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欺骗的积极作用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18

自我欺骗的积极作用

本文阐述自我欺骗中积极偏差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分析自我欺骗对个体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从辨证视角来审视自我欺骗对个体的积极作用。短暂的自我欺骗对个体有着积极作用,但是长期缺乏真实自我认知的自我欺骗会阻碍个体的发展。适度自我欺骗是基于个体积极和消极心理状态的平衡,通过调节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人际关系来提高自我适应性,而不是完全回避自我的消极消息。

现研究者们对自我欺骗的概念存有争议,常会把自我欺骗与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1]、否认(denial)[2]、积极错觉(positiveillusions)[3]等概念混淆。一些研究者们把自我欺骗定义为同时维护两个相反的信念,即错误信念和真实信念。意识到错误信念,而把真实信念存放在无意识当中,自我欺骗是一种对真实信念扭曲的错误信念。还有一些研究者把自我欺骗定义成,为达到某个期待的特质或动机,个体信念和实际行为、生理反应产生分离。更重要的是,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自我欺骗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信念。自我欺骗是尽管在面对相反证据时,个体仍会坚持自我的一种积极信念[4][6],也可称为积极性自我欺骗。这种自我欺骗被视为一种选择性信息的积极偏差,即在消极信息面前优先加工那些积极信息[7]。所有的自我欺骗都是偏差在起作用[8],但并不是所有的积极偏差都是自我欺骗。只有当人们偏好积极信息超过消极信息的方式,并反射出个体动机时,才被视为自我欺骗[7]。本文阐述自我欺骗中积极偏差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分析自我欺骗对个体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从辨证视角来审视自我欺骗对个体的积极作用。

自我欺骗的积极作用

自我欺骗中的积极偏差加工

1.1 搜索或感知信息

个体在信息搜索或感知时,由于接触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目标、想法不相符,人们会避免进一步的信息搜索甚至会自动质疑这些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比如当自己购买了假冒产品而又无法退换时,人们会避免伪劣产品的检查[9]。类似的偏差信息研究在实验室中也可见,Ditto和他们同事[10][11]的研究中,被试把他们的唾液涂抹在测试片上,然后观察唾液是否会变色。结果发现,那些相信“测试条颜色改变是健康指标”的被试比那些相信“测试条颜色改变是不健康指标”的被试在等待颜色变化过程的时间要长60%。这是一种偏差的信息搜集形式:当结果符合期望时,人们会停止对信息的搜集;当结果不符合期望时,人们会继续搜集信息,这将致使人们创造一种期望并潜在地扭曲真实。Lord等人[12]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研究,被试首先预选对死刑反对或支持的态度,然后让被试针对死刑利弊进行讨论,按照普通的逻辑,被试在死刑利弊信息的共同影响下,他们预选的态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事实相反,他们实验后的态度立场比预选的态度更加坚定。支持死刑的被试会接受有关死刑有利的信息,怀疑甚至拒绝有弊的信息,反对死刑的被试则相反。这种选择性的搜索信息就是一种自我欺骗,个体可以减少认知负荷来进行自我肯定。

1.2 解释信息

在特定的情境下,个体在解释信息时,会对不受欢迎的信息进行受欢迎编码的合理化解释,比如在生活中人们常把“自我不努力以致失败的事实”归因为运气差,否认消极或威胁的自我感知来维护自尊和自我认知失调。个体这种合理化的解释对人际间的道德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个体提供了使不合理的行为转换成合适行为的一种方法[13],促使个体不道德行为的合理化,即个体欺骗自己去相信一个不道德的行为是正当的,却忽视行为道德的可信性或真实性[14]。如在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的自私损人行为,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古语来进行道德推脱。

1.3 记忆信息

在信息记忆加工中,即便个体注意并接受了不受欢迎的信息,也不能确保这些信息可以在个体记忆中可以检索,那些跟自己偏好不一致的信息很容易遗忘或扭曲。在所有与自我相关的行为中,相比坏的行为,人们对好的行为往往保持着更为牢固的记忆,而这种偏差不存在对他人的记忆中[15]。生活中,个体往往对比赛中自己胜利的细节保持牢固的记忆,而容易忘记比赛中糟糕的经历。事实上,这些记忆可能被个体扭曲或者笼罩成自我的见解,也就是把受自我欢迎的信息放在意识中,而把不受自我欢迎的信息放在无意识中,以此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遗忘加工和重构。

自我欺骗对个体的积极作用

2.1 适应性价值:赢家效应

Trivers(2000)认为积极自我认知有利于个体受益,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自我欺骗可引发自我增强来使个体受益[7],因为人们通常会对自信的个体印象深刻,自信决定了人们选择谁作为领导者、伴侣、工作等[7]。自我欺骗引发的自我增强,让个体更容易被相信,其观点和建议更可能被采纳,以致自我欺骗促进人际说服[16]。

自我欺骗对人类与社会环境有着积极作用,甚至超越了当代社会,并延伸到人类的进化。自我欺骗中引发的自我增强所带来的人类进化适应性价值(增加繁衍的成功),如自我欺骗所引发的赢家效应[17][18]。赢家效应是指之前的胜利可以增加赢得当前的竞争和社会冲突的一种能力。虽然赢家效应发生在哺乳动物、鱼类、鸟类和无脊椎动物等不同物种中,其存在的大小程度在这些物种或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之间有着大小差异[19][20]。有来自动物的实证研究证明赢家效应的存在,如州白足鼠的研究[21]。在这个研究中,随机挑选雄鼠分别给予1至3次成功经验。然后,这些雄性鼠与另外一些稍有竞争性的雄鼠进行竞争测试,结果发现在测试中,之前获得三次胜利的雄性鼠比没有获得胜利经验的雄性鼠,其胜利的比例要高得多。也有来自对人的实验研究来考察赢家效应[22],在这项研究中,男性和女性完成一个沉浸式虚拟现实的实验,每个被试随机虚拟成一个矮的或高的化身,参加一个竞争性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被试可以感知自己和谈判对方之间的身高差,而谈判对方则不能感知身高差。结果显示,高个化身在谈判中表现得比矮个化身更具“攻击性”。接下来,被试被带出虚拟环境,要求与现实的个体进行另一轮面对面的竞争性谈判。有趣的是,研究结果显示在先前(虚拟)互动中拥有较高化身的个体,在随后面对面互动中表现得更为咄咄逼人。从这些动物和人的实验研究发现表明,从获胜经验中获得的自我感知线索可以调节未来的竞争行为,人类能够形成和表达赢家效应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增强个体在攻击性遭遇中的积极自我感知,并表明这种自我感知是一种真正的线索,它可以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和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调节未来的成功[22]。另外,有研究认为,赢家效应的作用之一是帮助引导社会等级的形成[23]。赢家效应提高个体适应度的一种机制,如有助于解决个体间的支配关系[24],以及下属地位的关系[25]。因此,自我欺骗是个人获得自我积极信念的途径,这些信念可以促使个体自信、我增强来获得赢家效应,提高个体适应度。

2.2 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Taylor[11]对“真实自我认识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观点提出质疑,过于真实的自我认识被认为是心理上的适应性不良[26]。Taylor和Brown[27]的研究表明,对现实的感觉偏向于积极个体的心理会更健康。自我欺骗在减少个体焦虑症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8],甚至自我欺骗是降低自杀风险的重要应对机制[29]。弗洛伊德认为强大的心理障碍阻碍了自我认识,个体通过避免威胁和消极信息来保护自己免受威胁或遭遇不适[26]。其中,压抑与自我欺骗有着细微的差别,同时处理信息的手段来促使个体免于焦虑[30],使大脑具备通过扭曲意识来减少焦虑的能力[31]。另外,自我欺骗还被应用于心理健康的干预治疗。有研究把自我欺骗应用在狂躁症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给患者注入信任、美感、价值理念、生命意义等积极信念,使患者病情逐渐减轻,至狂躁症行为消失,这可能是因为自我欺骗促进患者脱离实际的消极情结,去拥有积极的价值信念,促使患者大脑分泌多巴胺或者其他未知或未发现的化学物质,来实现人体的自我调节,以致对躁狂症的矫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2]。还有对癌症晚期病人的研究发现,病人对自我的病情有着不现实并可治愈的幻想,这种自我欺骗是病人维护信念系统的自我防御,并有着比接受现实更少的努力和认知负荷[33]。因此,自我欺骗被视为主观幸福感[34]、心理健康[28]和自尊[35]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欺骗是一种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应对策略[34]。

2.3 获得和维护人际关系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欺骗进化的核心假设是,自我欺骗是为了更好地欺骗他人[7][8][36][37][38][39],通过避免欺骗中认知负荷、紧张的信号、压抑等信号,来避免他人对自我欺骗行为的识别和探测,来获得或维护没有冲突的人际关系。25年以前,进化生物学家RobertTrivers在《RichardDawkins自私基因论》一书的引言中提出,自我欺骗会促进在两性竞争中的其它欺骗,从而成为一个无意识求偶策略,之后有研究表明女性的自我欺骗可促进求偶的成功,即自我欺骗的程度可以预示交往对象的频率和地位[38]。

人类是第一个利用欺骗来促进利他和合作的物种[40],根据社会理论,欺骗有四种保护功能:紧急情况下的欺骗、隐私保护下的欺骗、以保护有需要的他人(具有社会关怀)的利他欺骗,以及维持社会凝聚力的合作欺骗。这些保护性的欺骗大多以半真半假的谎言出现,因为欺骗者希望在不造成有害后果的情况下,为自己或他人谋利来维护人际关系,并且保护性欺骗和自我欺骗两种现象经常同时发生[18]。例如个体会在朋友的晚宴上,隐瞒对另一位客人的不满,并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免除冲突来避免朋友的尴尬,这对各方都有着益处。Rorty[41]认为,在角色扮演和符合社会期望的情境下,欺骗总是以自我欺骗的形式出现,使自己和他人相信这是诚实的自己,而没有表现出矛盾的情绪。因此,保护性欺骗是滋长自我欺骗的肥沃土壤,因为它大多建立在半真半假的基础上,以不透明、含糊不清的信息呈现并隐含着令人信服的理由,同时其在符合社会期望和规范的情况下,强化自我欺骗来支持个体的积极信念。

自我欺骗对个体积极作用的辩证审视

自我欺骗不仅对个体的有着积极作用,还有许多的研究表明,自我欺骗对个体有着消极作用。自我欺骗使个体无法清楚地认知自己,不利于个体的长期发展,如对疾病的否认致使危害健康[42]、自我欺骗是维持毒瘾的一种机制[43]。自我欺骗被当作一种策略来处理自身利益与道德标准之间的冲突[44][45][46]。自我欺骗是一种道德虚伪的策略,将个体的行为误认为是道德的,避免将其行为与道德标准进行比较[44],会促进不道德、欺骗的发生,如让男性伴侣在施暴过程感受到道德[47][48]。

用辩证的视角来审视自我欺骗,是正确认知自我欺骗的关键,这将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的利用自我欺骗来服务于个体的生活。在时间上,自我欺骗对个体的积极作用,同时伴随着消极作用。Chance,Norton,Gino和Ariely[4]的研究,用金钱来奖励那些可以精确预测自己分数的被试,结果发现被试依旧忽视作弊行为,高估自己未来的成绩。这个研究证明,短期来看自我欺骗是收益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个体将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4][49]。另外,还有研究发现,自我欺骗对个体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还存在程度效应。少量的自我欺骗对个体是有益的,可以导致个体防御的加强,减少焦虑,而自我欺骗水平太高的个体,由于应对焦虑的能力长期受到阻碍,其焦虑水平更高[28]。依据自我欺骗的时间和程度效应,本文认为自我欺骗的积极作用是短暂且有着即时奖赏,但是长期的自我欺骗会有着消极作用[50],会造成个体的高昂损失;另一方面,适度自我欺骗是基于个体积极和消极心理状态的平衡,通过调节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人际关系来提高自我适应性,而不是完全回避自我的消极信息。即使消极信息本身包含一种令人不愉快的信息,但消极信息最终可能会使个体从中受益[51]。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自我行为表征模糊对自我欺骗的影响”(15C088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社会比较下的模糊行为表征对自我欺骗的影响及其机制”(15YBA268)。

参考文献详见:

https://www./uploads/2019/10/12/pc20191057v3.pdf

转自:三仓心理学

国民心理健康网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心理行业助推平台。以“为国民提供优质心理服务,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为使命,以“政产研学用”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级专家智库,通过国民心理产业联盟、产业基金、慈善基金、产业园等,集聚学术、资金、技术、项目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支持心理机构、产品与项目落地,推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国心理行业发展。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转发内容仅作信息分享及参考,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gmxljkw),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