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教育的五个视角——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白桦树2008 2019-10-04

理解教育的五个视角

——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王国芳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

    人人都是教育者,也都是受教育者。每个人都会形成对教育的自我体认,但又很少有人去深究教育的本质。于是,对于教育这个颇具专业性的话题,我们总能听到很多似是而非的言说。自由在高处,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准。理解教育,我们需要给自己找一个理论的“高地”。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就是这样一块能让我们站得更高的“高地”。

本质视角

    教育是什么?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递、生活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从他的这一观点中,我们至少可以读出关于教育的三个方面的含义。

从教育的主体看,教育是一种交流。教育不是师生之间单向的给予,也不是居高临下的颐指气使,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平等的交流。雅斯贝尔斯认为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种是“训练”,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他非常推崇“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的“第三种方法(存在交往)”,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教育是一种交流,但这种教育意义上的交流必然要求“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缺位的往往不是交流,而是平等。不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而只是一种表面的交流甚至是伪交流。

从教育的过程看,教育即生成。“教育即生成”是雅斯贝尔斯的一个基本观点,他认为:“生成来源于历史的积聚和自身不断重复努力。人的生成似乎是于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之中达到的,但这无意识曾是在困境中以清醒意识从事某事的结果。”所谓的生成,其实是人自身不断重复努力的结果,是一个把有意识的努力升华成个人内在素养的过程。这个过程,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就是习惯的培养。他说:“不断形成和打破习惯是我们此在生成的坚实基础……生成的静态形式即习惯,动态形式即超越。”“生成就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不断更新。”好习惯成就好生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且不断更新的好习惯。

    从教育的最终目的看,教育指向自由。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其内容。如果教育变成了权威,那它就失败了。” 教育要让人成为他自己,而非社会所需要的标准化“部件”,也不是要使学生成为教师的“翻版”。因此,教育意味着自由,教育即解放,而非束缚。教育所追求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教育即选择。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教育是否太过强势?教育一旦太过强势,就会限制甚至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让人成为他自己的路径。

内容视角

    从某种角度看,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以教学代替了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又把“教”异化为了教知识,把“学”异化为了学解题应试。教与学的异化,最后必定造成人的异化。要正确理解教育,必须明确其内容所指。我们从雅斯贝尔斯的书中,可以获得很多启示。

雅斯贝尔斯认为:“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在他看来,完美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内容的传递、生活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等诸多方面。但遗憾的是,现实的教育显然过分强调了“知识”而忽视了其他。

因此,他在书中一方面不断重申精神、灵魂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在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当然,作为教育基本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 另一方面,他对知识至上的考试进行了无情地鞭挞。他说:“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通过一连串的考试,一步一步地抵达目的地,这种方式对不能独立思考的芸芸众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而对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考试则意味着自由学习的结束。”

    雅斯贝尔斯清醒地看到了知识的获得和精神的成长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知识的获得要依赖于精神的成长,只有好教育,才会有好教学。他并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但知识的教学代替不了灵魂的教育:“谁要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 他还从科技和精神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论述了两者的关系:“科技讲求的是生产力和强大的武器,而精神要求的则是人的转变。前者只能制造装备,把人变成工具,并且导致毁灭。后者使人悔改,变成真正的人,并且借助精神的转变,人们不但不会被生产力和制造武器的技术打败,反而能掌握它们,挽救我们的生存。”我们的教育,是要把人变成工具,还是要让人成为真正的人?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教师视角

    说到教育,教师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从宏观上说,在一定的意义上,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意味着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一个社会对教师的态度表征着社会对教育的理解。从微观上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雅斯贝尔斯在书中对教师有很多的分析与论述,值得我们深思。

    教师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雅斯贝尔斯认为:“一个民族的将来如何,全在于父母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一个民族如何培养教师,尊重教师,以及在何种氛围下按照何种价值标准和自明性生活,这些都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尊重教育的一把尺子;而是否尊重教育,又是衡量当政者社会“良心”的尺度。有好教师,才会有好教育;有好教育,才会有好社会。道理是简单的,但现实却急待改观。

重视教育,绝不仅仅表现在口头上,也不能只体现在轰轰烈烈的改革上。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革新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育的地位,以提高大、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通过教育的伟大性和它在国民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性来获得声望和影响力。……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如果教育的地位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如果教师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一切所谓的教育改革,也许只会是“虚假”的繁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正是基于现实、决心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的伟大行动纲领,提出了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行动方案,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真正的教育总是要靠那些不断自我教育以不断超越的教育家才得以实现”“最关键的是具有独立见解和追求的教师,他在学生中所发生的作用是极大的,同时,他在教室里有对自身负责任的自由”。雅斯贝尔斯不仅强调了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在书中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成为好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

一是信仰。“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象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没有信仰,没有虔敬之心,教师就不再是教育者,而只是一名“教书匠”而已。

二是责任。“人们都明白教育决定未来的人的存在,教育的衰落就意味着人类未来的衰落。然而教育何时开始衰落呢?当历史留下来的东西在那些成熟而应负起责任的人心中开始粉碎的时刻,便是教育的衰落之时”。扪心自问:我负起了责任吗?当我们心中只有考试、只有分数的时候,“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在我们的心中早已粉碎了!

三是爱。“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一个人本来的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眼中显现出来,因为真正的爱不是盲目的,它使人的眼睛明亮”。没有爱就不能深入学生内心,我们看到的只是学生的表象;只有爱才能深入学生内心,认识其“本来面目”。而认识学生的“本来面目”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也只有这样,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四是专业能力。社会上对教育的众说纷纭,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教育者发不出专业的声音。而之所以发不出专业声音,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自己专业研究能力。“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培养研究的能力和培养专业的能力是同一回事,因为一个专业者认真地履行他的职责,循着科学的方法去思考,他就是一个研究者”。当我们还在纠结于教师要不要做研究、写论文的时候,雅斯贝尔斯的这一观点也许对我们是一种警醒。

五是协作精神。“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少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学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很多时候,教育的无力感,并不是教师不努力,而是缺少整体观念、大局意识。优秀的教师,不可能是“个体户”,教育不欢迎“专业的个人主义”。

    雅斯贝尔斯在书中有一段关于精神贵族与精神附庸的区别的精彩论述:“前者会昼夜不停地思考并为此形销体瘦,后者则要求工作与自由时间分开;前者敢冒风险,静听内心细微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而后者则要别人引导,要别人为他定下学习计划;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而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我想,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精神贵族。

学生视角

与教师相对应的一个教育概念,是学生。要理解教育,自然也要理解学生。雅斯贝尔斯关于学生的一些观点,对我们理解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学生不爱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学生。于是,总有人发出现在的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但雅斯贝尔斯认为:“他(作者注:指年轻人)已清楚地意识到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并取决于日常生活的指向、生命的每一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冲动。”确实,成长是生命的本然状态,没有哪一个小孩或者年轻人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想成长和发展的。他们之所以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教育太强调现在的学习对将来发展的意义,而实际上,对青年学生来说:“现在比将来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当当下的生活是为未来服务时,那么这种生活才有意义”。所以,我们不能低估学生,低估学生只是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教育的无能。

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雅斯贝尔斯在书中对此提出了警告:“在这种假象下,年轻人获得了不真实的力量,但他们注定要失败,因为一个人必须一步步地接受严格的培养,经过数十年的成长,才能成其为人。”对教育的误解使年轻人获得“不真实的力量”,这在现实中是经常碰到的问题。过分的强调以生为本、片面的追求学生主体,就极易陷入这种误区。学生就是学生,就教育而言,高估学生与低估学生一样,会危害无穷。

但学生的发展潜能又是无限的。雅斯贝尔斯告诫不要在“教育无用”和“教育万能”之间做“愚蠢的抉择”,因为“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是事先能预料的,教育总是具有无人事先能想到的作用”。否认人的天分和可能性的“教育万能”论无疑是错误的,而不顾人的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的“教育无用”论同样是不对的。对任何人,教育都是重要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因此,对教师而言,“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教师职责和作用的另一种界定。

    教育是一种唤醒。理解了学生,我们也就理解了这点。

学习视角

对学生而言,教育意味着成长,意味着学习。理解雅斯贝尔斯在书中关于学习的观点,给我们提供了理解教育的另外一个视角。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学习只是一个人整个认识历程中的一瞬间,这一认识历程真正的进展在于个人经验与自我深刻反省的同时并进,因此不可能有一个已存的世界,只要我们学习和认识,就如同占有了这个世界一样。”“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而不像转让货物。”我们可以把他的反思理解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自我教育。一个不会反思的人,也是一个不会学习的人:“如果有人能准确地复述我所说出的一切,并能理解我所思考的事物,然而却从未准备有些微怀疑精神和自主意识,那么,这样的思考者是可有可无、于世无补的。”

因此,雅斯贝尔斯在书中对教育有一个很浪漫的定义:“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他这里所谓的顿悟,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知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存在领域转动”。我以为,他这里的重点,不在“顿”而在“悟”,即自我感悟、内心反思,从而思有所得、悟有所成。他甚至把这种反思与感悟上升到人之所以为人的高度:“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传承而成其为人。……最后将其一生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到此为止,人的教育才能成为人的第二天性。”而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中,往往因为追求所谓的“高效”而不断加快节奏,但忘了给学生留下“顿悟”的时间和空间。

这对我们教师意味着什么呢?雅斯贝尔斯认为,教师要反对“作学生的最大供求者;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自我,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地位”。只有当学生真正开始关注自我,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只有当教师退居幕后,学生才会拥有一个更加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

    “在我看来,谁若每天不给自己一点做梦的机会,那颗引领他工作和生活的明星就会黯淡下来”。也许,这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教育的真谛、学习的奥义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