且,对于预防肝损伤,也十分有益,尤其是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更佳。 经常泡上一杯代茶饮,对于保护肝脏,促进排毒,都十分有益。 第二句:蔬菜,多吃绿 绿色入肝,多吃绿色食物,有利于肝气的循环和代谢,促进肝脏排毒,还能够消除疲劳、舒缓肝郁。 芦笋,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具有解酒护肝的作用,保护肝脏细胞免受酒精毒素的侵害。 芥菜,是解毒清肝的最佳食物之一,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A、C、D等,有益肝脏健康。 茼蒿,清香气息,沁人心脾,具有行肝气,消食开胃,通便利腑的作用。 常吃茼蒿,可改善肝郁气滞所致的善怒、频频叹气、胸胁胀痛等症状。 第三句:睡前,常散步 运动,对于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尤其是,晚上吃过饭后,走走路,散散步,对于肝脏健康,大有益处。 散步,可以说是最简单的运动方式了。 散步能缓解疲劳,放松身体与心情,有效地健全肝脏功能,对健康有益。 肝不好的人,每分钟100〜130步为宜,以不感到疲劳、微微出汗为度。 第四句:心情,好一点 肝,主疏泄,情绪对于肝脏健康,尤为重要。 肝喜条达,恶抑郁,要注意疏解情绪,不给肝脏“添堵”。 一旦,经常生气,抑郁等,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诱发各类疾病。 保护肝脏,疏泄情绪很重要,保持一份美丽的心情,给肝脏减负担,抒发肝气,更健康。 第五句:一个动作经常做,强健肝脏 推推肝经,通肝气。 肝气一通,百脉皆通,经常推一推肝经,健康易长寿。 肝经,在人体大腿内侧,闲来无事,用双手掌,经常推一推即可。 坐位,左腿弯曲,膝盖放平,让双手掌交叠,按在左大腿根部内侧,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各五十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