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先看一下空腹血糖高 导致空腹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前一天晚餐过量
主要是吃得多而餐后又没有运动,晚上的消耗较少,就使得食物释放在血液中的糖分增加。当然也有可能是吃得比较晚。解决:睡前测一下血糖,如果血糖偏高,说明饮食过量或运动过少。下一次晚餐减少1/3主食、增加1/2蔬菜,或是晚餐后散步半小时。2、睡眠差 另外和晚上的休息状态、睡眠状态也有关系。如果晚上睡眠不好,处于失眠状态,晚上的心情不好,非常疲劳,早晨的空腹血糖就会有波动,时高时低。解决:保证6—7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前泡泡脚、看会书等促进睡眠。长期睡眠差的话就应该求助医生,进行心理或是药物治疗。 
3、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正常早上升高
血糖还受到升血糖激素的影响,包括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这些激素在凌晨时开始逐渐升高的 ,血糖随之升高。在医学上,这种凌晨血糖升高的现象称为“黎明现象”。解决:饮食上分餐,一日可安排4~5餐。临睡前一个小时喝一杯牛奶,这样有助于提高夜间胰岛素的分泌量和敏感性;缓解黎明现象。4、苏木杰效应:夜间血糖低早上升高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身体会启动保护机制,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升高血糖,引起继发性高血糖,这就是“苏木杰效应”。解决:监测夜间的血糖,如果在凌晨(0~4 点)测的血糖出现了低血糖 (血糖小于或等于3.9mmol/L),就说明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是“苏木杰效应”。二、看一下餐后血糖高 餐后血糖,就是饭后2 个小时(从吃第一口饭计算时间)所测得的血糖值。一般而言,餐后血糖>11mmol/L就属于餐后血糖偏高。 
这是中国特色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我国82%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在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有高达47%的患者是“单纯”餐后血糖升高。 这与我们主食吃得多、蔬菜吃得少等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解决办法也要从饮食入手。 1、粗细搭配 
2、少食多餐
少量一般是指每餐吃到7-8成饱,同时把每日的饮食多分几次(一般分为5-6次,分别在两餐之间和临睡前)吃,可以防止一次摄入较多的糖分,从而避免餐后血糖急剧上升。3、多吃蔬菜 芹菜、莴苣、白菜等蔬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营养丰富,亦可以帮助平稳餐后血糖。一般成人糖友每天食用蔬菜可以保持在500-750克之间。4、改变进食顺序 
5、餐后站半小时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降血糖措施。餐后血糖的升高对健康不利,少吃饭又怕低血糖。但为了刺激胰岛素分泌,刺激肌肉消耗血糖,就要做运动量极少的站立。6、坚持运动 饭后1小时运动,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一般情况下,饭后中等强度的运动30分钟可比不运动的糖尿病人餐后血糖下降1-2m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