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格非治疗皮肤病经验谈(二)

 杜子桐 2019-10-07

    上一讲介绍了四个有效方剂,今天就继续学习另外的几个效方吧~~

5.升阳益胃汤

      源于《内外伤辨惑论》,是一个治肺之脾胃虚的方子。对很多皮肤病有非常好的效果。原文:“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干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欲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气,名之曰升阳益胃汤。”药物组成:黄芪、半夏、人参、甘草、防风、白芍、羌活、独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

      这个方子为什么可以治疗皮肤病呢?因为我认为很多皮肤病都是外感表证引起的,初期治不得法或者用苦寒过早,使得表邪瘀滞,邪热挥发不了,湿热瘀滞,就形成了湿瘀火郁的症候,这与李东垣讲的阴火就比较近了。就像之前讲的麻黄桂枝各半汤证一样,如果用寒凉的药,就会出现误治,就很可能出现升阳益胃汤证。因为我们讲,当汗不汗则为湿表,入里就伤脾胃阳气了。

      《医方集解》里对这个方子有解释:“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加黄芪以补肺而固卫,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而升清阳,茯苓、泽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少佐黄连以退阴火。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气足阳升,则正旺而邪服矣。”

      我举一个病例:我太太,01年得了慢性湿疹,久治不愈,我父亲、中医学院跟诊的师父都看过,05年在上海也遍访名医,后来找到了江西的另外一位老师,用的是过敏煎合白虎汤合黄连解毒汤加了很多的苦寒药,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蝉蜕、蛇蜕。很管用,吃下去,湿疹就不再长或者慢慢褪下,痒也在减轻。但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她吃出胃病了,胃很不舒服,一吃药胃就痛,饭也吃不下。不吃药,湿疹就冒出来。我也没办法,看了很多医生了,只能看书学习。我看书就看到蒲辅周老先生有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湿疹的案例,朱进忠先生也有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湿疹的案例,所以我就觉得试一试吧,升阳益胃汤也可以治疗慢性湿疹呢?!一用,效果很好。升阳益胃汤吃下去胃就会舒服,脸上的湿疹也不怎么长。治了两个月,基本上不怎么发了,以前一熬夜一吃海鲜就会发。

      所以后来我对升阳益胃汤就情有独钟,用来治疗很多病。他的特点是治肺之脾胃病,标在肺,根本在于脾胃。是脾虚湿瘀化火的症状。

      所以有时候治病很难的,我们看这个病,脸上冒痘痘,长湿疹,舌头伸出来,淡的,水滑滑的,你说怎么治啊?有时候会害怕,用辛温的药担心湿疹会发。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治病要讲标本。王好古说:“夫治病者,当知标本。以病而论,先受为本,后传为标。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则邪气滋甚,其病益蓄。若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虽病有十数证皆去矣。经云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也。”所以不光治皮肤病,治内科病也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标准。当然,如果担心会发,可以用一些外用的药。而且痤疮、荨麻疹、湿疹,就算发,也是暂时的,发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就会退下来,就好了。这才是治本。

6.除风湿羌活汤

      这个方子在李东垣的书里有两个出处,一个是来源于《内外伤辨惑论》,另一个是《脾胃论》。我用的是《脾胃论》里的那个。药物组成:羌活、苍术、防风、黄芪、升麻、炙甘草、独活、柴胡、川芎、黄柏、橘皮、藁本、泽泻、猪苓、茯苓、黄连十六味药组成。这本是个治痿证的方子,原文:“夫痿者,湿热乘肾肝也,当急去之。。。若湿气胜,风证不退,眩晕麻木不已,除风湿羌活汤主之。”他治的是一个风湿、是痿证,那我为什么会拿来治皮肤病呢?

       我把这个方子拆了一下:拆成补中益气汤拿掉党参,川芎易当归,苍术易白术。拿掉了补药、益气的药。合了五苓散,把桂枝拿掉,同时加了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还有黄连和黄柏。所以我们这样一分析就知道这个方子是治疗风寒湿热兼夹的。

      升阳益胃汤与除风湿羌活汤鉴别:李东垣是先讲除风湿羌活汤,再讲升阳益胃汤的,所以这两个方子是鉴别的。鉴别点在哪里?黄芪的用量。除风湿羌活汤里黄芪的用量很少,只用了一钱,而升阳益胃汤里黄芪是用的最多的。所以除风湿羌活汤不是以补为主,是以散为主,以利为主,散中有补,同时还有清热的药,是入上中下三焦的方子。而升阳益胃汤是以补为主,补中有散,入气分,入上中焦为主。这就是两者的区别,不可代替使用。除风湿羌活汤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湿热兼夹的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也可以用。

      所以李东垣的很多方子都很好,虽然药味多,但不杂。他的方子也是通过经方来加减变化而成的,比如补中益气汤就是从四逆散变化而来的。所以他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陈瑞春陈老对李东垣的方子就有评价,他说:“东垣的药啊,虽然很多,但量很小,繁杂之中予以严谨。仲景的方子呢,是很严格的,严而不死,药量是大的。”因为现在经方很火嘛,很多朋友就不用时方了,实际上很多时方还是很好的,不用的话还是蛮可惜的。

      我们治疗皮肤病,有时候要从治疗痿证、风湿的好方子中周转应用。为什么呢?治疗痿证的方子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因为病机还是相同的。痹症、痿证啊,就是风寒湿热、痰、瘀等夹杂,皮肤病也是,他难治就是因为有很多的夹杂。

7.当归拈痛汤

      有人认为这是李东垣所创,其实这是他师父张元素的方。《医学启源·五行制方生克法》里就有这个方子。张元素这个人很了不起,首先他是医学学派开创性代表性人物,也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懂得表证的医家之一,这是姚梅龄老师的观点。

      这个方子很好地体现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本是一个治疗痹症的方子,“治湿热为病,肩背沉重,肢节烦痛,胸膈不利。”我报一下药物:白术、苦参、人参、升麻、葛根、苍术、防风、知母、泽泻、黄芩、猪苓、当归、炙甘草、茵陈、茯苓、羌活。仔细分析药物,他是发散风湿与清利湿热相配,表里同治。特点是入血分。

      那么入血分的方子为什么能治疗皮肤病呢?其实古人用这个方子治疗皮肤病就已经用得很好了。玉机微义曰“此方东垣本为治脚气湿热之剂,后人用治诸疮甚验。”他也可以看成是从仲景的方子来的,哪个呢?当归贝母苦参丸。同样能入血分,清血分湿热。当归入血分,苦参清血分湿热,这两个药是最要紧的,加上太阳的药,这是他的特点,发散风湿与清利湿热相配。

      我把这个方子与李东垣其他几个方子相鉴别。因为我们用方子就像用兵器一样,你要知道每个兵器都有什么特点。宝剑有宝剑的特点,斧头有斧头的用处。

      与其他几个方子的鉴别:东垣组方是非常厉害的。尽管陈老讲东垣药味多,用量少,繁杂之中寓于严谨。也不尽然,东垣的方子也有用药很少的,我认为他用药就像韩信点兵一样的,不一定要多。也有用药很少的,当归补血汤不就两味药吗?滋肾丸不就三味药吗?同样是好用得很!

我们来把这几个方子鉴别一下。

      升阳益胃汤是以补为主,入上焦、中焦,入气分的方子,基本不入血分,就有一个白芍,但仍不能归为入血分的方子。除风湿羌活汤就更不是了。所以从气血来分,升阳益胃汤、除风湿羌活汤以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都是入气分的方子,而当归拈痛汤显然是入血分的方子。很多皮肤病时间很长,已经不单在气分了,很多就已经入血分了,像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等,如果病机是湿热入血分的话,我就会考虑用当归拈痛汤。湿热相搏,外受风邪就可以用了,湿热俱重,湿也重,热也重。

      如果前面四个方子好鉴别的话,那他与消风散就比较难鉴别了,皮肤科同道应该很熟悉这个消风散,这两个一定要鉴别,否则你就不会用了。这两个都是入血分的方子。我把消风散拿出来。我说的是《外科正宗》的消风散,不是《和剂局方》里的那个,那个是入气分的。我把药物报一下: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这几个都是风药,还有苦参、苍术、木通、石膏、知母这一组,还有当归、生地、胡麻仁、生甘草。我们再来看一下当归拈痛汤,我把组成也做了分类:风药里有羌活、防风、葛根、升麻,两者风药对比一下,你看消风散里风药是不是要偏凉一点呀,当归拈痛汤是不是要偏温一点呀:这是一个鉴别。我们再来看利湿的药,他有茵陈、猪苓、泽泻、黄芩、苦参、白术、苍术,所以你看消风散的利湿作用明显不如当归拈痛汤。当归拈痛里还有人参、当归,而消风散里是当归、生地、胡麻仁,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当归拈痛汤养血作用明显强于消风散。知母、甘草两个方子都有的。所以这两个方子的比较就出来了。消风散他是疏风养血的,养血的作用远强于当归拈痛汤,还能清热祛湿,性质偏寒偏凉。当归拈痛汤是湿热相搏外受风邪,湿热俱重,所以不能过用苦寒,是要用辛温,与消风散相比,利湿作用强,养血弱。所以有比较以后就好应用了。

      我再提一下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入太阴阳明少阳的。

      与当归拈痛汤是很好鉴别的,一个入气分,一个入血分。入气分与升阳益胃汤就有比较了,我们还是从药物组成上比较。我们看看,他有柴胡、甘草,柴胡重用的一两五钱;还有黄芪、苍术、羌活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黄芪各七钱,黄连五钱还有石膏。所以我们看看这个方子与升阳益胃汤怎么比较,我认为有三点,第一点:柴胡的量大于黄芪,所以补脾胃的作用就不如升阳益胃了;第二点:他利湿的药没有,尽管有苍术可以燥湿、羌活可以升阳祛湿;也没有养阴血的药;但他比升阳益胃汤多了黄芩和石膏,这两味药是清气分热的,所以他清气分热的作用就远远大于升阳益胃了。第三点:如果从寒热虚实来讲,这个方子偏于实一点,这也是一个鉴别。

8.龙胆泻肝汤    

      源于李东垣《兰室秘藏》,入足厥阴、足少阳。可以清下焦湿热,也是一个可以入血分的方子,所以他要跟当归拈痛汤鉴别,同样是李东垣的。都入血分,如何鉴别呢?首先从归经上讲,龙胆泻肝入足厥阴、足少阳,当归拈痛汤呢入太阳、阳明,所以部位不同,龙胆泻肝偏于肝胆,当归拈痛侧重脾胃,这是一个鉴别要点;另一个龙胆泻肝汤使用上要注意,他是肝胆经有实火,胆火循经上炎,我们讲胆主目,所以他的眼睛会有病变。我会问他眼睛怕不怕光,眼屎多不多,如果眼屎多,到太阳下又怕光,我很可能会考虑用龙胆泻肝汤。另一个要注意发病的部位,肝经循行的部位,胸胁、下阴,所以如果部位有毛病,我们也可以考虑用这个方子,像带状疱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