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第十卷│刺孟篇第三十(8)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15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农历己亥年【猪年】六月廿五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第十卷——刺孟篇第三十(8)

《论衡》第十卷│刺孟篇第三十(8)

【原文之八】

或曰:初去,未可以定天命也,冀三日之间,王复追之,天命或时在三日之间故可也。夫言如是,齐王初使之去者,非天命乎?如使天命在三日之间,鲁平公比三日亦时弃臧仓之议,更用乐正子之言,往见孟子,孟子归之于天,何其早乎?如三日之间,公见孟子,孟子奈前言何乎?

孟子去齐,充虞涂问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也,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矣。由周以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乎?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而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拙解】

有人说:刚离开时,尚未可以确定那是天命,希望在三日之内,齐宣王再将他追回,天命或许就在这三日之内。若如此言,齐宣王最初让他离开,就不是天命吗?如果天命需等三日而改变,鲁平公若等三日亦或摒弃臧仓之非议,改用乐正子之谏言,前往拜见孟子,孟子归咎于天,岂不是早了吗?如果三日之内,鲁平公见了孟子,孟子对其之前所说的话是如何解释呢?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他:“夫子好像面呈不悦之色。前日,我曾听夫子说: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孟子说:“彼时是彼时,此时是此时。每过五百年必会有圣王出现,其间也必会有闻名于世的人出现。自周朝建立以来,已有七百余年,按年数已经超过了;以时势考察,该当圣王和闻名于世的人出现了。是上天不想使天下得到太平治理吗?如果上天想要使天下得到太平治理,在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有谁呢?我岂会不高兴呢!”

【小议】

孟子两赴齐国,即便其政治主张没有得到齐威王、齐宣王的认同,没有能够得到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机会,但孟子的理想和意志还是没有变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希望,因为他坚信其儒家学说是天下最好的。孟子大约是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离开故乡邹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先是去了齐国,未得施展,便离开了;再去了宋国,然后回到邹国。复去滕国,再奔魏国,待齐宣王即位,又二度赴齐,虽失望而去,却仍存“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而谁”的豪情。在经历了游宋、赴鲁之后,孟子终于发出“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的感慨,深感心乏体累却终不能得志,无奈回到了故乡邹国。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