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易经》中的每一卦都是一个阴阳的组合系统 蕴含阴阳转换规律,六爻(yao,卦里面的短横) 喻义:少、壮、老三个阶段 始生、渐盛、旺盛、盛极、始衰和转复六位 (点评:比行业生命周期表达更准确) 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向两个方面发展的可能 初爻 象征事物的本质、起始,所以难以认识 六爻的变动,是喻示天道的吉凶,地势的高下,与人的善恶之理。故“天地人”又象征“三极” (点评:吝,顾虑,浑不吝---莫大) 周易的“位、时、中”概念富含辩证法,它把变化看成是自然界最本质的东西 “得位”,表示事物的发展具有条件,主吉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 在时间和空间上均适宜,多能成功 但成功之时,又是衰败的开始,所以《周易》特别强调事物的发展过程各有时限,需时时戒惧 大易者不言占 乾坤又代表宇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阴阳、雌雄等 天地是创造万物的根本 (点评:毛大爷居然会战天斗地?) 乾的本意是指日出时,光气舒展的形象 乾卦:天的功能,是万物创始的根本,通行无阻,祥和有益,无所不正,而且执着 四德:元:相当于种子发芽;亨:相当于成长;利:是开花;贞:是结果,四德循环不已,无始无终 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是宇宙的原动力,像一条巨龙,由潜伏、显现、成长、跃动、飞腾,到盈满 龙:水、陆、空三栖,具备变幻莫测,隐现无常的性格 以龙来象征天道的变化,阴阳之消长,以及人事的进退,又象征天五穷的潜能,或贤能有为的人杰 乾卦初九占辞:潜龙勿用,虽然是阳爻,但位置在最下方,亦即阳气刚刚发生,还不足主事 乾卦九二的占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见即现,初九潜藏的龙,已经上升,出现在田野了。 九四:或跃在渊 九五:飞龙在天,龙得到天时地利,飞腾在天,拥有无限的空间和五穷的力量。九是阳的最高数,五是阳的最中位 (点评:九五之尊) 上九:亢龙有悔,已经到达极点,物极必反。亢是极高而又乾燥之像,进退两难,以至反悔,处在这种境地,就必须自律,不可过分地追求满足。 (点评:盈满溢,乐极悲) 中庸:无过,五不及。冷静、客观、不冲动、不逞强、不妄动,通权达变,这样才能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达到目的。 宇宙兴衰的功能,完全出于自然,人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也应自觉地效法这一精神,而无出其外。 (点评:中庸其实是很高的境界) 坤:原意为伸,也有顺的含义,地气舒展的形象。 乾是创始万物的天之功能;坤则是顺从天,形成万物的工具 (天为君,地为臣) 坤卦:纯粹的阴,最柔的顺 领先则易迷失 只有从容地执于正道,才会吉祥 直、方、大就是大地的秉性 章是美丽的文采,必须含蓄,才能保持纯正 裳是装饰性的下衣 坤卦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阴极生阳,天地交合,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玄黄如血,万物始生。 屯:就是充满,万物创始之意。屯的本意是草木萌芽,充满生机之像。 (创始的艰难) 蒙:就是蒙昧、幼稚的意思 启蒙的原则,必须动机纯正,坚持到底 需:饮食的道理 师:本意作众 丈人:是指具备正义、中庸、老成持重的人 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成为相亲相辅的形象 泰:就是通达的意思 否:象征外表刚强,内心却柔弱的小人形象 谦卦:内心知道抑止,外表柔顺,这就是谦逊的形象 谦虚可以亨通,即时开始困难,最终也会受到赏识,得以成功 《道德经》可以说是专门用来解释谦逊的 雷在地上爆发,使大地振奋,是阴阳和乐的形象。 豫卦:春雷震动,大地复苏为象征,强调时机的重要意义 时机未到时就不动 在与人相处时,唯有做到虚心随和,才能得到众人的信赖,促成事业 蛊卦:在下者屈从,在上者停滞,必然就会腐败 风云际会之时,也正是英雄用武之际 文饰调和能够美化事物,又不失其本来的功用 晋:前进的意思 离是文明,坤是柔顺,内心明智,外表柔顺 市井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渐的本意是水慢慢浸透,有渐进的含义 丰的本意是以高杯盛物,盛大的意思 旅:旅行是一种不安定的行为,在古代更是不得已而为之 兑:是说的本意,是说话,或笑的意思,因而这一卦有言语和喜悦的意思。 《易经》以“未济”终止,以象征大自然的循环不已,人事的无尽无休 节:即竹节,有止的含义,预示节制、节俭、节操等 孚:的本意是孵,孵卵不能延误时日,有守信之意,也有教化的意思 上行的志向如受阻,就应当务实,以保万全 济:是渡河,有成的含义,“既济”,即既成、超越一切,必然成功 天人合一话医易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分割,有相互渗透 《黄帝内经》涉天文、历法、地理、音律 万事万物都有其时间与空间的属性 生命就是阴阳二气在人体中的和谐循环,一旦这种循环遭到破坏,疾病也就发生了 方:即方位与时间 人身有太极,这太极即为两肾 气与形、寒与热、男与女 阳气:东方与春季相应,阳气从这里开始上升,是风气发动之地,风气能使草木生长 在五行中,木能生火,而火属心,所以说能生心火 酸味太过能伤害筋,但辛味能抑制酸味 地有生化,所以能生五味,天具备力量,从而能产生五行六气 苦味能滋养心气,心气能滋养血脉 喜悦太过会伤害心气 咸味能克制苦味 在五行的关系中,火能生土,而脾属土,所以血脉调和则脾就旺盛 在五行的关系中,土能生金,而肺属金,所以肌肉丰满又会使肺气旺盛 思虑太过会伤脾脏,但愤怒的情绪可以抑制情绪 在五行的关系中,金能生水,而肾脏属水,所以说皮毛润泽则肾气旺盛 喜悦的情绪可以抑制忧愁 苦味可以抑制辛味 北方与冬季相应,阴气盛而产生寒,天气寒能保护水,所以说寒能助水 水能生咸味,咸味能滋养肾脏,肾脏能使骨髓充满 寒气在滋味上是咸,在情志上是恐惧,恐惧太过会伤害肾脏,但思虑的情志会抑制恐惧 寒气太过会损伤血液,但燥热之气能够克制寒气 咸味太过也会伤及血液,而甘味可以制约咸味 《易经》为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宇宙观与方法论的界定,即它是一个用时间和空间将万事万物按其功能统一起来的逻辑体系 五脏者,所以藏精血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行津液也 (点评:前者为血液循环系统,后者为消化系统) 心者,深也。言其深居高拱,比如君主。精神意志皆由此而出。 肺脏好比一国之相,调节一身之气。 肝脏就像智勇的将军,发挥一切计谋和推测考虑 胆性正直刚毅,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 大肠负责输送,所有糟粕,皆由此而出 小肠是接受了胃已消化的食物,化生出其精华,以输送全身 人的生命之源在于两肾之间,所以肾的能力充实,则四肢就会矫健不倦,又能增进智慧,做出精巧的动作。 各脏腑间赖以维系的内景通道就是经络 根据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迹象,古人发现,在经络的某一部位发生阻隔时,都会由于气滞导致血瘀而发病 经与络的本意均为通道 只要掌握了经络的运行规律,就可以导引,针灸、药物等手段来调治它。 针法和灸法正是透过刺激十二经络的相应穴位,而取得疗效的 由于天体运动存在着周期性,气候变化存在着节律性,因而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 月满时(由于月地引力)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紧,这时虽感风寒,也不会太重 人体气血按一定的时序循行,有规律的如潮涨潮落 八风: 来自当令方位的风,称为“实风”,如冬天的北风、夏日的南风,为万物之生风,是顺;若风从当令方位相对而来,如春天的西风,秋天的东风,叫“虚风”,为逆,能致人以病,主摧残。 风从南方来,方位是离宫,属火,“大弱风”,外则滞于血脉,气主热病。 风从西南方来,方位是坤宫,属土,阴气方生,阳气尤盛 天干:空间;地支:时间 十天干: 甲:象征草木破土而出,阳在内而被包裹之状 乙:象征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之状 丙:即柄,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象征草木成长壮实,如人之成丁 戊:即茂,象征大地草木茂盛之状 己:即起、记,象征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记 庚:即更,喻秋收而待来春 辛:味辛,物成而说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象征阳气潜伏地中,万物孕育之状 葵:即揆,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以子为首:“子”即孽,喻阳气始萌,孽生于下。律应黄钟,言阳气施种黄泉。 丑:即纽,寒气自屈纽之意,律应大吕,助黄钟宜气扬物。 寅:即演,演生万物之意,律应太族,言阳气盛,万物聚集而出。 卯:即冒,冒土而出之意,律属夹钟,为阴阳二气夹杂在一起之意。 辰:即伸,万物振作 巳:阳气已至极点 午:即忤,阳气自上而下,言阳气细小,已不足主事 未:即昧,日中则昃,向幽昧意,为万物临终之意 申:即身,指阴气伤害万物 酋:为秀,喻意物皆有成,阳气进入藏身之地了 戍:即灭,万物衰败之意,阴盛阳尽 亥:即核,收藏万物,核取真伪之意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于汉代就已定型 老鼠的前足是四爪,为偶数属阴;其后足有五爪,为奇数属阳。小老鼠身兼阴阳,正好和地支之“子”相合,故为十二生肖之首 属阳,配以足爪为奇数的动物 蛇无足,但舌分两叉,故属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