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赵院长认为李叔叔的冠心病不仅跟血瘀有关,还跟一种意想不到的病邪有关,也就是水饮。'’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一一素问.经脉别论
人体的水液代谢如果出现异常就容易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一般较稠浊者为痰,清稀的为饮。这些病理产物,如果郁而化热,易形成痰热,痰迷心窍,扰动心神,就可能出现李叔叔那样的症状:胸闷、胸痛以及情志病。
如何判断自己的身体里有痰热呢?

痰热的症状: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惊悸、胸闷、胸痛、肢体沉重
那么,治好李叔叔的千古护心方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赵院长用的千年古方就是经方的一种。经方,指的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剂,药物组成精炼,配伍严谨,效果好。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配合一些经方治疗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赵院长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治疗李叔叔的经方可以减轻心肌缺血的情况。除此之外,这个经方还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时间、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
这个经方就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古人用此方治疗很多疾病,清代大医家评价:此方能下肝胆之惊厥,以之治癫痫必效。现代研究发现,这个经方可治高血压、冠心病等,对于冠心病合并情志病变效果卓著。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减,由柴胡、桂枝、人参、茯苓、黄芩、大黄、龙骨、牡蛎、半夏、生姜、大枣、铅丹(有毒,现在已经不用)组成。
柴胡、黄芩、大黄:清热
半夏、茯苓:可治疗痰
龙骨、牡蛎:镇静、安神、化痰
人参:扶正气
生姜、大枣:调和诸药

▲此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抓药服用
水液代谢遇寒,会变成水饮,停留在人体的各个地方,出现相应的症状:水饮停留在四肢,出现水肿;水饮停留在胸腔,出现积液;水饮上冲至脾胃,出现胀满、恶心、呕吐;水饮上冲至肺,出现咳嗽、喘憋;水饮上冲至心,出现心慌;水饮上冲至脑,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

专家告诉我们,有些高血压也可能跟水饮有关。
病例:一个30多岁的高血压女性患者,有恶心、头晕、想呕吐的症状,谢主任查看她的情况后,认为她有水饮,就用到了另一个神秘的经方,很快就缓解了患者的症状,血压也恢复了正常。
谢主任提醒,如果出现舌象水津津,脸上出现水斑(大块的、颜色很浅的斑)的情况,可以用这个神秘的经方来调理。经方学家刘渡舟刘老曾经这样评价此方:“药仅四味,配伍精当,大有千军万马之声势,临床疗效惊人”。

这个神秘的经方就是茯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用药谨遵医嘱。
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安神
桂枝: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白术:健脾祛湿
甘草:调和诸药
▲此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抓药服用
两位专家带来的经方中,都用到了一味药——茯苓,有益脾淡渗利窍,除湿化痰,降浊之功。
茯苓一物四用:
最外面一层黑色的是茯苓皮;
再往里面偏紫或者红的是赤茯苓,茯苓皮和赤茯苓侧重于利水;
再往里面就是白茯苓,侧重于健脾;
贯穿于茯苓的松木(松根)附近的位置是茯神,侧重于安神。

一般常用白茯苓,健脾、利湿、安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白茯苓搭配其他药材煮水喝,有助于我们健脾护心。
【做法】茯苓15克、陈皮10克、山药10克、白术10克、干山楂10克,煮20分钟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