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克哲学解读:观念是渐渐习得的,并非先天就有

 小桥大水人家好 2019-10-18

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长大后,它们是什么都受得了的。

——约翰·洛克

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

儿童其他的嗜好欲望,应该小心地抑制,但是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

——约翰·洛克

洛克哲学解读:观念是渐渐习得的,并非先天就有

《人类理解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690年。此书是洛克关于经验论的哲学著作,它的任务是探究知识的性质和人类探究真理的能力。全书分为四卷:第一卷的内容是批评“天赋观念”论;第二卷主要研究作为知识的来源的“观念”,说明“实体”、“样式”、“关系”这些复杂观念是如何形成的;第三卷关注的是“话语”,阐述关于“概念”的学说、“名义本质”与“实在本质”学说;第四卷是“知识与意见”,阐述了洛克的知识论。

洛克的哲学具体如何呢?这本书都讲些什么呢?一起来跟随哲学诗画深度进入。

1,无知的人快乐,智慧的人痛苦。

洛克认为儿童、白痴、文盲的内心更纯净,也会得到更多快乐,尽管我们刚开始看到他们时心中有些不舒服,但他们天生就是无知的,他们是这世上最单纯的人。他们的眼睛如此纯净,大大的眼睛如同一汪清泉明亮、清澈。许多动物的眼睛如同孩子的眼睛一样清澈透明。

一个智商正常,有经济基础,有学习能力但是没有个人成长的内驱力。他们故步自封、坐井观天,甚至会为了私利阻碍他人、社会和世界的进步,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则更令人难以理解。

儿童的观念是渐渐习得的,并不是先天就有。

洛克哲学解读:观念是渐渐习得的,并非先天就有

从儿童的观念和思想的形成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常见的明显性质,虽然在他们能记忆时间和秩序以前,早已把各种观念印在他们的心中,可是不寻常的各种性质和观念的形成,往往是很迟才出现的。因此,人们大半能记得自己初次认识它们的时候。

洛克说:“眼睛只要一张开,则各种光同颜色会不断地刺激它们,至于声音以及其他可触摸的性质,亦能激起与它们相适合的各种感官,强迫进入人心。”“人类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观念,是看他们所接触的各种物象而定的。”“心灵在开始知觉时,就开始有了观念。”

这就说明,我们在思想时,是必须意识到心灵的,并不是说心灵是依附于意识的。

2,观念是思维的对象。

一切观念都是由感觉或反省来的。我们可以假定人心如白纸,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那么它如何有了观念?它们都是从“经验”来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我们因为能观察所知觉到的外面的可感物,能观察所知觉、所反省到的内面的心理活动,所以我们的理解才能得到思想的一切材料。这便是知识的两个来源:我们所已有的,或自然有的各种观念,都是发源于此的。

第一点,感觉的对象是观念的一个来源。我们的感官,在熟悉了特殊的可感的物象以后,能按照那些物象刺激感官的各种方式,把各种事物清晰知觉传达于人心。

第二点,心理活动是观念的另一来源。经验在供给理解以观念时,还有另一个源泉,因为我们在运用理解以考察它所获得的那些观念时,我们还知觉到自己有各种心理活动。

洛克哲学解读:观念是渐渐习得的,并非先天就有

我们的心灵在反省这些心理作用,考究这些心理作用时,它们便供给理解以另一套观念,而且所供给的那些观念是不能由外面得到的。属于这一类的观念,有知觉、思想、怀疑、信仰、推论、认识、意欲,以及人心的一切作用。这些观念都是我们所意识到,都是我们在自身中所观察到的,而我们理解所以能得到那些清晰的观念,乃是因为有这些心理作用,亦正如我们的理解所以能得到前一些观念,是因为有能影响感官的各种物象似的。”

这种观念的来源是人人完全在其自身所有的,它虽然不同感官一样,与外物发生了关系,可是它和感官极相似,所以可以成为内在的感官。不过我既然叫前一种为感觉,所以叫后一种为“反省”。因为它所供给的观念,只是人心在反省自己内面的活动时所得到的。

3,人的观念来自后天,不来自先天。

人的观念活动不但包括了人心对于自己观念所起的一切动作,而且亦包括了有时由观念所起的一些情感,就如由任何思想所发生的满意或不快。

外界的物象使理解得到各种可感性质的观念,这些观念就是那些物象在我们心中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知觉。至于心灵则供给给理解以自己活动的观念。

洛克的哲学是极力反对天赋人权说的,对此他说:

“如果说公理是普遍的,则这种差异更是这样公理同天赋一义不相干。因为那些叫普遍抽象的观念,比那些较特殊的自明命题,更不能一直理解,因此,它们是在理解逐渐增长以后,才慢慢为人所接受,所同意的。”

“我自然不能否认,许多自明的真理在一提出后,人们就会熟悉它们,不过我们分明看到,任何人在明白这些真理时,都只是觉得自己开始知道了他以前所不知的一个命题,而且他以后所以不再怀疑这个命题,并不是因为这个命题是天赋的,乃是因为他在考究和反省这些文字中所含的事物本质时,任何方式、任何时间都不能使他换一种方法来想。”

“如果在一听闻、理解以后,就被人同意的事理,都可以说是天赋的原则,则凡是特殊到一般的各种有根据的观察,都可以说是天赋的。”

洛克哲学解读:观念是渐渐习得的,并非先天就有

“如果是天赋的真理,则它们一定是天赋的思想,人心中没有一种真理,是它没思想过的。但思想过的,就是后天的,不是天赋。因此,我们分明看到,人心中如果真有天赋的真理,则它们必然是最先被人思想到的,必然是最初在那里出现的。”

“人类的很多命题不是天赋的,因为天赋的命题应该表示得十分明白,而这些命题是最不明白的。我们已经充分证明,儿童们、白痴们、同人类大部分,是不知道我们所讨论的那些概括的公理的,因此,我们就分明看到,这些公理并不能得到普遍的同意,亦并不是概括的印象。”

“总结起来说,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相信思辨的公理是天赋的,因为它们不是人类所普遍同意的,因为它们所引起的一般同意是由别的方式来的,不是由自然的铭印来的。”

洛克哲学解读:观念是渐渐习得的,并非先天就有

结语:

约翰·洛克是为现代社会建立准则的思想巨匠之一,他一反托马斯·霍布斯的“国家是依据自然法订立契约而形成的”论调,主张“被统治者同意,才是社会契约成立的前提”,他的观点被美国《独立宣言》引用,成为美国立国之本。

这意味着,只有深入理解约翰·洛克,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

物质发达的21世纪,就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位经验哲学家,让我们从他的这句话中体味天赋与人心的深层意味:普遍的同意并不能证明有什么天赋的东西,所谓的天赋并不是自然地印于人心,而是通过后天的逐步认识和联系习得的一种智慧或技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