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侵权删 说到大脑,在我们的认知里都知道它是由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组成,不断来回传输信号,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该想什么以及该有什么感受,它就是你头顶的那颗俗称为“脑袋”的东西。但是当我们说到人类的第二个“大脑”时,也许你会疑惑,我们还有第二个“大脑”?!实际上,人体有第二个“大脑”,它时刻发挥着控制作用,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察觉到它的存在。 网络图片 侵权删 让我们进入一个场景,你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感啦。 假设,这个一个很不顺心的早晨,你上班迟到了,错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现在你的老板正在严肃批评你,甚至扣除了你的奖金。到了午餐时间,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吃油腻食物、甜食,其实在我们倍感压力的时候,大脑会鼓励我们寻找“慰藉食物”。这些控住不住的举动到底是什么在牵引呢? 网络图片 侵权删 其实这些举动并不单单只是藏在你颅骨里的大脑做出的选择,还有另一个“大脑”帮忙出谋划策,它就是——肠道。它是你身体里的另一套独立的神经系统。它的机制实在太过复杂,因此常被人称之为第二个“大脑”。它拥有大约5亿个神经元——差不过仓鼠大脑神经元的5倍之多;它大约有9米长,从你的食道一直延伸到你的肛门。正是这个大脑,让你在承受压力时更加渴望糖果、烧烤和酒等等。 网络图片 侵权删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肠道的确有它自己的思想。肠道也能够思考、记忆和学习,它主要负责我们下意识的活动,也就是对情势或环境的直观感受。当你不能决定是否要离开一个地方或者不想在某个人身上浪费时间时,或许应该听听肠道告诉你的“直觉”。每天,肠道的“头脑”都会跟大脑互动谈心,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饥饿感”,肠道给出反应,提醒我们应该适当进食…… 网络图片 侵权删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嵌在肠道壁上。科学家从很久以前就知道它能控制消化运动。但现在看来,它似乎也在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方面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也可称之为“情绪器官”。科学家认为肠道神经元产生的多巴胺,就跟“头顶大脑”产生的一样多。最有意思的是,人体内大约 95% 的血清素都存在于肠神经系统之中。大脑中的多巴胺,是一种与愉悦和奖励系统有关的信号传导分子。肠道中的多巴胺也同样是一种信号传导分子。它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跟你头顶的那个大脑通力合作。比如它可以在神经元之间传送消息,协调结肠肌肉收缩。虽然你意识不到自己的肠道正在进行“思考”,但是肠神经系统确实可以帮助你察觉环境中的威胁,进而影响你作何反应。纽约市哥伦比亚长老会医疗中心(Columbia-Presbyterian Medical Center)的迈克尔·葛森(Michael Gershon)介绍说:“肠道向大脑发送的大量信息,都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甚至都意识不到。” 网络图片 侵权删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吃饱了会有幸福感,吃坏肚子会呕吐的原因,这都是我们的第二“大脑”肠胃给出的反应。不难发现其实我们的肠道细菌为了生存,会左右我们的饮食喜好和行为。这些消化系统殖民者实实在在地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研究发现,如果拥有健康且多样化的肠道菌群,人们更不容易抑郁和焦虑。 网络图片 侵权删 网络图片 侵权删 其中帕金森症病因在于大脑中负责生产多巴胺的细胞损失。 但是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海科·布拉克(Heiko Braak)发现,造成细胞损失的蛋白质团块“莱维小体”(Lewy bodies),同样也出现在肠道内负责生产多巴胺的神经元中。 布拉克检查了死于帕金森氏症的患者体内莱维小体的分布状况,认为莱维小体其实最早出现于肠道(可能是病毒等环境因素造成的),继而经由迷走神经扩散至大脑。 与之类似,在阿兹海默氏症患者大脑里找到的特征斑块或缠结,也同样存在于他们的肠道神经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