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之脾

 是心佛 2019-10-02

中医言脾必赅胃,所以往往脾胃并称。

在补脾的中成药中,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是常见的两个药物,这两个药物在补脾方面,很多人是分不清楚用法的,该如何去选择呢?

归脾丸:党参 炒白术 炙黄芪 炙甘草 茯苓 制远志 炒酸枣仁 龙眼肉 当归 木香 大枣

健脾丸:党参 炒白术 陈皮 炒枳实 炒山楂 炒麦芽

启脾丸:人参 炒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山药 炒莲子 炒山楂 炒六神曲 炒麦芽 泽泻

处方解析

归脾丸:适用于心脾两虚而引起的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昏头晕、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之证。

脾气虚弱,则不能统血归经,故方中使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补脾以统摄血液;血不归经则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故用龙眼肉、酸枣仁、茯苓养血补心以安神定志;更用木香行气助运,以防补药腻滞碍胃。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养心、气血双补之功。

健脾丸:适用于脾胃虚弱而引起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之证。

方中党参、白术补气健脾以资运化;山楂消肉类食积;麦芽消谷类食积;陈皮、枳实理气和胃,枳实又可消积化痞,佐以党参、白术,则消积之功更捷而不伤正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开胃之功。

启脾丸:适用于脾胃虚弱而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便溏之证。

方中用四君子(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补气健脾;陈皮调理胃气使胃气顺畅;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山楂、麦芽、神曲可消肉类米面等各类饮食积滞;泽泻能利尿渗湿而除胃肠湿热。对脾胃有湿热,出现头重、目昏、耳鸣的,能渗其湿并使热随湿退,使脾胃功能正常,清气上升,头眩消失、耳聪目明。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之功。

共同点

三者均可益气健脾;健脾丸、启脾丸均可健胃消食。

不同点

归脾丸:纯为补剂,偏于补气血。用于心脾两虚而引起的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昏头晕、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健脾丸:偏于消食,主要功效健脾开胃,小儿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最为常用。

启脾丸:偏于消食,主要功效健脾和胃,侧重于脾胃虚弱兼有湿邪而致的消化不良,通过攻补兼施,标本兼治,而达到调理脾虚食积的效果。 

归脾丸

是根据归脾汤制作的,主要改善心脾两虚,导致气血不足。

主要症状有:心血不足:导致心慌、心悸,自觉心跳厉害,不能自控。易受惊,受惊后心悸加重,记忆力下降,失眠,入睡困难,辗转反侧。

如果如果舌质比较红,或者苔比较厚腻,脉不是弱脉的话,这说明体内有瘀血或痰湿阻滞,即使有上述症状,也是不能使用归脾丸的。

补中益气丸

根据补中益气汤制作的。作用主要是补脾益气,对脾虚伴气机下陷各种病症可以使用。

主要症状有:头昏、神疲乏力,耐力、体力下降,腹胀、纳差。面色苍白、精神差。舌脉非常重要,一般是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沉细,可以考虑使用。如果头昏,身体困乏,精神差,但是舌苔厚腻甚至苔黄腻,脉沉滑有力,这种情况是体内有痰湿比较重的表现。不能吃这种中成药的。

口干舌燥、上火便秘。都是乱吃药的后果。是人的错,而不是药的错。

辩证使用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

虽然两者有相同成分:人参、黄芪、白术、甘草,所以都有益气补脾的功效。

但归脾丸的个性是:方中还有龙眼肉、茯神、酸枣仁、远志这几味药宁心安神,改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状。

而补中益气丸的个性是:方中还有升麻、柴胡、补气升阳,改善气机下陷症状,如头昏、乏力,内脏下垂、自汗明显,久泻、大便稀溏等等。

所以虽然都是补脾药,但是各有侧重点。使用时还要适应症,如果不辨证而胡乱使用的话,必然会出现不良反应。口舌干燥、上火长痘、腹胀、胸闷都有可能出现。

补中益气丸和归脾丸能一起吃吗?

可以,两者侧重不同,一个侧重补气健脾,一个侧重补益气血。

两个药的成分没有相反或者相偎的成分,而且在一起还能增强疗效 


《启脾丸》:人参、 炒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山药、 炒莲子、 炒山楂、 炒六神曲 、炒麦芽、 泽泻。

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补气健脾;陈皮调理胃气使胃气顺畅;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山楂、麦芽、神曲可消肉类米面等各类饮食积滞;泽泻能利尿渗湿而除胃肠湿热。对脾胃有湿热,出现头重、目昏、耳鸣的,能渗其湿并使热随湿退,使脾胃功能正常,清气上升,头眩消失、耳聪目明。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之功。

《健脾丸》:党参 、炒白术、 陈皮 、炒枳实 、炒山楂、 炒麦芽。

方中以党参、白术补气健脾以资运化;山楂消肉类食积;麦芽消谷类食积;陈皮、枳实理气和胃,枳实又可消积化痞,佐以党参、白术,则消积之功更捷而不伤正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开胃之功。

观功效

《启脾丸》启脾丸通过四君子汤补气健脾;陈皮理胃气,使胃气顺畅;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山楂消肉食积滞;麦芽消面食积滞;泽泻利尿,除胃肠湿热,对脾胃有湿热,造成头重、目昏、耳鸣的,能渗去其湿,使热也随之去,这样脾胃功能正常,清气上升,头眩消失、耳聪目明。启脾丸通过攻补兼施,标本兼治,而达到调理脾虚停食的作用。

《健脾丸》健脾丸主要功效是健脾开胃,是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人参健脾丸

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炒)、远志(制)。 

方中人参、茯苓、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山药、陈皮、砂仁健脾和胃;木香理气健脾,调理中焦气机;酸枣仁、远志安神定志;当归活血养血。诸药共奏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之功。 

对脾失健运,湿聚成痰者,宜健脾燥湿化痰。

脾四味:人参,大枣,甘草,生姜

四君子汤,这四味药的配对,正如四位谦谦君子,温而不燥,补而不峻。

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

茯苓甘淡,健脾渗湿。

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参苓白术散成分为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四君子加半夏和陈皮是六君子,六君子再加上木香和砂仁为香砂六君子,四君子是补气的,六君子则增加了祛痰的功效,而香砂六君子增加木香砂仁后和胃的能力增强,所以功效是健脾化湿,补气和胃。

香砂六君子:补气 健脾化湿 顺气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意思是,脾五行属土,主宰着中央,常常在四个季节长养四脏(即肝心肺肾)。可见脾在人体的地位不同一般,就人后天而言,五脏的作用不是平等,脾尤高出一等,如同计算机的芯片,飞机的发动机。

李东垣认为,脾胃有病,百病乃生。中医发病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五行看,脾胃居中央,心肝肺肾居四维,这样就是脾胃在内,为正气,四维在外,抵御邪气。所以人体的正气来自脾胃,脾胃健旺,正气充足,邪气不可干犯。脾胃在内,居中,《中庸》也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中气是天下根本,人的根本也是脾胃。 

脾与胃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李东垣《脾胃论》说:“胃既病,则脾无所秉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脾属土,恶湿。因此,脾之病,皆有湿生。湿聚为痰,所以健脾当先化痰。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下这无形的痰湿该如何去除。

湿痰

表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方:二陈汤加减

禁忌: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脾胃气虚兼痰湿

表现:脾胃虚弱,面黄体瘦,或久患疟痢,不思饮食,或呕吐泄泻,饮食不化,或时患饮食停滞,或母有前症,致儿为患。

治则:健脾补气,和中化痰    

主方:六君子汤加味

中阳不足之痰滞

表现: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治则: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方:苓桂术甘汤加减痰去脾自健。《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祛痰湿之前当行仔细辩证之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