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真正的“内圣外王”!

 芳草屋845 2019-09-07

传统儒家理家是这么理解的“内圣外王”:

内圣:内有圣人之德,即拥有像尧舜禹、孔子孟子等圣人一样光明的道德品质。外王:外施王者之政,即拥有古代皇帝、国王一样的伟大功勋、去建功立业。

其实历史已经证明,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这些圣人从来没有当过皇帝;当过皇帝的人哪个不是通过各种手段上位和施政的。这样导致“内圣外王”注定只能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景,一个喊喊而已的口号。于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就成为必然!所以儒家对皇帝只有道德层面的要求,不从制度层面约束,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兴替轮回的底层文化原因。

那么,王阳明是怎么解读的“内圣外王”呢?

他认为:“内圣”不是外在的道德标准,而是每个人内心的良知。““外王”就是行不被遮蔽的良知。任何人都可以在各自领域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建功立业!

举例:一个普通环卫工人,把自己负责的卫生范围打理得很好,其在社会分工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应该得到尊重,无须自卑、更不是低人一等,做好了其就是圣人。

再例:一个有一定权力的公务员,悉心钻研业务、秉公执法,不贪赃、不推诿、不以权谋私,做好了其就是圣人。

你看,王阳明把“圣人”的定义解读得多么好,标准定得多么简单,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你按良知去做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