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胸痛少气水在脏腑”-王洪图老先生有效医案2则

 旷世奇药 2019-09-18

《素问·脉解篇》云:“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

此言阴邪凝阻,经脉脏腑之气不得运行,而引起胸痛少气。

临床因水饮停留,而见胸胁痛的病证并非罕有。

临证应用

【举验1】

王某,男,21岁

1987午6月诊

1周来右侧胸胁痛疼,深吸气及咳嗽时加剧。胃脘胀满,口干喜饮水。

蹲、坐而突然站起时头晕、目眩。

大便偏干,2日一行。

脉象弦缓,舌色正常苔薄白,形体较瘦。胸胁部位无明显压痛点。

体温正常,血压90/60毫米汞柱。无肺结核病史。

证属脾肺气虚,水饮内停。

治以温阳行水,

用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15克,桂枝10克

炒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

桔梗10克,郁李仁10克

砂仁5克

3剂水煎服

【举验2】

杨某,女,38岁

1990年12月19日出诊

患“阵发性心动过速”多年,一日数次发作,发病时心率120~130次/分,持续10~30分钟不等。

胸痛而闷,头晕少气,眠差,面部及下肢轻度浮肿,大便干,4~5日一行。

右脉弦滑数,左脉濡数,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水滑。

尿常规检查阴性,血压160/110毫米汞柱。

证为脾肺气虚兼郁热,治以益气行水、兼清里热。

处方:

防己10克,川椒目10克

葶苈子10克,桂枝6克

炒白术8克,生大黄3克

丹皮12克,云茯苓15克

炙甘草6克,朱砂1克(分冲)

5剂,每日1剂,水煎服。

12月25日二诊:

药后心悸未作,浮肿已不明显,睡眠转佳,大便调。

近日偶有咳嗽、头痛。

脉弦细,舌暗苔薄白。

再以前方加减。

前胡10克,霜桑叶10克

防己10克,桂枝5克

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

生大黄2克,椒目10克

葶苈子8克,炙甘草6克

琥珀粉1克(冲服)

5剂, 病愈。

发挥

《素问·经脉别论》云:“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说明水液代谢与五脏均有关系,不过从水邪为病来看,又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

前例患者脉缓、苔白、起则头晕,均为脾肺气虚、清阳不升之象,其胸胁痛、脉弦则是水饮内停的表现。

症状见于右侧胸胁者,正属脾、肺所主部位,肺为秋金所主,气从右降,自不必论:而脾主大腹,其病症为何亦见于右侧?盖肺主一身之气,而脾为化气之源,脾病及肺而病见于右。

故《素问·咳论》云:“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明引肩背,”证为气虚,故遵仲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方,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加桔梗利肺气,开胸正痛;

郁李仁润便亦有利水之功;

砂仁芳香醒脾,行气温中,以消脘腹胀满。

后例“心动过速”属心悸之病,其头晕、心悸,舌苔水滑、舌质淡,正是气虚而水饮上泛之证。

又其睡眠差、大便干、舌质暗,则为内有郁热、气机被阻之象。

故选用仲景苓桂术甘汤温肺脾之气而行水,己椒苈黄丸清热而利水,两方相合,寒温并用,则水饮去而郁热除;

用朱砂者,以此药能镇心安神,对心悸失眠有治疗作用;

用琥珀者,因该品既能镇慑心神,又能利水。此例复诊时见咳嗽、头痛是外感的表现。但其病情较轻,故仅以前胡、桑叶轻宣肺气治此标症,仍以前方加减为主以治病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