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货币资金3:存贷双高就一定造假吗

 埃及的夏尔 2019-10-25
文:初善君

编辑:小表妹

货币资金和有息负债余额都很高,简称存贷双高。如果一家企业长期存在存贷双高的现象,那么企业造假的可能性非常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财务管理者眼中,企业的借贷都是根据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的,在借款利率大于存款利率时,企业有大量现金时的选择肯定是归还借款。

金亚科技当年就是存在存贷双高现象而被实锤造假的。2014年度金亚科技的财务报表显示,货币资金3.45亿,占到总资产的26%,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债券等筹资活动的负债余额为4.07亿,占到总资产的30%。对比公司的收入规模5.53亿,有着存贷双高的迹象。2015年公司发布的公告进行差错更正,2014年末账面货币资金余额由3.45亿元调减为1.24亿元,调减部分的2.2亿资金实际上为股东占用,这里的存贷双高背后实际上是是大股东占款。

那么有没有可能哪些公司可能就是存贷双高呢?当然有,比如集团化的企业,由于不同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报表不同,自然存在一些子公司存款多,另一些子公司贷款多,那么合并报表里自然会出现双高的局面。

比如中国宝安,2018年6月底账面货币资金金额42.49亿元,账面短期借款55.42亿元,2018年半年报显示控参股子公司共计186家,既有年盈利过亿的马应龙,也有年亏损过7000万的宝安控股等。

但是其实是有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比如这种控股子公司多的集团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财务公司,加强资金流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减少存贷双高。但是很显然,它没有这么做。

第二种存贷双高的企业是因为商业模式,典型的例子是怡亚通、普路通和瑞茂通等供应链公司。其中普路通最明显,2018年6月底,货币资金高达158.51亿元,同时短期借款高达155.9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86%和84%,均是A股第一名,怡亚通和瑞茂通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二种存贷双高的企业是因为商业模式,典型的例子是怡亚通、普路通和瑞茂通等供应链公司。其中普路通最明显,2018年6月底,货币资金高达158.51亿元,同时短期借款高达155.9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86%和84%,均是A股第一名,怡亚通和瑞茂通也好不到哪里去。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