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立式八段锦”的医学养生心悟

 广东弘德教育 2019-10-21

导读

一、前论

八段锦各部分的名称参考我们大学老师邬建卫主编,谢克庆主审的教材《祖国传统运动养生学》。八段锦八节动作的歌诀为:“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总论

八段锦的健身养生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1、导气引体,调畅气血

八段锦动作柔和缓慢。柔和缓慢的运动能让生命机体充分放松自然,更好地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因而有利于机体的全面康复。八段锦导气引体、调畅气血的原理是,通过对外在肢体躯干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使全身筋脉得以牵拉舒展,经络得以畅通,从而实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习练八段锦,人体血管弹性明显改善,心肌收缩更加有力,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进一步增高,血管的充盈度和节律性也会更强。

2、松紧结合,增进协调

松紧结合、动静相兼是八段锦功法的一个显著特点。他要求练功时松中有紧、松而不懈、紧从松来、柔和拔伸。“紧”只是动作中的一瞬间,而松是贯穿动作过程始终的。松紧的这种密切配合和频繁转换,有助于刺激调节机体的阴阳协调能力,促使经气流通,滑利关节,活血化瘀,强筋壮骨。从现代运动科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小负荷的运动应激。研究结果表明,习练八段锦对血压、心率、血糖、甲状腺功能等具有双向调节功能,从而增强了机体的适应能力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3、脊柱为轴,整体调节

八段锦锻炼的中心部位在于脊柱。整套功法练习,要求重心上下左右不断转换,并力求身体平衡,动作连贯相随。同时要求所有动作需通过一个中心来指挥,即脊柱。也就是说,要通过腰脊活动来带动四肢。八段锦前四势突出的是肩胛夹脊的内缩蓄劲,后四势则侧重腰胯命门的俯冲扭转与拔伸,劲力从躯干脊背向四肢末梢逐步传送,由里到外依次撑紧,运动过程似乎要克服某种阻力,从而四肢经脉筋骨得到充分的拔拉伸展。脊柱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同时由于脊柱两侧分布着支配肢体脏腑的全部神经根,因此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八段锦通过对脊柱的拉伸旋转,刺激疏通任、督两脉,从而起到了整体调节,牵一处而动全身的锻炼效果。

4、强化脏俯,疏通经络

八段锦同传统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关系密切。比如第一势中的“三焦”是人体元气与水液疏布的通道,覆盖五脏六腑。这一势通过上托下落、对拉拔伸,有利于元气水液上下布散,发挥滋润濡养作用。第二势左右开弓,有利于抒发胸气,消除胸闷,并能疏理肝气,治疗胁痛。第四势中的五劳一般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伤害。养生理论认为“生病起于过用”,所以五劳七伤类似于现代人常说的亚健康。这一势扭头旋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可以消除亚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八段锦的功法原理出自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是符合人体生理学原理的。

三、分论

一、“双手托天理三焦”提及三焦之腑。然而,三焦在中医藏象理论中,既是元气运行之通道,又系水液通行之场所,是上焦(心肺所居)、中焦(脾胃所处)、下焦(肝肾所属)的总称。诚如《难经》所云:“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中藏经》所载:“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因此,“双手托天理三焦”并非仅影响三焦之腑,而是影响到整个经络系统及其络属脏腑。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动作,其刺激部位重点在胸廓位置,而胸廓不仅是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交界之处,还是有大范围的经筋分布。因此,这一动作的重点可调理肾、心包(其功能与心形似)两脏。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动作,其刺激部位是胸腹部。依据经络的循行路线,胸腹部自内向外依次为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相关动作可通过上下相对地牵拉以疏通经脉、舒展经筋筋结,由此调和肾、胃、脾、肝等脏腑功能。

四、“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的动作,其刺激部位主要是项、背、腰部的经筋和经络,通过对循行于此的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阳脉之海)的良性刺激,以此来疏通相关经脉、经筋及脏腑。而其中摇头又直接刺激到大椎穴,摆尾直接刺激到肾俞穴和命门穴,由此而使经络疏通不至壅滞,肾水上行以降心火。

五、“两手攀足固肾腰”的作用点在腰、足。“腰为肾之府”,弯腰锻炼可以影响肾。攀足时要求足趾抓地,俯身双手下按,这加强了对涌泉穴的刺激,同时还可以刺激肾经在踝部位的照海穴、水泉穴、太溪穴等五输穴、络穴及八脉交会穴,从而能够疏通肾经经气。

六、“攒拳怒目增气力”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经,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进而有益于气血对筋膜等软组织的滋养,不但增长两臂上肢的的力量,而且使全身关节灵活有力,肌肉力量得到增长。

七、“背后七颠百病消”需双手后拢,掌抵腰府,这个动作体现了阴升阳降的动态平衡状态,阴经的经气上升,阳经的经气下降,气血流注,如环无端。

四、总结

       八段锦的每一式不仅与疏通经络、舒展经筋有关,而且与调理脏腑不无联系。每式的练习都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动作柔缓,松紧适宜,动静结合,从整体上对脏腑功能的阴阳协调大有裨益。由此可见,每日一练八段锦对我们的身体大有裨益,不仅可以改善多种亚健康的身体不适,还能调理许多脏腑疾病,更能预防大病的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