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周率:勾股方圆中的天地之象

 xyz3i 2019-10-01

一. 圆周率的历史

圆周率(π)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概念,在中学时我们就已学过。即,凡是与圆有关的问题都必须借助圆周率(π)才能解决。

说到圆周率(π),它的历史非常久远,中西都有对圆周率漫长地讨论。现在我们仅拎出几个值得注意的点以作概观。

圆周率在中国古代有三种命名方式:古率;人名;近似值(如盈数)。

《周髀算经》里有“径一而周三”之说,取圆周率(π)=3,即“古率”。三国时期的刘徽采用割圆术,从内接正六边形开始,逐次分割,一直割到内接正3072边,求得圆周率(π)=3927/1250≈3.1416,即“徽率”。“割圆术”其实不难理解。古人说“圆出于方”(《周髀算经》),我们将方形旋转一周即可得一圆。刘徽的做法类似于确定方形旋转的一些点,顺着某一方向将这些点连线,然后再用方程求解圆周率π。只不过,每次点与点的距离逐渐缩短,而下一次的点在上一次相隔两点连线的中间,即中点。如果用今天的话说,刘徽采用了“极限”的方式求解圆周率。

相较于刘徽,我们更熟悉的是祖冲之。同样采取割圆术,祖冲之割出了24576边,求得圆周率(π)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小数已达七位,此即“祖率”,它延用时间最长。

在此后的八百余年里,中西数学家都未能超越祖冲之。直到近代,从西方人弗朗瓦索·韦达(François Viète)开始才逐渐将π的值,往小数点七位以后推进。目前,新近由谷歌在2019年3月14日,也就是两个月前宣布,圆周率π已计算到小数点之后31.4万亿位。不得不说,这一数字已经属于天文级别。可以预见,对圆周率π的计算,仍然会继续下去。

略作总结,圆周率π的计算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值越来越精确,至少就目前来说,尚未达到它的极限。圆周率π是否是无理数,答案悬而未决。我们姑且用一个“极限”思维公式(割圆术)来对上述提及的圆周率π之算史进行形象说明。

(1) 圆内接正三角形    (2)圆内接正六边形   (3)圆内接正十二边形

这个等式只有n趋于无穷大时成立。若想验证,可用计算器代入数计算。如n=10,π=3.14159。n越大,结果越准确。

二. 圆周率的运用

圆周率(π)的运用非常广泛。古代有天坛、地坛,俱为圆形,那么铺筑时需要多少地砖,则需要借助π来计算。老子有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道德经·道经·十一章》)。如是,铸造车轮同样离不开π。类似的例子,所在既多,兹不赘言。

在现代,π之用可以说是无所不在。π既然是个无理数,那么它必然包含了所有人的生日和密码。记忆多位π值则历来是培养人记忆能力的良方,国际上也把背诵π作为训练与检验人之记忆广度与速度的最佳方式之一。当然,不可否认,强行记忆π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脑产生一定“伤害”,但是我们也可以逆向思考:记忆π未尝不可锻炼脑力与意志。中国早就流传着一首记忆圆周率π的打油诗:山(3)一(1)石(4)一(1)壶(5)酒(9),二(2)侣(6)舞(5)仙(3)舞(5),罢(8)酒(9)去(7)旧(9)衫(3)。仅这首诗就可以帮助人们记忆16位π值。

由于计算机的发明与稳步的更新换代,如何检验一台计算机的性能,π成为了重要的试金石。举例来说,一台计算机能够算出尽可能多的π值,则说明它的CPU功能强大。再如,比较两台计算机的性能,方法有二:一是看谁能够尽可能算出多的π值,且不误;一是规定值域,看谁计算所用时间最短。

亦是与计算机、电脑有关,各种电脑编程都会涉及到将π加入语言公式,广言之,安保、防护系统设计都可能会考虑π。据说瑞士、美国等金融银行系统中都将π纳入编程中。π是个无理数,至少目前是,假如有一天π的值被最终算出,可以想见,一切建立在π之上的程序将会终结。不得不说,π所蕴含的能量巨大。

三. 为什么是圆周率π

人类研究π、计算π,乃至在实际生活中运用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π?这无疑是值得考虑和玩味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尝试回答一下。

《周髀算经》据传成书于周代,但内中思想有其传承,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此处仍可适用。我们常说“追迹三代”,“三代”之义,从“三代”之名可以管窥。夏,夏天、中国之人(《说文解字》),兼有时空两义商,商星也、大火星(心宿二)(《左传·昭公元年》);周,圆周、周流,星体“圆运动”也(《周髀算经》)。若允许延推,汉之义,云汉、天汉银河也。(《诗经·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汉书·萧何曹参传》“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每个时代(朝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命与使命,我们身处于这个华夏序列中,自然不应例外。

让我们回到《周髀算经》中“圆周率”语境,“周髀”之“髀”,本指大腿骨,“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周髀算经》)“髀”为表,它的作用最初类似于立表(竿)测影。立表(竿)测影,测定日月升落,并根据它们的投影长短,确定东西南北四正方位,若进一步细化则是四正四隅,共八方。又由于影子扫过的地方其实就是圆。这个“圆”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日月的轮替如“圆运动”;二是日月各自的周年运动,影子扫过的地方是“圆”(椭圆)。

日月,乃至五星所作的是“圆运动”,这个“圆”既可以是物理意义上的圆,又可以是抽象意义上的“圆”,后者可用中医的“圆运动”进行类比说明,即它表示的是一种周流运动。

通过立竿测影不仅可以确定方位,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影长,运用等比关系和勾股定理计算日地距离及测日点与太阳的距离,此法可见《周髀算经》。为方便计,以下图示之:

斜至日图

,得万公里,日地距离八万公里,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10万公里。

地球围绕太阳作“圆运动”(椭圆),而在地球上立竿测影,所见乃是日影的“圆运动”。日地距离相当于半径,一旦知道半径是多大,则可计算地球绕地一周的长度。古人通过观测和计算得出一年约365.25天,如是,我们可以算出地球每日、每时,甚至每刻运行的距离。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得出时间与距离的关系式。

星体运行周期表

星体

月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周期

29天

88天

224天

1年

2年

12年

29.5年

从以上图表可知太阳系除太阳以外的七大行星的运行周期。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时间与距离的公式,并借助圆周率(π),分别求得各个星体的运行长度,即周长。进而,我们可以求得星体相互之间的会合周期。

由于星体实际作的是椭圆运动,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圆运动,因此算出的数值只是一个近似值。但我们仍然可以说星体所作的都是“圆运动”。于此,我们可以理解何以历算家会花那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求圆周率(π)。

进一步来说,不仅太阳系内部各大星体是作的“圆运动”,太阳系本身也是围绕银河系中心在做“圆运动”,周期约2.5亿年。

目前我们通过天文探测器,测得太阳系距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距银河系边界5.4万光年。如是,可知银河系半径约为8万光年,直径约为16万光年。已知光在真空中运行的速度是,那么我们可以求得银河系的平面周长与面积。

Π(π),是个无理数(据说西人毕达哥拉斯弟子希帕索斯首先“发现”),至少目前是个无理数,它的延展面颇类似于银河系平面图,试看上边排布图。

当代西方汉学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汉译应为《中国的科技与文明》或《科技与文明在中国》,意在考察科技与文明在中国的发展形态,进而论定为何现代科学技术没能在中国诞生)的“数学卷”结尾时说到:中国人不关心自然,因此未能像西方那样将自然科学数学化,而且得到控制的实验手段不够多,对经验的归纳不够充分,对日月蚀的预测和历法计算不够经常,所有这些弊端中国都有(《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类似于“李约瑟们”的结论,中国古代数学不够科学化似乎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一般印象。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没发现不代表没有。

所谓象数,即象与数,不可否认,近代西方的数论(数学)的确非常发达,但于象,似乎有所未及。因之,象与数相联仍是未来我们需要用力的方向,既要发古典历算之微,又要溶西方数论之利。

现在我们对以上文字略作总结:通过计算圆周率(π)来勾连天文与历算,从而比观测更为准确地推步星体会合周期,厘定时间,当然,它牵涉到繁复的计算过程,需另文说明与论证。同样,通过圆周率(π),我们可以管窥中国古代数学,它既有实践,更有理论,其理论已属于天文级别。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要求圆周率(π),那么紧接的问题是,为何圆周率(π)是个无理数(算不尽)呢?它最终又说明了什么?这值得大家进一步思考。

文  /  行之

图  /  孤桐斫琴

文章编辑  /  大红

复核校对  /  盈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