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三十篇第十一

 泮溪秋玉 2019-11-12

【原文】:

三十器于礼,非强立之谓也。四十精义致用,时措而不疑。五十穷理尽性,至天之命;然不可自谓之至,故曰知。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七十与天同德,不思不勉,从容中道。

【译文】:

人生三十的时候才能应该展现在礼仪气度上,并非是勉强的立身而已。四十的时候道理的精义已经通达并能准确运用,经常思索但不怀疑。五十岁的时候已经穷尽了天命道理本性,到达了与天命齐步的阶段;但是不能自称为已经达到了,所以才会说已经了解了。六十岁的时候已经穷尽了人和事物的本性,听到声音在心里就能通达理解含义。七十岁的时候与天的德行已经合二为一了,不用再思虑勉励自己,心性从容的暗合中道思想了(人生的思想修养过程,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原文】:

常人之学,日益而不自知也。仲尼学行、习察异于他人,故自十五至于七十,化而裁之,其进德之盛者与!

【译文】:

平常人的学习,每天都在不断地吸取知识的养分但是自己不理解知识的含义。孔子学习践行、复习观察有区别于其他人,所以从十五岁到七十岁,消化了知识并且去掉了没有用的部分,这就是他的德行修养不断进步的原因(孔子能够利用有价值的知识,并且善于观察总结,人的一生提升道德修养的方法)。



【原文】:

穷理尽性,然后至于命;尽人物之性,然后耳顺;与天地参,无意、必、固、我,然后范围天地之化,从心而不踰矩;老而安死,然后不梦周公。

【译文】:

穷尽道理通达天性,然后才能暗合天的使命;穷尽人物的本性,然后才能使听到的事情都顺心(人的本性就是仁爱和道义,这样做便能耳顺);与天地合一,人便是三,没有主观本能、一定坚固,我的本来(这三种心理一定要去掉,才能与天的德能相合),这样做就可以在天地的范围之内神化一切,遵从心的想法而不会逾越规矩;到老然后安然死去,然后再也不会梦见周公(这样所做的一切都会符合天地大道,得到不可思议的效果,最终会忘记小我,而成就大我)。

【原文】:

从心莫如梦。梦见周公,志也;不梦,欲不踰矩也,不愿乎外也,顺之至也,老而安死也,故曰“吾衰也久矣”。

【译文】:

遵从内心的想法就如同做梦一样。梦见周公是因为自己有与他同样的志向;不再梦见了,是因为自己不想在逾越心的规矩了,也不愿意再向外追寻了,这就是顺从的极致,到老然后安然死去,所以说我衰老的时间很久了(因为顺从天地的道义,所以很久以来不会向心外去找寻,才说自己始终如一)。

【原文】:

困而不知变,“民斯为下矣”;不待困而喻,贤者之常也。之进人也,为德辨,为感速,孟子谓人有德慧术知者存乎疾以此。自古困于内无如舜,困于外无如孔子,以孔子之圣而下学于困,则其蒙难正志,圣德日躋,必有人所不及知而天独知之者矣,故曰“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

遇到困境而不知道怎么改变,这就是民众的不足之处;不等到受困就有方法,这是贤人的举动(要提前能预知到物体的变化,需要静虑和安忍)。用它来教化人,是为了来辨别德行,为了感应迅速,孟子说人都有智慧但是有时会发挥不出来。自古至今困于家内之事的莫过于舜,困于外境的莫过于孔子,凭借孔子的圣德而教化民众理解困的含义,那么他们仍然不会清楚,志向难以延伸,圣德不断地在上升,一定有人们所不知道的事而唯独天能知道的事,所以孔子说我们都不知道啊,只有天能够了解我的言行(所以孔子的言行举止都不会离开天地之道,他的信仰在于德行一直在遵从天道而增长,即使有所不知也不会困惑)。

【原文】:

立斯立,道斯行,绥斯来,动斯和,从欲风动,神而化也。

【译文】:

既然已经在立身行道的时候做到了,那么道德践行的过程中,随着它的到来而变动,变动的时候又要平和不违逆,顺从它就好像风在吹动一样,这就是达到了神变的境地也已经产生神化的缘故(这是说德行深厚,不会有任何改变,遇到任何境界都能坦然自若)。

【原文】:

仲尼生于周,从周礼,故公旦法坏,梦寐不忘为东周之意。使其继周而王,则其损益可知矣。

【译文】:

孔子生在周朝,他遵从的是周礼,所以周公的法度虽然被破坏了,但是他梦寐不忘记复兴东周的礼数;如果让他继承周朝的王业,那么周朝的损失或者得到的利益也是可以看到的(孔子的抱负远大,一定能复兴周礼,只是才能难以得到施展)。

【原文】:

滔滔忘反者,天下莫不然,如何变易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知天下无道而不隐者,道不远人;且圣人之仁,不以无道必天下而弃之也。

【译文】:

滔滔不绝的进言献策并且忘记历史教的人比比皆是,天下到处都是这样,么来实行变法?天下如果有道义存在,我不会将心思放在钻研《易经》上,孔子说,知道天下已经失去道义了但是还不去隐藏自己,这是道义不会远离人的表现;况且圣人的仁爱,不会认为没有道义的人就会遭到天的舍弃(道义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只是有些人将它掩盖了,所以道存在就弘扬,道失去了就去修养自身)。

【原文】:

仁者先事后得,先难后获,故君子事事则得食不以事事,“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仲尼少也国人不知,委吏、乘田得而食之矣;及德备道尊,至是邦必闻其政,虽欲仕贫,无从以得之。“今召我者而岂徒哉”,庶几得以事事矣,而又绝之,是诚系滞如匏瓜不食之物也。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总是先会付出然后才会考虑收获,先投入艰难的劳动然后才会自然获得收获,所以君子只有不断地做事付出才能得到食物。不从事劳动,即使有食物,我们也吃不到。孔子年轻的时候在鲁国还没有名气,他只有从事管理仓库、放牧的工作才能得到食物;等到他道德具备的时候,仍然保持到达每个地方总是详细询问国家政事的态度,但是他现在想回到过去的贫苦生活却不能实现了。现在请他做事的人都是有所求的,这样他也完全可以有很多事做了,但是他又因为这些事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全部拒绝了,这就像是只能看却不能吃的挂在那里的瓜果(孔子感慨自己虽然每天在做事,但是就像瓜果挂在墙上那样,只能看而不能吃,不能让民众得到永久的利益和好处)。

【原文】:

不待备而勉于礼乐,“先进于礼乐”者也;备而后至于礼乐,“后进于礼乐”者也。仲尼以贫贱者必待文备而后进,则于礼乐终不可得而行矣,故自谓野人而必为,所谓“不愿乎其外”也。

【译文】:

不能使德行具备就勉强的制定礼乐,这是对礼乐的一种冒犯;等到德行具备然后再制作雅正之乐,这是礼乐与德能齐备(自身的德能与制定的礼乐是相辅相成的)。孔子认为贫贱的人一定要先具备高尚的德能然后才能为国家做贡献,他们对于礼乐制度是难以悟透并且实行的,所以孔子自认为他是一个有胆略抱负的人,也就是在体悟德能的方法上是一个一直向内探寻的人(孔子通达六经,他自认为自己是以修心为主,向内心看齐的)。

【原文】:

功业不试,则人所见者艺而已。

【译文】:

如果自己德能具备但是没有被朝廷任用,那么人们看到的就只是一个具有才艺的而并非有政治抱负的人(古来失意者皆是才华横溢者,但是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一生自嘲,游荡于山水之间)。



【原文】:

凤至图出,文明之祥,伏羲、舜、文之瑞;不至则夫子之文章知其已矣。

【译文】:

凤凰飞来,河图出现,这是文明之国的象征,伏羲氏、舜和周文王的德能感召来了天之瑞相;如果没有出现这些瑞相,那么孔子的文才大略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说明天德与明君息息相关,地上有至圣至明的贤达人物出现,那么天地都会赋予他美好的瑞相,以示现他们的广博情操)。

【原文】:

鲁礼文缺失,不以仲尼正之,如有马者不借人以乘习。不曰礼文而曰史之缺文者,祝史所任,仪章器数而已,举近者而言约也。

【译文】:

鲁国有很多的礼仪文化都有缺失的部分,却不能重用孔子让他来补充完善,就好像有马匹的人不愿意将马借给他人让其驯服一样。不说礼仪文章本身的缺陷却认为历史上原本就缺少这方面资料,这是掌管记事的官员职责所在,只是统计仅有的礼仪章程器具的数量,孔子举出身边的例子却涵盖了以前历史的失误(不能重用贤才弥补礼仪的缺失,是担心时代不同,但是圣人尽道其中,总是在传达天道使命,不会违背自然大道而行)。

【原文】:

“师挚之始”,乐失其次,徒洋洋盈耳而已焉;夫子自卫反鲁,一尝治之,其后伶人贱工识乐之正。及鲁益下衰,三桓僭妄,自太师以下,皆知散之四方,逾河蹈海以去乱。圣人俄顷之助,功化如此,“用我者期月而可”,岂虚语哉!

【译文】:

在鲁国的政权发生变动的时候,鲁乐也接着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境地,听起来洋洋洒洒的声音只不过被人当成热闹来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就开始尝试整治鲁国的礼乐,经过不断地努力制定,才使演奏的艺人和爱好者认识并接受了文雅高洁的礼乐。等到鲁国的国事日益衰弱时,三桓各自为霸主,从太师的职位以下,人们纷纷逃难到异国他乡,即使要翻山过海也要躲避国乱。孔子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让人们习礼奏出雅正之乐,他的功劳也正在此,就像他自己说的,只要给我足月的时间我就可以将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了,这不是虚妄的言论啊(孔子自身具备这样的德能,因为他好学善问,不忘利益民众,但是国运衰弱,孔子一直难以得到重用)。



【原文】:

“与与如也”,君或在朝在庙,容色不忘向君也。“君召使摈”,“趋进翼如”,此翼如,左右在君也。“没阶趋进翼如”,张拱而翔;“宾不顾矣”,相君送宾,宾去则白曰“宾不顾而去矣”,君敬也。

【译文】:

君子行走的姿势是安详而又稳重的,他们不论在朝廷还是在乡村,面容态色始终没有忘记对于君王的恭敬。君王召见他们去接待贵宾,他们行走起来好像鸟儿在飞翔,在君王的身边他们趋步恭敬有礼,在送宾客走完台阶他们仍然像鸟儿一样,张着双臂像似飞翔一刻也不敢松懈,等到宾客走远了,并且很快能告诉君王:宾客一直前行而没有回头看的走远了,怎样君子就会帮助君王缓解恭敬的态势(古代的礼数虽然难以通达,但是只要心性明朗,一切都是自然之道的表达)。

【原文】:

上堂如揖,恭也;下堂如授,其容也。

【译文】:

站在朝堂的时候就显得像似作揖的样子毕恭毕敬;走下朝堂的时候就好像拿着君王授予的礼物仍然非常恭敬,但是仪容却显得异常轻松(古代的礼节,君子的修养境界)。



【原文】:

冉子请粟与原思为宰,见圣人之用财也。

【译文】:

冉有为母亲请小米和子思做孔子的管家,孔子对于他们给出财物的态度截然不同(这里也能看出孔子的因人而异,给予教化)。



【原文】:

圣人于物无畔援,虽佛肸、南子,苟以是心至,教之在我尔,不为已甚也如是。

【译文】:

圣人对于任何事物的心理都是平等的,即使像佛肸、南子这样心毒貌慈的人,他都是用一颗真诚心耐心教诲,因为他认为教育不能安分守己的人是自己的责任但是只要自己不向这些行为学习就行(孔子的心量已经大到可以容纳一切的小人境界,并且也不被小人的作为而动心)。

【原文】:

“子欲居九夷”,不遇于中国,庶遇于九夷,中国之陋为可知。欲居九夷,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可行,“何陋之有?”

【译文】:

孔子想要居住到边远的部落九夷去,他说在中国土地上已经遇不到能够重用他的明君了,他希望迁居到边远的蛮荒部落,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国家已经倾覆到什么程度。想要居住在九夷这个部落,说忠实守信的话语,行为中正恭敬是他所追求的生活,即使人们都没有开化,即使土壤再贫瘠又有什么关系(孔子所处的时代是非常动乱的,但是孔子极尽仁爱之心,他教化民众遵从天地道义的心从未停止)!

【原文】:

栖栖者,依依其君而不能忘也。固,犹不回也。

【译文】:

孔子的内心显得多么不安啊,他日夜思念着君主而不能忘怀。保持坚固的本性,好像再也回不到现实中来了(孔子的忧国忧民思想随处可显)。

【原文】:

仲尼应问,虽叩两端而竭,然言必因人为变化,所贵乎圣人之词者,以其知变化也。

【译文】:

孔子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总是会从好几个方面去竭尽全力的分析,但是他的言语总是会发生主动的变化,因为是圣人的缘故,所以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要考虑对万物和谐发展的影响(因为不考虑言语的施为功用,人们在施行时就会陷入盲从,所以孔子一直因人而异在讲道,让各人明白自己的道,这样才不会违背自然发展规律)。



【原文】: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惮卑以求富,求之有可致之道也;然得乃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

【译文】:

如果富贵是可以求来的,那么即使做一个放牧的人我也愿意,不会在意卑微的处境去追随财富,如果能够得到那么一定是遵循了生财的道义;这里也有命运的成分,如果命里没有积攒下一定的德行,那么追求也是没有价值的(要遵从道义,要有德行,那么财富的得失都能用对地方,并且让它利益民众变得有价值)。



【原文】:

爱人以德,喻于义者常多,故罕及于利;尽性者方能至命,未达之人,告之无益,故不以亟言;仁大难名,人未易及,故言之亦鲜。

【译文】:

关爱一个人首先要用品德,就像世上正义的人多了,那么就很少会顾及到自己的利益;只有全面了解本性的人才能悟解天命责任,没有通达这方面道义的人,给他讲也没有益处,所以才会选择沉默;仁爱之心广大难以解释内涵,人们的修养都难以企及,所以圣人才会言语越来越少(要利益他人首先要放下自己,要遵从天道就要普施仁爱,这是用行为来示范的不是用言语能表达的)。

【原文】:

颜子于天下,“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故怒于人者不使加乎其身,愧于己者不輒贰之于后也。

【译文】:

颜回的一生应该这样来总结,他有不好的品德行为这是他从来都能知道改正的,并且改正之后再也没有犯过同样的过失,因此每当想要给别人发火的时候就要将责任全部推到自己身上,要惭愧的面对自己的一切行为争取使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颜回的为人,不迁怒于他人,也不犯同样的过失)。



【原文】:

颜子之徒,“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故曰“吾闻其语而未见其人也”。

【译文】:

和颜回有同样心性和抱负的人,现在却都把自己隐藏起来了,他们失去了从政的机会,所以孔子才会说我只听闻到君子们交谈的话语,但是再也见不到这样的人了(说明孔子也感叹时代造就了一批隐士)。



【原文】:

“用则行,舍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颜子龙德而隐,故“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与圣者同。

【译文】:

能够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就在朝廷做事,没有这样的机会就把自己隐藏起来,只有孔子和颜回能够做到,颜回德能出众却选择隐藏,因为世道的弥乱,所以他一生隐居不使人知他的才能也不后悔,他和圣人的行径是相同的(颜回的一生是好学上进的,所以极得孔子的赞赏)。

【原文】:

龙德,圣修之极也,颜子之进,则欲一朝而至焉,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

最高的德行是圣人所追求的境界,颜回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总是想在短暂的时间内达到圣人的境界,这也可以说是他好学的表现吧(颜回仰望孔子,一生都在向孔子学习,希望得到向孔子那样的修为境界,所以即使片刻不离这种思想,也是他好学的体现)。

【原文】:

“回非助我者”,无疑问也。有疑问,则吾得以感通其故而达夫异同者矣。

【译文】:

颜回并没有帮助到我的地方,因为他没有疑问,总是言听计从,如果他有自己的观点和问题,那么我就可以感受到并能得到启发,从而更加详细的了解事物的相同和不同,这是孔子的言语(孔子感叹颜回的言听计从,一生对于孔子并没有任何要求,没有提过一个问题,所以孔子深为赞叹,颜回对于他,看到的是一个与天的本性相符的圣人的心,所以才不断的学习践行,没有松懈的时候)。

【原文】:

“放郑声,远佞人”,颜回为邦,礼乐法度不必教之,惟损益三代,盖所以告之也。法立而能守,则德可久,业可大,郑声佞人能使为邦者丧所以守,故放远之。

【译文】:

放弃郑国奢靡的音乐声音,远离那些花言巧语的人,颜回能做到,如果让他治理一个小的邦国,那么礼乐之类的法度就不用教他了,只需要告诉他夏商周缺失的礼乐有哪些,增加的礼乐又有哪些就可以了(颜回懂得礼乐法度,所以不会失去原则)。法度确立并且能够固守,那么德能就可以长久,事业就可以广大,郑国的俗乐和奸佞之人之所以能使在朝廷做官的人丧失他们的治国安邦之道,是因为没有能够及时远离舍弃他们的建议(坚守法度,远离小人就能兴国安邦)。

【原文】: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盖“士而怀居,不可以为士”,必也去无道,就有道。遇有道而贫且贱,君子耻之。举天下无道然后穷居独善不见知而不悔,《中庸》所谓“惟圣者能之”,仲尼所以独许颜回“惟我与尔为有是”也。

【译文】:

国家如果有治国安邦之道,那么就会施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国家如果有失于道义那么就做一个隐士,不沾染政事,君子都会悔恨自己临去世的时候却没有和自己作为修养相称的名声,这大概就是他们怀抱读书立志报国的志愿,并不仅仅局限于只做个读书人吧(君子一生抱负远大,只因赏识明君难遇),他们一定也会去追随道义而生存,远离不道义的事情。遇到道义深广的太平盛世自己却处境贫困,为人卑贱,这是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所深感耻辱的事情(君子会在太平盛世为天下大道普及而鞠躬尽瘁)。如果天下没有道义可言,那么自己穷苦独处为善己身,让自己的学识见解与自己终老也不会后悔,这就是中庸所说的只有圣人能够做到这样,孔子也才会这样称赞颜回: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因为在动乱时代,道难以施行,只有与自己终老,独善于己身)。

【原文】:

仲由乐善,故车马衣裘喜与贤者共敝;颜子乐进,故愿无伐善施劳;圣人乐天,故合内外而成其仁。

【译文】:

子路喜欢做善事,他把车子和马、衣服经常借给有贤德的人使用,即使用坏了自己也不生气(子路为人宽宏有度量);颜回喜欢上进,所以他从来不会夸赞自己的优点,也不会表白自己所做的贡献;圣人乐于遵从天命的安排,所以能够内心与外物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成就仁德的最高境界(乐天知命,安于内心的平静)。



【原文】:

子路礼乐文章未足尽为政之道,以其重然诺,言为众信,故“片言可以折狱”,如《易》所谓“利用狱”,“利用刑人”,皆非爻卦盛德,适能是而已焉。

【译文】:

子路对于礼乐方面的文献掌握太少,不足以从事政治需要,但是他能够看重信誉,对于别人的许诺,言出必信,所以他只需要几句话就可以决断一个案件,这就像《易经》所说的有利于断案,有利于受刑人的判断,这不是爻卦的功德,是因为他自己能够在这方面有所长(子路的优点在于言必信,行必果,所以才能擅长决断案件)。

【原文】:

颜渊从师,进德于孔子之门;孟子命世,修业于战国之际,此所以潜见之不同。

【译文】:

颜渊拜孔子为师,他的道德修养的增进就是在步入孔门之后;而孟子闻名于世,他的道德增进也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思想;这就是所谓的隐居不为世知他的声名,以及官贵贤达,从政利世,声名远大这两类人得到孔子教化的区别所在(同样都是在学习践行孔子的思想,但是他们有很大区别)。



【原文】:

犁牛之子虽无全纯,然使其色且角,纵不为大祀所取,次祀小祀终必取之,言大者苟立,人所不弃也。

【译文】:

耕牛的小犊虽然不是全部纯一的颜色,但是它的全身是红色,两只角长得中正,即使不被大型的祭祀所选用,小型的祭祀是一定要选用它们的,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大节上能够没有过失,固守中正之道,那么就不会被人们最终遗弃(通过比喻来说明德行深厚的人最终会做出对民众有益的事)。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