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中药柴胡都不陌生,比如感冒发后,医生经常会开“小柴胡汤”来和解退热,这是因为柴胡属于辛凉解表药物。 说起柴胡的来历,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说唐代有个姓胡的人,得了瘟病,家人怕受到传染,于是就将他送到了山上。这个姓胡的人没吃没喝,饥渴难耐之时,就在山上挖些草根吃,一连吃了一个星期后,慢慢觉得自己浑身有劲了,瘟病也渐渐消退了。而且此后,这个人再也没有犯过瘟病。因为这个人姓胡,通过食用那种草根后止住了瘟病,可是那种草根原本是用来当柴烧的,于是最后就叫它为柴胡了。慢慢地,柴胡这个名字就被延续下来,叫到了今天。 柴胡不仅对治疗感冒有较好的疗效,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疏肝理气,可以治疗肝郁。比如临床上经常会用到的中医名方“道遥散”,其主要功能就是硫肝理气,而柴胡就是这个名方中的主药之一。其他的名方如“'柴胡疏肝饮”、”柴胡疏肝散”、逍遥合剂”等,都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而这几个药方中,柴胡都是主药。 之所以这么多的疏肝理气的名方都以柴胡为主药,就是因为柴胡具有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的功效,可以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女性月经不调等症。柴胡能够顺应肝的条达特性,发泄肝脏郁遏的气,既可以起到疏肝的作用,还可以和脾。总的说来,就是善于解肝郁,特别适用于肝郁气滞证的患者服用。 另外,除了疏肝解郁以外,柴胡还可以缓解血虛症状,比如《症因脉治》中记载的“血虚柴胡汤”、《血证论》中记载的“柴胡清骨散”,都具有治疗血虚的作用。而且两个名方中,主药也都是柴胡。 这里说的血虚,不是因为贫血引起的,而是因为阴虚内热引起的血虚火旺等。而这与肝郁有着直接的关系。肝是藏血的脏器,性喜条达。如果七情郁结,肝失条达,疏泄失常,得不到及时调理,就会郁积生热,导致体内阴血暗耗,从而形成血虚。而柴胡疏肝解郁,肝郁气滞的问题解决了,体内的肝热被清除了,血虚的情况也就自然消失了。 而我们平时说女性朋友大多'小心眼”,当然这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女性朋友。小心眼就容易生气,尤其是生闷气。生闷气最容易导致肝郁气滞,因此,爱生气的女性朋友不妨家中常备一些柴胡。 中医名方逍遥散可以说是专门针对肝郁血虚,脾失健运的症状研制的,在此我们就为各位女性朋友介绍一下逍遥散的制法。 逍遥散 【原料】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姜15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制作方法】各药同入药锅中,加水适量煎服。 【营养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致两肋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逍遥散是出自宋代《太平患民和剂局方》的名方,其疏肝效果一流,而且名字也很有意境:吃了逍遥散,肝气活泼畅通,心情也随之好起来,烦恼拋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 此方药中,柴胡为主药,以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柔肝,都是起辅助的作用;肝郁,脾就虚,这是由中医五行“肝木乘克脾士”而来,因此方中用白术、甘草、茯苓以健脾益气,既能培补脾士,抵制肝木的乘克,又可以令气血生化有源;薄荷疏散郁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辛香达郁,都起辅助的作用。几味药合用,就收到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了。因此凡属于肝郁血虚,脾胃不和的女性朋友,都可以通过此方来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单味的柴胡,还是有柴胡为主药的中医名方,都属于中药的范畴,居家不要自行应用,即便想在家中备置一些,也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才行,并且实际应用中,一定要遵医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