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谈信仰和理性|哲之思

 思明居士 2019-09-19

谈一谈信仰和理性(二)

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保罗·蒂里希

怀疑是指理性的怀疑,也就是理性反思和批判的过程。

人类天生就充满认知的渴望,或者说求知就是人类的本性。在求知过程中,怀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首先,怀疑是对知识的挑战,它要求知识符合理性、逻辑和历史,否则就不是可靠的知识。未经怀疑的或不敢直面怀疑的知识都不是真正的知识,唯有投身于怀疑仍然保持自身的合理性并克服了怀疑的知识才是真正可靠的知识。其次,怀疑的对象既包括外来的既得的观念和历史的书本的理论,也包括自我预设的前提和由这些前提建立起来的信念。最后,与怀疑主义以怀疑为目的不同,真正目的则是克服怀疑的内容保留怀疑的形式,不断完善知识并使之更加合乎理性、逻辑和历史。总而言之,怀疑是对知识或信念内容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一种形式,伴随着知识行至真理而始终。

信仰是超越常识、超越理性的一种出于个人选择的人生境界。首先,信仰的对象不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具体事物,而是超自然、超现实的至高无上的存在。因而信仰是一种无条件的、终极的生存维度。其次,信仰不是理性能够把握的。正因为信仰的对象是超验的存在,人类理性无论如何也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因而信仰只能出于个人的“非理性”的价值选择。最后,信仰是人类理性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终极关怀。人类理性具有求知的本性,渴望认识最高的存在者却始终难以实现,这就成了永恒无限的终极目标。总而言之,上帝作为超验的存在,信仰就意味着做出一种激情的个人抉择,来实现“信仰的飞跃”,追求人生的终极关怀。

正因为信仰之对象的超验性,人类理性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理想就陷入了困境。实际上,上帝不仅是无信仰者怀疑的对象,也是有信仰者经常怀疑的对象。但是,怀疑上帝的存在不等于放弃信仰,怀疑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人首先必须是“有理性者”,如果信仰上帝,还有“有信仰者”这一身份,前者可称为“现实存在的我”,后者可称为“渴望超越的我”。如果人完完全全遵循“有信仰者”的身份而行动,他就会迷失在虚无的幻想之中,找不到现实的存在感和生活的此岸性,那么他的信仰不仅是不合理性的,而且是完全无必要的。

因此,人在确立信仰之前,求知和怀疑的本性就要求证明信仰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现实存在的我”就使用怀疑来检验信仰,即,怀疑作为一个批判者出现,并以知识的标准衡量信仰,虽然最终结果只能证明信仰无法得到理性的支持。

由于理性证明信仰无果,信仰只能是出于非理性的个人选择,那么怀疑就要求说明信仰的必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怀疑作为一个反思者出现,考察信仰之为信仰的原因和目的:既然接受了一种非理性的信仰,就必须说明这种信仰的深刻的现实意义,并非一种幻觉、一种对现实的逃避或者一种麻痹的奴隶意识,等等。通过怀疑,一方面可以坚定信仰,淘汰信仰中盲目空洞的因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信仰本身的目的性和超越性指导生活和实践。

在怀疑的批判和反思过程中确立了信仰同时又坚定了信仰,但怀疑并不因此就停滞不前了,它始终提醒着“渴望超越的我”同时也是“现实存在的我”,“我”必须调和此岸的理性和彼岸的信仰。因此,怀疑成为信仰的一个要素并伴随着信仰而始终。

二谈信仰和理性|哲之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