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沈维鑑 2019-10-01

汉语以孟、仲、叔、季作为兄弟的排行,“仲”为第二,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于是被叫作“仲秋”,也写作“中秋”。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吴友如绘上海中秋风俗活动桌上插旗者即斗香

老上海人也把这个中秋叫做“八月半”,中秋的风俗活动很多,烧香斗、斗螊绩(蟋蟀)、走月亮等等,只是如今的仲秋八月,这些风俗大多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价钿贵还并不是人人都爱吃的月饼风俗了。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家宴上少不了鸭子

老上海人定规这日子是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的,所以今天不谈月饼,来谈谈老上海过中秋的一些饮食习俗,比如中秋要吃鸭子,芋艿还有毛豆,这些是有什么说法呢?

江南仲秋,正时新鸭上市,毛豆、芋艿采摘的季节,八月十五又是祭祖的日子,于是毛豆、芋艿就是“荐先”供品,也成了节日必备的食品。祭祀一方面是缅怀先辈,告慰祖宗,而另一方面就是祈祷祖先在冥冥之中的保佑。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本帮菜八宝鸭

那先说说鸭子吧。上海人过中秋节,餐桌上少不了有鸭子。鸭子的本帮烧法有很多种,八宝鸭,香酥鸭,酱鸭,扁尖火腿老鸭汤……最有代表性的还属八宝鸭,鸭子的肚皮里要塞进火腿、冬笋、香菇、栗子肉、虾仁等八种吊鲜头的食材,记忆里都是满满的鲜香。

“中秋吃鸭子”的习俗,若要追溯历史,其一,是因为中秋前后,鸭子正肥,正是吃鸭子的好时节;二来,是源于“杀鞑子”的说法,虽然“杀鞑子”的典故版本不一,发生的地点不同,但说的都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的事情。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中秋“杀鞑子”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鞑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在中秋节的夜里磨刀杀鞑子。蒙古人看到家家户户在磨刀,就问在做什么?居民回答,在“杀鸭子”。中秋节吃鸭子风俗相传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其实不光是上海,江浙一带到中秋都会吃鸭子。要从时令来说的话,中秋前后又属盐水鸭色味最佳,这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鸭肉会带有桂花的香气,所以盐水鸭亦美名曰“桂花鸭”。在《白门食谱》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盐水鸭

中医称鸭为“药”和滋补上品,就以鸭子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言,中秋吃鸭也颇有道理。秋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更重要的是,鸭子本是凉性食品,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宜于滋阴养津以防秋燥。不仅鸭肉营养丰富,并且鸭汤有抗疲劳作用,鸭油的胆固醇相对其他动物油含量比较低,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好。鸭血具有补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剥芋艿,嘬毛豆

芋艿简称“芋”,俗称“芋头”,阿拉上海话叫“芋艿头”。那么,芋艿之所以得名“芋艿”,也有传说。

“遇难”的纪念

相传明朝年间,敌寇侵犯我东南沿海,百姓深受其害,朝廷派戚继光带兵抗击敌寇取得丰功伟绩。中秋佳节便在营地欢庆胜利。深夜,敌寇乘机偷袭,戚继光等围困在山上,断绝粮草,士兵们只挖野草充饥,挖得了很多野芋食着很好吃,但却不懂其名,戚继光就说:“为了纪念遇难的士兵就称它为‘遇难’吧。”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某天夜里,戚家军饱餐“遇难”之后,如天兵而降,英勇突围,将敌寇全歼灭在睡梦里。此后,东南海一带百姓每逢中秋佳节就必要吃糖烧“遇难”,以此深表戚继光的抗敌寇功绩和世代铭记民族危难的不朽情怀。因“遇难”与“芋艿”谐音,故而世人就把它称为“芋艿”了。

咬牙切齿吃芋头

南方人在中秋节祭月时使用芋头,也是因为纪念元末汉人杀鞑子的历史故事。前面提到汉人在八月十五夜里磨刀霍霍,在杀鞑子起义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当然不可能在每年中秋节都用人头祭月,便用芋头来代替,至今还有些地方在中秋节吃芋头时把剥芋皮叫做“剥鬼皮” 。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胡人

相传宋末元初,胡人灭了南宋,建立了元朝,并对居住东南沿海一带的汉族实行残酷的统治,为了提防汉人反抗,规定每三户人家只能用一把菜刀,汉对胡人亦称之为“胡头”,而“芋头”与“胡头”谐音,故以胡人之头比拟为芋头,将其当成祭品,对胡人统治者怀着刻骨仇恨,咬牙切齿吃芋头(胡头)。

农历八月中旬正好是芋艿上市的季节,在江浙一带,芋艿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中秋节吃芋艿,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还有种说法,因为芋艿是用球茎繁殖的植物,象征着“母子相依”,这也是另一种美好的寓意。

回想起小时候中秋吃团圆饭,一盆芋艿刚一上饭桌,小朋友们就你争我夺一抢而空。阿拉上海宁吃的是本地的“红梗芋艿”,根部稍微带点粉红色,煠了不糊,蘸点白糖,一口咬下,香糯爽口。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红梗芋艿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芋艿,别名:蹲鸱。史记,卓文君云;岷山之下,野有蹲鸱,至死不饿。”吃芋有“宽肠胃,充肌肤,疗烦热,破宿血,和鱼煮食甚下气,调中补虚”之功。就是说,芋头有益胃、宽肠、通便、解毒、补益肝肾等功用。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芋艿炒毛豆

除了芋艿蘸白糖吃,小时候毛豆和芋艿也常常放在一起煮着吃,还有毛豆芋艿炒着吃。毛豆音谐“毛头”,在沪语中指婴儿或稚童;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水上赏月,园中赏花

老上海的中秋节,热闹程度不亚于过春节。当天,人们是要去逛城隍庙的。城隍庙承载了许多人沉甸甸的小辰光记忆,逢年过节,一听到要去“白相城隍庙”,马上高兴得一蹦三丈高,兴奋得不行。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老城隍庙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那里供奉着三个菩萨,即元末明初护城神秦裕伯、东汉时期镇守疆土的将军霍光、鸦片战争中在吴淞炮台战死的江南提督陈化成。一家人烧香祈求一年的家业兴旺,团团圆圆。此外,很多人会留在赏月,西园荷塘东边的“得月楼”,也是水上赏月的佳境之一。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说到赏月,清乾隆年间李行南诗云:“桂尊环饼答秋光,处处氤氲朝斗香。结伴良宵出城去,陆家桥上月如霜。”这当中便包含了沪城八景之一“石梁夜月”。

石梁夜月

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沪城八景之一。石梁指东门外方浜(今东门路)上的石桥。明弘治进士陆深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捐银400两、米千石所建。该桥为拱桥,有3个环洞,24级石阶,栏上刻祥云图案,称“万云桥”。因陆深曾任职国子监,又称“学士桥”。每当中秋夜,皓月当空,水、桥、月相映成趣,尤以“月影穿环”景色最为别致。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上海人有吃月饼、“焚香拜月”的习俗。陆家石桥很高,南北两端各有24级石阶。在清代,附近居民就把用香扎成的香斗搬到石桥边焚香拜月,一时四周香烟缭绕。若遇秋高气爽,天空万里无云,真是“万里无云万里天,千江有水千江月”。

明月映入浦江,映于方浜,月影缓缓地穿越石桥之环洞,周围袅袅以香烟缭绕,使桥下的河水和月色更显朦胧,十分优雅,备受沪城文人、雅士的青睐,因此赞其为“石梁夜月”,誉为沪城八景之一。有文人集唐代的杜甫、杜苟鹤、沈期和谭用之诗句,赞曰:“万里风烟接素秋,月华星彩坐来收。水晶帘外金波下,几度高吟寄水流。”

清末填方浜时,石桥拆除,石梁夜月之景不存。

除了赏月,还有赏花。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桂林公园是上海市区唯一仅存的江南古典园林,原址是黄金荣的家祠,1933年扩充为花园,占地60亩。整座公园的造园艺术采用江南传统布置和技法,布局精巧别致,园内龙墙花墙环绕,小桥流水,叠山立峰,楼台掩映,有哈哈亭、凌云亭、松月亭、八仙台、船若舫等,还有来自苏州木渎严家花园的湖石、立峰,石公石婆等。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这里更是因金秋桂花而闻名。全园遍植金桂、银桂、丹桂等23个品种共1000余株,每逢中秋佳节便会桂花盛开、满园飘香,为沪上最佳赏桂地之一。以前桂林公园及桂林路上还有桂花节,如同庙会一般,很是热闹。

老上海的中秋习俗

过节莫过于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不管吃什么、玩什么,最重要是“一家人齐齐整整”就美满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