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零壹贰012 2019-10-07

重磅好消息!

刚刚获悉,

武汉第十座长江大桥——

杨泗港长江大桥

定于明天(10月8日)上午

正式通车!

杨泗港长江大桥整体色彩为“金秋黄”,

与橘红色的鹦鹉洲长江大桥、

铁灰色的武汉长江大桥

等长江上桥梁交相辉映。

这是一座适合横屏观看的长江大桥,

先来看一波大图,

感受下这座桥有多美。

(请横屏观看)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以上图片来源:MBEC摄影协会

至此,

武汉建成通车的长江大桥增至10座

快速路里程达到281公里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杨泗港长江大桥

杨泗港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连接汉阳与武昌,西起汉阳国博立交,跨鹦鹉大道、晴川大道过江,于武昌岸跨过八铺街堤、武金堤,东至八坦立交,全长4.13公里,其中跨江段2.2公里,由武汉城投集团组织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武船重工等单位施工。全桥开挖土方57万立方米,使用混凝土92万立方米、钢筋5.4万吨、主缆高强钢丝3.3万吨、钢材7.2万吨。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大桥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 主桥跨度1700米,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

· 主桥设置双层双向12车道,是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的公路桥梁;

· 大桥主缆设计张力6.5万吨,采用世界上强度等级最高的主缆钢丝;

· 大桥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观光道等,集过江交通与观光于一体,是长江上功能最完备的桥梁。

大桥东西两侧设3座立交进行交通疏解,汉阳岸主线高架与国博立交衔接,在晴川大道设置立交1座,在鹦鹉大道设置上下匝道,主线经国博立交与杨泗港快速通道四新段高架、江城大道等形成快速路网连接转换;武昌岸主线高架与武昌八坦立交衔接,在新武金堤路设置立交1座,主线经八坦立交与白沙洲大道高架、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高架形成快速路网连接转换。

大桥具有“四大四新”的工程特点——

“四大”包括↓↓

主桥跨度大。一跨过江,主桥跨度1700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

通行能力大。主桥设置双层双向12车道,是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的公路桥梁。

基础规模大。锚碇基础采用直径98米的圆形地下连续墙结构,为世界上最大的圆形桥梁基础;主塔沉井基础平面尺寸超过3000平方米,位于世界前列。

设计荷载大。大桥主缆设计张力6.5万吨,吊索设计拉力500吨,均为世界最大。

“四新”包括↓↓

结构设计新。双层桥面设计既满足桥梁自身功能要求,又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和道路匹配性;主桥钢桁加劲梁采用全焊接结构,为国内大跨度桥梁中首次采用。

建筑材料新。主缆采用标准抗拉强度为1960兆帕的高强钢丝,是国内采用强度等级最高的桥梁钢丝材料。

使用功能新。大桥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观光道,集过江交通与观光于一体,是目前长江上功能最完备的桥梁。

建造技术新。大桥2号桥塔底节钢沉井下水时重量高达6200吨,是国内外采用气囊法下水重量最大的沉井;主塔沉井下沉首次采用超厚黏土层条件下超大沉井下沉新技术;主桥加劲梁首次采用千吨级整体吊装,全焊接新技术。

大桥建设精益求精,匠心打造城市景观:人行道栏杆上安装镂空花板,12种图案涵盖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大学、京汉火车站、归元寺、江汉关、红楼、湖北省博物馆、民众乐园、国博中心、二七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等地标建筑,展现大武汉的人文底蕴;经过多轮比选,并征求市民征求,最终确定大桥颜色为“金秋黄”,与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国际橘”遥相呼应。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栏杆镂空花板图案。

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

10月8日上午,与杨泗港长江大桥衔接的武昌岸快速疏解道路——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也将同步开放交通。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铁路转体斜拉桥。

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西起八坦立交,经白沙洲大道、烽火路,东至珞狮南路,全长6.26公里,采取“主线高架 地面辅道”模式,设置2座互通立交桥、4对上下桥匝道和1座跨铁路转体斜拉桥,由铁四院、中交二公院、武汉市政院设计,武汉城投集团作为政府出资方代表,中建三局作为社会投资人牵头单位,联合江腾公司、中建钢构等单位采用PPP模式建设。工程共浇筑混凝土28万立方米,生产焊装钢箱梁4.6万吨,摊铺沥青路面18万平方米。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铁路转体斜拉桥效果图。

项目建设过程中,电力迁改36条线路,总长约13.5公里。此外,关键控制节点八坦立交三分之二的桩基都在溶洞区,且地下溶洞发育呈“串葫芦”状,施工方采取预注浆处理和全钢护筒跟进“双保险”推进。同时,该立交为三层高架桥交叉施工,需要先完成下部桥梁,再完成上层桥梁,施工交通组织、技术难度较大。

跨铁路转体斜拉桥是该工程最关键的控制性节点工程,桥梁上跨多条铁路既有线路,跨铁路线范围长200多米,主桥桥墩与铁路线最近距离仅22米。9号墩转体时还跨越武昌首义学院校区,施工安全风险高、技术难度大。为加快推进,采取钢箱梁斜拉桥转体施工法,即先在平行于铁路的方向,进行钢箱梁拼装及主塔施工,再利用铁路线“天窗点”进行转体施工。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高架桥上声屏障。

转体过程中,采用“转体球铰”转动装置在夹缝中施工,克服桥梁转体重量大、转动角度大、转体精度控制高、转体梁悬臂长、桥型结构特殊等困难,成功实现斜拉桥跨铁路转体,未对铁路既有线以及高校校区造成任何安全隐患。

杨泗港快速通道由四新段、杨泗港长江大桥、青菱段组成,为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重要保障道路,也是武汉主城区快速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去年3月底,穿过汉阳中部腹地、长约8.1公里的四新段已经通车。此次青菱段通车,将有效缓解当前东西向交通压力,提升武昌、洪山城市功能,助推南湖、白沙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新闻多看点

细数武汉11座长江大桥

青山长江大桥(预计今年底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青山长江大桥位于天兴洲长江大桥和阳逻长江大桥之间。大桥全长7548米,主跨938米,是武汉的第十一座长江大桥,也是世界上跨度第五的斜拉桥,可抗19级大风。据悉,这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桥,桥面48米,设计双向10车道。

杨泗港长江大桥(2019年10月8日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是一座双塔钢桁梁悬索桥,将一步跨越长江,主跨1700米,这个跨度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同时它还是长江上的首座双层公路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上层设有双向6车道的城市快速路,下层除了双向4车道,还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观光道。

沌口长江大桥(2017年12月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位于白沙洲长江大桥和军山长江大桥之间,大桥连接线北起汉阳沌口徐家堡,南抵江夏区龚家铺,串起武汉四环线西南段。

不同于传统市政桥梁,沌口长江大桥作为高速公路桥,以走货运车辆为主,其荷载能力要比普通高速公路高。

鹦鹉洲长江大桥(2014年12月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鹦鹉洲长江大桥是武汉第8座长江大桥。主缆曲线构成的轮廓简洁、轻盈,富有韵律美,高耸的三塔寓意着武汉“三镇”鼎立。橘红色的桥身,成为江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称为武汉最美的长江大桥。

二七长江大桥(2011年12月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二七长江大桥是三塔斜拉桥,轮廓流畅,造型优美,斜拉索像三把展开的巨伞,牵手高耸的三塔,寓意武汉三镇携手并进。

天兴洲长江大桥(2009年12月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运营。同一天,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通车,高铁第一次跨越长江。

天兴洲长江大桥的设计、施工单位获奖无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詹天佑奖、鲁班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纷至沓来。国际桥梁大会把“乔治·理查德森奖”颁给了它。

阳逻长江大桥(2007年12月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阳逻长江大桥一跨过江,主跨1280米,是当时中国第四大跨度悬索桥。

在阳逻桥的建设过程中,以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为核心的建桥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其中,大桥南锚碇基础工程被誉为“神州第一锚”。

军山长江大桥(2001年12月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北岸连接蔡甸区军山镇,南岸连接江夏区金口街道办事处,是武汉外环高速公路西南段的重要咽喉,京港澳、沪渝两条国家高速公路干线都从这里跨越长江。

白沙洲长江大桥(2000年9月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白沙洲长江大桥是武汉第三座长江大桥。大桥全长3586.38米,其中主桥长2458米,双塔斜拉索结构,连接武汉三环线西南段,为分流过境货车立下了汗马功劳。

武汉长江二桥(1995年6月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武汉长江二桥是长江武汉段自武汉长江大桥后建设的第二座大桥,也是长江上第一座特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二桥的建成,彻底结束了“武汉三镇交通一线牵”的历史,使城市交通形成第一个“环”。

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通车)

激动!湖北又创造一项“世界之最”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也是新中国桥梁建设的第一座里程碑。

1956年6月,毛泽东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描绘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宏伟蓝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