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谈1——血液病整合诊断公众号首发词(2016-5-26) 1.血液病诊断的现代模式——多学科信息整合诊断 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WHO分类与FAB分类关系解读与交流 感想谈2——淋系肿瘤(2016-5-29) 1.一例血细胞三系减少、骨髓涂片提示再障而印片为成熟B细胞肿瘤 感想谈3——淋巴瘤细胞形态学诊断的意义(2016-6-7) 1.淋巴瘤细胞形态学诊断的意义 2.左上腹疼痛和血象淋巴细胞增高 3.淋巴瘤的一些常见临床表现 4.一例骨髓发现的大B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性骨髓侵犯 感想谈4——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及其诊断(2016-7-1) 1.2016年WHO髓系肿瘤分类修订概要解读 2.AML与相关肿瘤类型及其诊断(WHO,2016)解读 3.MDS类型及其诊断(WHO,2016)解读 4.MPN类型及其诊断(WHO,2016)解读 5.MDS-MPN类型及其诊断(WHO,2016)解读 6.其他髓系肿瘤类型及其诊断(WHO,2016)解读 7.原始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分类及其诊断(WHO,2016)解读 8.成熟B细胞肿瘤类型及其诊断(WHO,2016)解读 9.成熟T和NK细胞肿瘤类型及其诊断(WHO,2016)解读 10.霍奇金淋巴瘤、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类型更新(WHO,2016)解读 11.更新分类(WHO,2016)应用中的问题与体会 感想谈5——细胞形态学的地位和发展的路(2016-8-17) 1.细胞形态学的地位 2.细胞形态学发展的路 感想谈6——体液脱落细胞学检验诊断(2016-9-5) 1.体液常规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现状与展望 2.体液脱落细胞检验技巧与管理 3.体液脱落细胞形态及变异的诊断意义 4.关节腔积液细胞图文报告的临床意义及案例分析 5.间皮细胞巨噬细胞与癌细胞形态鉴别 6.液体活检进展 7.胸腹水病例(急性炎症积液)的分享 8.体液脱落细胞学诊断体会与案例交流 9.检验科的品质感受 10.脑脊液标本的处理技巧与诊断实践 11.体液脱落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及其意义 12.腺癌和鳞癌形态学与案例分析Part(1) 13.脑脊液脑膜癌细胞和髓母细胞瘤细胞 14.尿液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和尿路上皮乳头状瘤细胞 15.体液淋巴瘤白血病形态学与案例 感想谈7——形态学主观性、经验性、共识性……(2016-10-17) 1.FAB、WHO、IWGM-MDS和ELN描述或共识的髓系肿瘤原始细胞 2.ELN共识原始细胞及等同原始细胞意义早幼粒细胞和幼单核细胞 3.欧洲血细胞共识十九条(报告)解读 4.欧洲血细胞共识病态造血细胞(1) 5.欧洲血细胞共识病态造血细胞(2) 6.欧洲血细胞共识淋巴细胞和淋巴瘤细胞 7.欧洲血细胞共识多毛细胞和浆细胞 8.欧洲血细胞共识有核红细胞和巨核细胞 9.铁粒幼细胞、环形铁粒幼细胞和铁粒红细胞 10.ICSH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的命名和分级标准化建议(上篇) 11.ICSH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的命名和分级标准化建议(下篇) 12.欧洲血细胞共识肥大细胞组织细胞和骨髓转移性肿瘤细胞 13.原始细胞形态学的理解与把握 14.红系病态造血细胞形态学 15.粒系病态(造血)细胞形态学 16.病态巨核细胞和胞体大小核叶高低巨核细胞形态学 17.2016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原始淋巴细胞 18.细胞因子刺激和感染形态学 19.巨噬细胞与树突细胞形态学 20.肿瘤性浆细胞形态学 21.WHO原始巨核细胞形态学 22.造血细胞凋亡形态学 23.造血细胞胞质分离形态学 24.淋巴瘤的复杂性与细胞形态学 感想谈8——形态学诊断结合临床的重要性 (2017-01-03) 1.特定场合性别、年龄和职业的意义 2.起病方式、主诉和病史的意义 3.浅议地域和社会背景因素 4.肝脾淋巴结肿大和发热 5.浅析出血症状 6.皮肤表现、骨痛和其他体征 7.病前基础数据和初筛是否血液病 8.浅谈贫血临床表现 9.AML临床与实验室特征 1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与实验室特征(2) 11.淋系肿瘤临床与实验室特征 12.一些血液肿瘤病名(术语)、类型和诊断指标变化 感想谈9——形态学四片联检整合模式(2017-07-21) 1.血片检查的长处与不足 2.血片检查的长处与不足(2) 3.血片检查的长处与不足(3) 4.四片联检整合诊断概论 5.骨髓涂片检查的长处和不足 6.骨髓印片检查的长处和不足(上) 7.骨髓印片检查的长处和不足(下) 8.骨髓切片长处与不足(与骨髓涂片和骨髓印片互补)(上) 9.骨髓切片长处与不足(与骨髓涂片和骨髓印片互补)(下) 10.案例2——骨髓涂片细胞减少、印片小淋巴细胞增多 11.案例3——血细胞三系减少、骨髓再障和印片淋巴细胞增多 12.案例4—— 发热、血细胞减少和骨髓活检检出类上皮肉芽肿 13.骨髓涂片细胞极少,印片检出转移癌细胞一例 感想谈10——形态学专家马顺高教授疑难罕见案例交流 1.输入性黑热病1例 2.骨髓卡氏肺孢子虫(菌)及新型隐球菌混合感染案例解析 3.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浆细胞白血病案例解析 4.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案例 5.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案例解析 6.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案例解析 7.AIDS病骨髓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案例解析 8.眼部寄生虫感染案例解析 9.巨幼细胞贫血案例分析 10.骨髓转移癌案例解读 11.凶险型恶性疟(脑型疟)案例分析 1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案例解析 13.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间日疟案例分析 14.外周血粒单细胞噬菌现象——热带假丝酵母菌感染案例 15.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肺癌案例分析 16.厥冷型疟疾案例分析 17.大片形吸虫感染暴发流行案例分析 18.气性坏疽案例分析 19.胸壁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案例 20.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案例解析 感想谈11——血液病整合诊断学 1.流式免疫表型检查诊断的长处不足与形态学互补整合 2.形态学整合入门——血液肿瘤免疫表型与免疫固定电泳 3.形态学整合入门——血液肿瘤相关基因 3.形态学整合入门——ALL形态学、免疫表型和染色体核型与基因重排或突变 4.形态学整合诊断入门——AML形态与免疫表型和染色体核型与基因重排或突变 5.形态学整合入门——血液病与细胞遗传学 6.流式免疫表型检测出骨髓转移癌一例体会 7.形态学整合入门——细胞遗传学 8.形态学整合诊断人门——FISH长处不足以及血液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 9.形态学整合诊断人门——FISH长处不足以及血液肿瘤诊断中的应用(2) 10.形态学整合诊断人门——FISH长处不足以及血液肿瘤诊断中的应用(3) 11.形态学整合诊断人门——FISH长处不足以及血液肿瘤诊断中的应用(4) 12.形态学整合入门相关基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长处不足与实施策略 13.形态学整合入门相关基础——血液肿瘤中常用的PCR检测(2)
14.形态学整合入门相关基础——血液肿瘤中常用的PCR检测(3) 15.形态学整合入门相关基础——血液肿瘤中常用的PCR检测(4)
16.形态学整合入门相关基础——血液肿瘤中常用的PCR检测(5) 17. 形态学整合入门相关基础——血液肿瘤中常用的PCR检测(6) 18. 形态学整合入门相关基础——基因芯片 19. 形态学整合入门相关基础——DNA测序技术 20. 血液肿瘤整合诊断学概要 感想谈12——叶向军副主任技师专辑交流
1.IWGM-MDS形态学共识概要与环形铁粒幼细胞解读
2.IWGM-MDS粒细胞形态共识解读
3.IWGM-MDS单核系细胞形态共识解读
4.IWGM-MDS巨核系细胞形态共识解读
5.肥大细胞增多症:2016年更新的WHO分类和新兴治疗理念 6.肥大细胞白血病和粒-肥大细胞白血病的细化诊断标准和分类:欧美共识提案 7.髓系肿瘤分类原则 8.2017版WHO分类“髓系肿瘤分类介绍和概述” 9.常见髓系肿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检测的所需性以及局限性 10.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侵犯骨髓形态学及其诊断——附4例报告 11.非聚集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1例 感想谈13——美籍华裔孙捷博士专辑整合诊断案例交流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危象
3.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4.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5.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6.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7.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8.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 9.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 10.5q-综合征 1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 t(8;21)(q22;q22) 12.AML伴inv(16)(p13.1;q22)或t(16;16)(p13;q22) 1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4.AML不伴成熟型 15.AML伴成熟型 16.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17.急性原始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白血病 18.急性原始单核细胞白血病伴t(8;16) 19.急性红白血病 20.急性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 21.皮肤白血病 22.B原始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23.T原始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感想谈14——《贝塞斯达临床血液学手册》精要译文交流
1.溶血性贫血概要、病因、鉴别诊断与临床处理 2.红细胞酶和膜缺陷的特别考虑
3.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概要与病理生理 4.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诊断与筛查 5.镰状细胞病的临床症状及其治疗 6.地中海贫血临床综合症状与治疗 7.维生素B12 和叶酸缺乏实验室评价 8.卟啉病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与诊断 9.特定类型的卟啉病 10.骨髓衰竭综合征关系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容易混淆的疾病 11.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确定性治疗 1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13.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 14.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 15.MDS概述、病因、临床特征与诊断检查 16.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7.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18.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 19.中性粒细胞疾病 20.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1.儿童期血液病的一些特点——贫血 22.儿童期血液病的一些特点——出血 23.儿童期血液病的一些特点——白细胞增多、全身疾病所致血液表现和输血支持 24.儿童期血液病的一些特点——血栓形成与中性粒细胞减少 25.AML和ALL流行病学、病因与临床特征 2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因、临床特征与诊断性检查 27.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概要 28.惰性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及其治疗原则 29.惰性和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和治疗原则 30.高度侵袭性和其他淋巴瘤治疗概要 31.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及其以血小板生成减少为特征的异常 32.血小板扣留增加和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 33.以血小板清除增加为特征的异常 34.血小板质量异常 感想谈15——贫血诊断学交流 1.贫血的发生原因与机制(上)
2.贫血的发生原因与机制(下)
3.贫血分类
4.贫血的临床检查与评判
5.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与评判(1) 6.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与评判(2) 7.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与评判(3) 8.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与评判(4) 9.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与评判(5) 10.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与评判(6) 11.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2.缺铁性贫血及形态相似贫血概要 13.铁缺乏病理生理和铁需要量与食物含铁量 14.缺铁性贫血临床特征 15.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概要 16.伴缺铁的其他贫血和形态相似的贫血 17.功能性铁缺乏症 18.巨幼细胞贫血概要与相关贫血 19.饮食中叶酸和维生素B12来源及其缺乏机制 20.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与细胞巨变及临床相关性 21.巨幼细胞贫血临床特征 22.巨幼细胞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 23.巨幼细胞贫血形态学相似贫血
2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相似性贫血概要 25.特殊类型再障 26.铁粒幼细胞贫血概要与分类 27.铁粒幼细胞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 28.铁粒幼细胞贫血相关的铁过多性贫血 感想谈16——形态学与科研
1.形态认知性研究——巨核细胞
2.形态认知性研究——其他细胞
3.方法学扩展应用性研究与联检创新性研究
4.形态学与其他学科整合诊断——多学科整合诊断模式研究 感想谈13——美籍华裔孙捷博士专辑整合诊断案例交流(2)
1.病例25 原始淋巴细胞淋巴瘤
2.病例26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病例27 Richer综合征
4.病例28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5.病例30——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6.病例31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7.病例33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8.病例34 多毛细胞白血病 9.病例35 浆细胞骨髓瘤 10.病例36 浆细胞白血病 11.病例37 浆细胞瘤 12.病例38胃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13.病例39 肺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病例40 涎腺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14.病例40 涎腺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15.病例41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 16.病例42 滤泡性淋巴瘤, 低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