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镜在皮肤病领域可以部分代替病理活检吗?

 zy拾月颜 2019-09-13

第八期 LEO®大师课,刘洁教授直播的主题是【湿疹/皮炎的皮肤镜观察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为了方便大家回顾和学习,我们整理了一份刘教授的解答。

Q1

皮肤镜可否用于炎症性皮肤病维持治疗的判断依据?

刘洁教授:我想这位医生想问的是:如果我们用皮肤镜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去观察皮损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哪些改变?

如果用于炎症性疾病观察,我们会看到相应的血管的数量、血管的分布,会逐渐减少,包括炎症的背景的红斑颜色会逐渐变淡;如果用的是一些激素类的药物,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会比较早地观察到激素所造成的一些副作用,这些都是可以用皮肤镜可以观察到。

再有就是之前提到的像扁平苔藓这类疾病,在治疗初期,可能能看到比较典型的 Wickham 纹,看到扩张的血管。在治疗的过程中,会看到这些特征逐渐的减少,基底层液化变性造成的色素颗粒,会维持存在。这样能够显示患者在治疗后,炎症的阶段逐渐减轻,而继发的改变消退是比较慢的。

Q2

刘洁教授:有时候鉴别起来非常困难。一个是确实要结合临床,相对来讲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大小不一,角化程度也不一致,会看到褐色的斑片、虫蚀状边缘,甚至有粟粒样囊肿、粉刺样开口的改变,如果增生明显,我们会看到脑回状结构,而血管特征大多数是发夹样血管,这是脂溢性角化病的改变。

扁平疣临床上皮损的大小比较一致,相对来说比较小一些,淡褐色或者深褐色的,皮损比较扁平,在一部分皮损中,会看到点状的血管相对比较规则的分布,像蛙卵状分布。曾经有研究提到,在脂溢性角化病的皮损上,容易合并 HPV 病毒的感染,我们会在脂溢性角化病的皮损中看到指状凸起,但是进一步的组织病理以及 PCR 检查,很少能够检测到病毒的感染。所以在有些情况下,皮损分辨起来非常困难。

Q3

刘洁教授:这方面,我们做了比较多的工作。红斑期的 MF 很多会用皮肤靶向的治疗,特别是用紫外线的照射,比如说 UVB 或者 UVA UVB 的照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用皮肤镜去观察,会看到镜下,在照光后很快会出现色素的增生,皮纹比较清晰,跟紫外线照射以后刺激皮肤色素的增加是有关的,这个时候再随访观察,有时候血管是不太容易被看到的,血管消失是比较快的,这个就是我们以往在观察中看到的一些表现。

当然,我们近期做了一下 MF 的甚高频超声观察,我们在超声下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蕈样肉芽肿的早期和肿瘤期的差异,甚至有些毛囊型的蕈样肉芽肿,在皮肤镜下,我们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毛囊周围的低回声,这些表现在皮损治疗恢复以后,可以看到低回声逐渐消失,我们相信甚高频超声对这类皮损的观察治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Q4

刘洁教授:其实我们不太用“代替”这个词来比较这两类检查。因为皮肤镜,我们提到了就像是内科医生的听诊器,更多的是在临床观察,在临床看病人的时候第一眼对皮损进行一个筛查。其实皮肤镜更多的是在筛选阶段,避免漏掉一些肿瘤性,或者说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帮我们判断哪些皮损,或者说是哪个部位,更适合去做组织病理的检查,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提到皮肤镜的应用,或者说对我们最有帮助的,包括最早期的应用,实际更多的是在皮肤肿瘤的领域。像国外非常高发的恶性黑色素瘤,特别是浅表型的恶性黑色素瘤,它在皮肤镜下有一系列非常典型的改变,皮肤镜非常有助于浅表型恶性黑色素瘤的筛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一类型的疾病相对来讲发病率要比国外低得多,但是实际上结合我们的人口基数,病例数也并不少。这也是皮肤镜最早期最重要的应用。

再有,像我们现在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中国人比较高发的一些疾病中,比如说在基底细胞癌筛查中皮肤镜的准确率还是非常高的。病理的大夫给我们的反馈,说现在皮肤镜筛查基底细胞癌的准确率达到 99%,准确率还是非常高的。其他的比如说色素痣,脂溢性角化,还有鳞状细胞肿瘤,皮肤镜都能够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再有,现在很多人也把皮肤镜用于毛发病以及甲病的观察,甚至是包括面部损容性疾病,都有辅助诊断的作用。

Q5

刘洁教授:彩虹征通过大家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特征并不是非常有特异性的一个特征。我们在观察像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BCC,甚至是一些炎症性疾病中,都看到了彩虹征,我们认为包括现在的一些文献中的研究指出,彩虹征并不是某一个疾病特异性的表现,更多的是因为皮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平整、隆起,用皮肤镜去观察的时候,是光线的散射的表现,因为皮损表面不平,我们看到了光谱中不同的颜色,所以它并不是疾病特异性征象。

Q6

请问一下甲母痣和甲色素沉着的鉴别?

刘洁教授:单发的甲母痣是一个比较清楚的条带,颜色比较均匀一致,边线比较清楚。如果是单发的,宽度一般小于 3 毫米。如果是色素沉着,它有时候是多发的条带,范围比较宽,颜色并不像甲母痣颜色那么深,可能颜色不均匀,更多的是比如说药物等一些其他因素造成的。

Q7

成人湿疹反复发作,有好的治疗方法吗?

刘洁教授:这个问题可能问得有点太笼统了,那要结合整个临床的表现、皮损泛发的程度,还有以往的治疗要综合来判断。像刚才提到的,比如说局部的治疗,包括保湿、他克莫司或者外用激素等的药物都是可以治疗的,这是对相对病情比较轻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我们可以加一些系统的治疗来进一步控制病情。

Q8

我们基层医院怎么能加入人工智能系统?

刘洁教授:我们现在把人工智能系统放在“智能皮肤-皮肤镜版”的平台上,大家可以进行搜索,在上面就有不断更新的人工智能的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