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

 银光之剑 2019-09-19


我们每天都会大量的碎片化时间,比如早晚上下班的路上、中午用餐时间、高铁上飞机上等,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可以做好多的事情,比如专心思考一个问题,比如快速阅读一篇文章,再比如写个心得笔记等。

就我个人而言,碎片时间几乎都是阅读一些知识干货,学习一些沟通、汇报的小技巧,然后用2、3分钟作出思维导图,整个过程30~40分钟,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每年积累的思维导图有300~400篇,给客户做演示汇报时,这些导图就随时可以派上用场。

为什么是思维导图呢?

(1)思维导图是一个图形化结构,而碎片时间是自己真正可以安心思考的时间,这时候,很容易把一个问题或一篇文章的关键内容梳理出来,这种图形化的工具,内容梳理非常方便,输入一堆关键语句之后,拖拖拽拽就形成了一张导图,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来内容的层次结构以及存在的重复、遗漏。

比如我曾经花了一周时间学习一个课程“懂汇报,胜过10倍默默努力”,我每天利用中午1小时的时间,50分钟阅读,10分钟做导图笔记,每天学一个章节,6天学完了这个课程,这比去听课效果好很多,花钱少,而且效果好(做笔记的过程是我再次认真思考的过程)。

(2)思维导图的特点是随想随记,不像Word或PPT那样容易受制于格式、排版,这样很容易把自己的一些思想的火花或某个瞬间给记录下来,可以说,思维导图是思维的火花记录者,避免一个好的点子、一个好的idea,被一个事情打岔或突然想到另外一个事情后就忘记了。

比如,我在学习课程的第一章时,看到职场公式=工作成果*汇报技巧时,我脑海中就闪现出公司的某个“马屁精”,出活不多,但很得领导的赏识,我就思考了一些“老板到底喜欢听什么样的汇报”,通过这个思考,我总结了一些“马屁精”的优势,也对照自己的不足找出改进方向,这对于我后续的工作,实在是一个大的进步,这种碎片时间学习的过程,往往是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是走心的思考,因此,效果往往比较好。

(3)思维导图的特点是一些关键点、关键语句的整理,这样就可以避免写日记、做文章笔记时要求内容完整、严谨,思维导图只需要把这些关键点、关键语句记录下来就可以,只求关键,不求文章的平仄、不求内容的对仗,这样做知识整理,抓关键而且效率高。

还是刚才的例子,最后,我用6天的时间,从汇报的不同场景的汇报方法和注意事项都进行认真的总结提炼,形成了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这样我后续就可以对照导图进行实施,

比如如何汇报项目进度,我是这样梳理的:

再比如汇报方法论,我整理了下面这些:

(4)碎片时间的特点就是碎,而且是不可预计的,可能突然就来了一个碎片时间,比如领导突然安排出差、又或者某天突然手头没有什么事情,这些时间就可以很快思考并制作一张思维导图,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宝贵的思想源泉或素材积累,做思维导图,如果内容已经有构思,几分钟就可以,后续还可以导出为Word、PPT。

(5)碎片时间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你想学PPT,但又没有大块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时候,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些别人的小技巧文章,并绘制导图,每天10分钟,一个月下来就可能掌握了PPT的很多关键技巧,以后再有领导让你写PPT,那就得心应手了,何乐不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