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 | 糖精为什么会吃死人?

 字多搜不到 2019-10-10
前两天有朋友问,糖精是不是会吃死人?我讲了个段子:

有个朋友,以前摆摊卖冰镇绿豆汤,她提前把绿豆煮开,并用白糖腌好,顾客来时,舀出一勺,用准备好的冰水一镇,超级好喝!

后来周围有人模仿。于是,她每次盛绿豆汤时,都会当着顾客面放一大勺糖。

我奇怪,问:绿豆本来就是用白糖腌的,再放一大勺糖不是浪费?

答曰:不然顾客会以为我放了糖精啊!

再观察,果然如此!她放完一大勺白糖后,总会提醒顾客——那谁谁家,一直放的糖精呢!糖精会吃死人的!

出乎意料,有好多人没读懂故事,所以,我决定再多聊几句~

糖精是2B青年的发明



发明家的故事常常励志,比如耳熟能翔的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8000多次才取得成功。可是糖精的发明故事,却充满着2B青年欢乐多的气息

这是1879年的一天,名为Constantin Fahlberg(下面咱们就称呼他为C.F.)的化学家,没吃早饭做实验,做一半饿得慌,急忙赶回家,贤惠的妻子做好了牛排, C.F.边吃边觉得,今天牛排和沙拉特别甜!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在确认妻子并未放糖之后,他反复寻找,发现甜味是因为自己没洗手!于是,他舔遍了当天手摸过的所有东西,直到舔了实验室里的烧瓶,才终于发现了,甜味物质来自于此,这是一种叫“邻苯甲酰磺亚胺”的物质——这就是糖精。

做完实验没洗手,吃饭前也没洗手,吃不明成分的化学物质——在如此多的2B操作下,C.F.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甜味剂!如果这拍成电影,一定要注明: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

糖精怎么致的癌?



C.F.在将糖精市场化前,还对糖精做了一些安全测试,据传,他本人间一次性吃下10g 糖精,24小时后,没有感觉异常,随后又召集了志愿者,让他们吃下糖精,并测尿液,发现绝大多糖糖精经尿排出了。经过这两个试验,他确认糖精是安全的。

糖精比糖甜,所以同样的甜度下,糖精比糖便宜。C.F.靠精糖,发了财,眼红的人自然就多了,于是传言四起:糖精是从煤焦油里炼出来的,根本一点营养都没有!可是这一招恰恰成就了C.F.的本垒打——糖精是不会发胖的糖——这简直是甜食控兼死肥宅的福音有木有!糖精反而受到了当时追求低热饮食的有钱人的追捧!

糖精热极一时,但也难逃红极必黑的规律。糖精的迅速扩张,动到了制糖业的奶酪,而作为龙头老大的制糖业,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1958年FDA通过了“不能在食物中添加致癌物”的法规。这一法规随后成为了竞争的利器。1970年,多项研究表明,糖精会增加小鼠的膀胱癌发病率,随后1972年,糖精被限用。1974年,研究结果被质疑,科学家认为糖精致癌,证据并不充分。此后争论一直未停息。到了80年代,研究结论反转,研究发现,造成小鼠膀胱癌上升的,是因为小鼠尿液的PH值比人高,糖精容易沉淀,沉淀才是致癌的原因。1991年,FDA撤销了禁用糖精的提案,2000年,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将糖精从“潜在致癌物”名单中剔除,2010年,美国环保署也将糖精从有害化工品名单中删除。至此,糖精有害说,基本可以告一段落。但即使此时,仍有多个国家禁用糖精,比如美国的邻居加拿大。

而这段时间里,各种甜味剂也不断涌现,比如三氯蔗糖(甜度最高)、甜蜜素(果冻中常有)、安赛蜜(风味发酵乳中常有)、阿巴斯甜(无糖可乐中添加)、纽甜(第二代阿巴斯甜,调制乳中常见),关于这些甜味剂“致癌”的传闻,也从未停息。

甜味剂到底怎么看待?



一般不用担心甜味剂有害

甜味剂是否有害,关键在剂量。在我国,糖精的添加量,在水果干、蜜饯、果糕等食品中都可添加,添加量从0.15~5.0g/kg不等。这个剂量,并不是说超过了就会不安全,而是说,不超标的,会非常非常安全,安全到99.99%的人,每天吃,吃一辈子都不会有不良反应。

而食品中会不会放过量的甜味剂?一般不会。因为甜味剂的使用有“自限性”。就像糖精放多了会发苦,甜味剂本身的甜度,一般是蔗糖的几十到几百倍,过量的使用不但会徒增成本,反而会使味道变怪。亏本的生意,没人会做。

如果说甜味剂有什么潜在的危害,吃甜味剂时,因为甜味,大脑会误以为吃的是糖,会给身体发出错误的信号,如果甜度太高,会对血糖不利,因此对糖尿病人来讲,虽然甜味剂不含糖,但仍然不能多吃

不过,作为一个胖纸甜味剂是我的最爱!在喝咖啡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阿巴斯甜而不是糖包,喝可乐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喝无糖型,如果哪家的冰淇淋也用的甜味剂,我一定会作为首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