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作品」「礼翼书院·管子·形势第二」----第八次学习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17

温故知新

生栋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棰。天道之极,远者自亲;人事之起,近亲造怨。万物之於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 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

导读

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形势的考验。

作为千古第一相,作为有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功绩的 ”管仲大人在文章最后开始对《形势篇》全篇观点汇集“收势”了。本号曾经多次说过,先秦诸子提出一种观点,会自己从各个角度阐释论证,本篇本书会自带解读。在礼翼书院第七次学习中,上次曾言“管仲大人要宣布散朝了,“收势”开始,”今天这节学习内容则是对全篇主要观点的进一步阐释说明。鉴于最后是全篇思想大集合,和其本身存在的难度,我们将分a和b两次学习这段内容。这次将学习a部分。

原文学习

(a)乌鸟(集)之狡,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告不知;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爱)之役(交),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

(b)独王(任)之国,劳而多祸;独国之君,卑而不威;自媒之女,丑而不信,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日月不明,天不易也;山高而不见,地不易也。言而不可复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复,行而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

「原创作品」「礼翼书院·管子·形势第二」----第八次学习


以经解经

1.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沉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夭贫富,无徒归也。衔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名之运也。上无事,则民自试;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鸿鹄锵锵,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纣之失也。飞蓬之问,不在所宾;燕雀之集,道行不顾。牺牷圭璧,不足以飨鬼神;主功有素,宝币奚为?羿之道,非射也;造父之术,非驭也;奚仲之巧,非斲削也。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2.《管子》:平原之隰,奚有于高?大山之隈,奚有于深?訾讆之人,勿与任大。譕臣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于天地也。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不行其野,不违其马;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3.老聃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4.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德经》

5.《易》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6.老聃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7..荀子:民可载舟,也可覆舟。

「原创作品」「礼翼书院·管子·形势第二」----第八次学习

雅兰读经

乌鸟(集)之狡,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

狡,猜也;健也。

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形势的考验。

作为千古第一相,作为有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功绩的 ”管仲大人在文章最后再次给我们见识一个人君该以什么样标准启用人才;普通生活人际交往;商业契约签订中等如何观人,用人、以及相关行事之道。

回到经典

乌集之交,虽善不亲。

与人交友,奸诈虚伪,伺机谋取个人利益。比如酒肉朋友之类,这样的就是乌鸦般的友谊。乌鸦般的友谊,最初虽然亲密,后来一定反目。这就是'乌集之交,虽善不亲。'的意思。

不重之结,虽固必解

结绳结如果只系一道即使当时再坚固日后也必然会松开。这里用打绳结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结约或交友时要慎重行事,莫轻信他人,莫走近路,一切按规矩办事才能无有后顾之忧。道之用,贵于生生不息。不能生化不息的则不是道。交朋友审慎而交,一旦结交就要有始有终;做生意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给合作伙伴留下生存空间。这就是“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的意思。

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告不知;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读这几句前,让我们一起阅读列子讲的一个历史故事——

白公问孔子曰:“人可与微言乎?”孔于不应。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白公曰:“人故不可与微言乎?”孔子曰:“何为不可?唯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

白公不得已,遂死于浴室。

春秋史楚国王孙白公胜父子的故事在历史上很传奇也很出名。故事前因后果是一部精彩长篇连续剧。列子这里只截取了一段。读完这个故事这几句就不用讲了。故事节选于《白公胜之乱》中的一段。

公元前487年,楚国的令尹子西(白公胜的叔叔)认为白公胜诚信而勇敢,可以保卫边疆。在召回白公胜的过程中,著名的叶公(楚庄王孙,沈诸梁的封号) 曾经分析了胜的性格人格非可合作人才。但是子西不听。也不懂管仲大人这里说的道理,最终被胜所杀。后来白公胜做了一个月楚王后因为不得人心被叶公所杀。“白公问孔子”应该就取自于其中的一个插曲。我们这里回放一下叶公对胜的评价,那简直就是对管仲大人这番话的解说——子西(斗宜申的字号)欲召之,叶公(沈诸梁的封号)曰:'吾闻胜也诈而乱,无乃害乎?'子西曰:'吾闻胜也信而勇,不为不利,舍诸边竟,使卫藩焉。'叶公曰:'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吾闻胜也好复言,而求死士,殆有私乎?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子必悔之。'弗従。

回国的白公胜一心想着报父仇,于是向子西请求出兵攻打郑国,子西先是不置可否,后来又嘴巴上答应,暗地里却出兵援助郑国,这就惹恼了白公胜,叔侄俩反目成仇。

后来,吴国军队进攻楚国,白公胜打败了吴军,以向楚惠王进献战胜品之机发动叛乱。叛乱的结果是,白公胜杀死了自己的三位叔叔,子西、子期、子闾,并劫持了楚惠王,自立为楚王。

白公胜仅仅当了一个月的楚王,便被叶公(楚庄王的后代)引兵镇压,白公胜最后兵败自杀。

在这场因王室家族纠葛和用人不当引起的暴乱中。白公胜就是“毋与不可”中那个不能合作和看不清自己实力及所处现实的人。而子西,白公胜又分别本色演出诠释了“毋强不能,毋告不知”的角色。最后子西、白公胜都先后被杀,早已超出“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警告的范围了。“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告不知”属于一物三柄,一个观点从三个角度来阐释。“劳而无功”则是对人对当前之“势”认知不到位应而对失措造成的结果。

“告不知”这种蠢事,本号以前经常做,当然现在也在做,正在做。对于我的图费口舌,曾经有青石道兄怜悯地说“说经典这种至上至纯朴道理要看对象,人家不接受,不是经典错了,而是你没看准对象,最终还是你错了”我深以为然,一直把它当语录铭记。只是秉性使然,难改尔!今日读到管仲大人再次忠告不仅热泪盈眶.....

故而再单独说一下“告不知”

什么是管仲所说的“不知”?

庄周在《齐物论》里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 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聃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在这里,庄周所说的“夫随其成心而师之”之人、孔子的“可由之不可使知之”之人、老聃的“不知知病”之人就是管仲所说的“不知”之人。

这种人是知见满心以一得十,狂妄自大,囿于个人见惑而听不进任何有益见解之人。比如对于一个连自己父母都辱骂的人,你如对其说父父子子孝亲之道,他心情好时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他心情不好有可能对“说着”一顿暴打。对于这种无可救药之人,圣人对其尚且“无如之何”我们也只能感叹一声“吾独且奈何哉”!

若是强行“告不知”,特别是对居高位,比如皇帝之人“告不知”——强谏,“劳而无功”是最好的下场。对于暴君强谏“告不知”往往是被残忍杀害——比干谏而死,子胥引剑亡,项羽烹说者,史迁遭宫刑......

例如,项羽放火烧咸阳时,当时有人劝项羽仍在咸阳建都,因为“这里关中地区,有险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业。”项羽看看秦宫都已烧毁,残破不堪,同时又怀念故乡,一心想回东方,便说:“人富贵了,应归故乡,富贵不归故乡,好比锦衣夜行,谁看得见?”。那人听了这句话,觉得项羽要作为一位英雄,实在不够,心里不免对他鄙视。于是在背后对人说:“人家说楚国人(指项羽)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果然不错!”不料给项羽知道了,立刻把此人抓来,投入鼎镬煮死。结果,由于项羽的自傲自骄,再加上战略失误,最终走上穷途末路,被刘邦打败。

文句大意

明君用人或普通人筹备谋划事情要选好合作伙伴,要思考才、德、能三个方面。人品是第一位,然后考虑其格局胸怀,最后看是否能胜任此项工作。背信弃义,急功近利,眦睚必报之人要远离。这就是“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告不知”的意思。

如果人君启用人才,普通人际交往,商业契约签订,反其道而行,再加上对于自己当前处于何种“势”不明,就会“劳而无功。

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爱)之役(交),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

根据上下句语境“见哀之役”应为“见爱之交。”

“见与之友,见哀(爱)之役(交),见施之德”这三句和上面“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告不知”表达方式一样,属于一物三柄,就是对于一个观点从三个角度反复阐释。

什么是“ 见与之友 ”?“见爱之交”?“见施之德”?

“与”,《説文解字》:与,賜予也。一勺为与。与,與同。

“ 见与之友 ”就是见对方可以、可能对自己现在或将来有帮助就去处心积虑结交,是“多条朋友多条路”的文言版。“ 见与之友 ”还有和“见爱之交、见施之德”相通的一层意思,就是给人一点帮助恨不得满世界实播,以这样的目的和方式去交朋友,当然不会获得亲密牢固友谊。这就是“见与之友,几于不亲”的道理。

“见爱之交”常常用言语宣传他对人友好,对人亲爱——见面“你好我好大家好天气好。”极端例子请大家自动脑补娱乐明星各种高调公开示爱。

“见施之德”就是做慈善或给人帮助恨不得满世界直播自己的善行和美德,或者帮助别人时流露出高高在上,施舍“流浪狗”的姿态。

“见施之德”还有一层更深层次意思——做慈善怀揣着增加自己德行、福报的心态去做各种放生、慈善、和救助。这种行为在我们文化的源头思想里是不鼓励的。让我们一起读一个发生在战国时代有关放生的故事——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放生”习俗至少自战国就有了,“放生”并非佛教专利。“放生”实际是“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也就是管仲大人警戒的“见施之德,几于不报”

文句大意

见对方可以、可能对自己现在或将来有帮助就去处心积虑结交,常常用言语宣传他对人友好,对人亲爱,做慈善搞救助常常怀着私心并且恨不得满世界直播。以此目的和方式与人交往就不会结好,以此姿态搞慈善帮助他人也就不要期望什么回报。这就是'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爱之交,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的道理

老聃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因此管仲大人最后总结说“四方之报,心行者也”。

心行者,夜行也。做善事不想人看到谓之心行或夜行。(见本号第三次学习内容)

我们要注意的是管仲大人在给我们说的人类最高的交往方式,慈善方式。人类社会发展到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精神财富越来越贫乏,道德水平整体滑坡的当代,只要能及时援手他人, “见施之德”已经算是好人善人一枚,实播好人好事也已经成为引领社会良心必不可少的一环。“见爱之交”虽少了实际行动和真诚但总算维系了表面的和谐。符合当前各种鸡汤说的“有爱要大胆说出来”的口号。所以管仲大人警戒的这些问题在世界各国道德水准集体滑坡的现代也都被社会勉强接受了。接受归接受,但是管仲大人给我们见识的这种准则我们还是要知道的。这也应该成为国学热下学习经典的最低目的。

「原创作品」「礼翼书院·管子·形势第二」----第八次学习

参考译文

与人交友,奸诈虚伪,伺机谋取个人利益。比如酒肉朋友之类,这样的就是乌鸦般的友谊。乌鸦般的友谊,最初虽然亲密,后来一定反目。这就是'乌集之交,虽善不亲。'的意思。

结绳结如果只系一道即使当时再坚固日后也必然会松开。人与人之间结约或交友时要慎重行事,莫轻信他人,莫走近路,一切按规矩办事才能无有后顾之忧。道之用,贵于生生不息。不能生化不息的则不是道。交朋友审慎而交,一旦结交就要有始有终;做生意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给合作伙伴留下生存空间。这就是“不重之结,虽固必解;道之用也,贵其重也。”的道理。

明君用人或普通人筹备谋划事情要选好合作伙伴,要思考才、德、能三个方面。人品是第一位,然后考虑其格局胸怀,最后看是否能胜任此项工作。背信弃义,急功近利,眦睚必报之人要远离。这就是“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告不知”的意思。

如果人君启用人才,普通人际交往,商业契约签订,反其道而行,再加上对于自己当前处于何种“势”不明,就会“劳而无功。”

见对方可以、可能对自己现在或将来有帮助就去处心积虑结交,常常用言语宣传他对人友好,对人亲爱,做慈善搞救助常常怀着私心并且恨不得满世界直播。以此目的和方式与人交往就不会结好,以此姿态搞慈善帮助他人也就不要期望什么回报。这就是'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爱之交,几于不结;见施之德,几于不报。”的道理。——参考译文为婴孩亲自操刀撰写

——《管子·形势篇》第八次学习结束!

初稿:2014-04-14 16:57

再次修订:2019-08-16 10:40

计5785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