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永宣宫廷造像的璎珞样式对后世影响?

 芝润斋 2019-09-10

尽管永宣造像的持续时间仅有30余年,但由于其为宫廷所创,样式精美,又广泛流传在藏地和汉地,深受世人欢迎,对之后的明代佛像艺术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永宣造像的璎珞样式也继续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表现。

明代永宣宫廷造像的璎珞样式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图1 明正统 铜镀金观音菩萨像 故宫博物院藏

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尊明代正统六年的观音菩萨像,整像明显为永宣宫廷造像风格的延续,其璎珞样式也基本照搬了永宣造像的风格,应该是一尊北京地区铸造的造像作品,体现了永宣造像整体风格在内陆的巨大影响力(图1)。

明代永宣宫廷造像的璎珞样式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图2 明代 铜镀金观音菩萨像 首都博物馆藏

同样也可以见到永宣璎珞风格在汉地造像中的延续。如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一尊观音菩萨像,观音菩萨头戴风帽,配饰花冠,正中饰阿弥陀佛化佛,身着袈裟,双手结禅定印,端坐在台座之上(图2)。其胸前所饰的璎珞样式明显承自永宣造像风格,而双层莲座的风格也具有永宣造像的特色,可谓是教科书一般的汉藏融合风格造像,体现了明代中前期内陆的造像风潮。

明代永宣宫廷造像的璎珞样式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图3 明 铜骑象普贤菩萨像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以后,我们可以在很多汉藏风格融合的造像中发现其璎珞样式都和永宣造像相仿。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骑象普贤菩萨像,就是一尊典型汉藏风格的造像作品,整像风格直接秉承了永宣造像的风格传统,但其题材明显为内陆汉传佛教供奉使用(图3)。

明代永宣宫廷造像的璎珞样式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图4 明 铜镀金手持金刚 故宫博物院藏

在西藏本地,永宣造像的风格更是作为一种流行的佛像样式被藏地工匠依样模仿制作,来乌群巴就是其中最为知名的一位。扎雅所著的《西藏宗教艺术》一书中这样写道:“来乌群巴利玛佛像指由艺术家来乌群巴铸造的佛像。这类经过镀金的铸像与明永乐利玛佛像极为相似,造像美观。”故宫博物院收藏数尊带着“大利益流崇干利玛”黄签的造像,其中“流崇干”就是藏文音译“来乌群巴”,这几件造像可以说是具有准确记录的“来乌群巴利玛(造像)”。例如明代铜镀金金刚手立像,其整体造型,头冠样式、写实帔帛以及台座都明显受到永宣造像风格的影响。但是其胸前的璎珞样式,并没有沿用永宣造像那种华丽的U形璎珞,而是采用了简洁的项圈装饰(图4)。同样,深受汉地风格影响的江孜白居寺内的壁画和雕塑作品中也没见到带有同样风格的作品。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藏中地区深受尼泊尔造像风格的影响,对永宣创新的璎珞样式没有接纳造成的。

到了清代,汉地仍有一些传统造像采用了大U型的璎珞样式,而在藏传佛教中,我们几乎再也见不到形似永宣造像的U形璎珞装饰了,更多是简洁的尼泊尔风格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璎珞样式本身更受汉地佛教的青睐。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904期《小议明代永宣宫廷造像璎珞样式》

作者:刘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