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艺寻源」 菜肴挂糊的窍门

 犇羴鱻馫 2019-09-08

文/张孝仁

“糖醋里脊”是一道大众化的菜肴,其特点之一是外脆里嫩。不少人都知道,要使这道菜达到外脆里嫩,必须先采用挂糊的方法来处理。但是,究竟选用什么样的糊比较理想,却非人人都十分清楚。如有人选用全蛋糊来处理,里嫩的要求虽达到了,但外层结构则比较松散,一遇到汁子,就容易将水分吸进,使菜肴巨软,外脆的目的并未达到;有的人选用蛋清糊来处理,烹制出的菜肴仅能使外层略有脆感,不要说浇上汁子会立即回软,就是以最快的速度上桌,也达不到外脆里嫩的目的。我个人从实践中体会到,要使这道菜达到外脆里嫩的要求,最好先用蛋清浆入里脊肉中,稍停片刻,再挂以水粉糊,入油锅炸制。这样制出的糖醋里脊,里面的肉因浆入了蛋清增加了嫩度;外层因水粉糊比全蛋糊结构紧密,不易吸收水分,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其外脆的特色。

由此看来,不同的糊,对于不同的原料起着不同作用。那么,糊究竟有哪些 种类?其作用又有哪些小的差异呢?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的糊有如下几种:

蛋清糊,用鸡蛋清、淀粉和适量细盐调制而成,多用于软炸的菜肴。它可使菜品达到外略脆、内香嫩的特色。如软炸鸡脯、软炸脂盖等。

全蛋糊,用鸡蛋和淀粉调制而成,多用于干炸的菜肴。它可使菜品达到外酥里嫩的要求。如葱椒里脊、干炸里脊等。

蛋泡糊,又称雪衣糊,用鸡蛋清搅打成泡沫加干粉而成,多用于松炸类菜肴。它可使菜品色白如霜,涨发饱满,松而且嫩。如高丽荷花卷、松炸银鼠鱼、高丽鸡腰等。

水粉糊,用团粉加水调制而成,可保持原料脆硬不缩,原味不外溢,达到外焦里嫩的特色。如糖醋脆皮鱼、焦熘辣子鸡、糖醋里脊等。

干粉糊,这是一种特殊的挂糊方法,最适合于烹制鱼类菜品。它是用干淀粉直接滚沾在原料上,后入锅炸制,达到刀纹清晰美观,外焦里嫩的特点。如松鼠鳜鱼、飞燕全鱼、金狮鲤里、二龙戏珠等。

酥糊,用鸡蛋、淀粉、面粉、油、适量细盐加水调制而成,亦适用于干炸菜肴,成品酥松醇香,色泽金黄。如炸回酥大肉、锅烧肘子、酥炸羊肉等。

拍粉拖蛋糊,它属一种重复挂糊的方法。是将原料先拍上干粉,再在蛋糊中拖过。这样挂糊,经过烹调后,颜色金黄,口味鲜嫩。如锅贴鱼、锅塌豆腐、锅贴腰子、锅贴虾塔等。

拍粉拖蛋滚渣糊,此法也属重复挂糊的方法。原料拍粉后拖一层蛋液,再沾上面包渣或芝麻,经过炸制。菜肴表面带有金黄色粒屑,香酥可口。如炸猪排、炸凤尾虾、炸芝麻鸡排等。

总之,选用不同的糊,不同的原料,所制出的菜肴特点是大不相同的。即使是同样的原料,但选用不同的糊,制出的菜肴特色也不完全一样。如果我们深知各种不同糊的特点,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原料的要求,烹制出风味各异、千姿百态的菜肴来了。

注:本文曾发表于《中国烹饪》杂志1986年2月刊烹饪技术栏目。发表时篇名为《从糖醋里脊的挂糊说起》

「技艺寻源」 菜肴挂糊的窍门

苏州阿成饭店松鼠鳜鱼 图片提供:杜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