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讀《孟子》:雖千萬人吾往矣

 恰恰365 2019-11-18

原文

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曰:“若是,則夫子過孟賁遠矣。”曰:“是不難。告子先我不動心。”曰:“不動心有道乎?”曰:“有。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橈,不目逃;思以一豪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養勇也,曰:‘視不勝猶勝也;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是畏三軍者也。舍豈能爲必勝哉?能無懼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宮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賢,然而孟施舍守約也。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孟子·公孫丑上》)

①公孫丑:人名,孟子弟子。②夫子:古代對男子的敬稱。加:(被)施加。卿相:執政的大臣。③得:能夠,可以。行:做,施行。道:此指孟子的政治理想、原則。焉:於是,在齊國。④雖:即使。由此:憑藉這樣的條件。霸王(wàng):稱霸稱王,指成就霸業、王業。異:動詞,以爲奇異,奇怪。⑤如此:像這樣。動心:思想、感情因疑惑、驚恐、戒懼、急切等而起波動。否:不。⑥若是:像這樣。過:超過。孟賁(bēn):人名,戰國時天下聞名的勇士。⑦是:這。告子:人名。一說是孟子弟子;一說爲墨子弟子;或說《孟子》書中的“告子”有兩個。先我:在我之前。⑧北宮黝(yǒu):人名,事迹不詳。〔清〕焦循《孟子正義》考證其爲齊國著名勇士。養勇:培養勇氣。⑨橈(náo):本指曲木,引申彎曲,屈服。不膚橈:肌膚被刺而不退縮。目逃:眼睛猛然受刺而避開。⑩思:考慮,感覺。以:因爲。豪:毫毛。挫:摧折。於:介詞,表示被動。若:好像。撻(tà):笞擊。市朝(cháo):集市和朝廷。這裡指公共場所。⑪受:承受。這裡指受挫。褐(hè):用未經紡織的粗麻做成的布衣。這是當時貧苦人穿的。寬博:衣服寬大,這裡指穿著寬大外衣的人。這也是賤者的服飾。褐寬博:穿著粗麻做的寬大衣服的地位低賤的人。⑫萬乘(shèng):指一萬輛兵車。春秋至戰國時期的戰爭以車戰爲主,因此常以兵車的多少來衡量一個諸侯或卿大夫封邑的規模和實力大小。萬乘之君指當時大國的君王。⑬視:看待。若:好像。褐夫:穿粗布衣服的人,指貧賤者。⑭無:不。嚴:尊敬,敬畏。惡聲:指粗暴無禮的說話方式。反:使反,送回去。這個意義後來寫成“返”。⑮孟施舍:人名,事迹不詳。所養勇:與“所以養勇”相同,用來培養勇氣的方式。⑯不勝:指不能戰勝的對手。猶:如同。勝:指能夠戰勝的對手。⑰量(liáng):衡量。敵:指對手。進:前進。與“退”相對,在戰場上指軍隊的進退;用於指人生的狀態時,指政治上得意而用於世。⑱慮:對事情進行反復深入地思考。《說文》:“慮,謀思也。”慮勝:指先把能否獲勝都充分地算計清楚。會:會合。這裡指交戰。⑲是:這。三軍:春秋時,大國多設上、中、下三軍,後來以“三軍”指軍隊。⑳豈:表反問語氣的副詞,相當於“哪裡”。爲:做到。無懼:沒有畏懼。㉑似:相像,類似。曾子:曾參,字子輿,春秋時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後世稱爲宗聖。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孔子的學生。㉒孰:誰,哪一個。賢:勝過,超過。㉓然:不過。守:遵守,奉行。這裡指奉行的主張原則。約:簡易可行。守約:所奉行的主張簡易可行。㉔昔者:從前。子襄:人名,曾子的弟子。㉕好(hào):喜歡。㉖嘗:副詞,曾經。大勇:超乎尋常的勇敢。夫子:此指孔子。㉗自反:自己反省。縮:正直,指符合正當的道理、準則。㉘惴(zhuì):使恐懼不安。㉙守氣:保持勇氣。


译文

公孫丑問孟子說:“假如先生被任命爲齊國的執政大臣,能夠在齊國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便通過這樣的機會而成就霸業甚至王業,都不足爲怪。如果這樣,那麼先生動心不動心呢?”孟子說:“不動心。我四十歲就不動心了。”公孫丑說:“要是這樣,那麼先生就遠遠超過孟賁了。”孟子說:“這並不難。告子在我之前就做到了不動心。”公孫丑說:“要做到不動心有方法嗎?”孟子說:“有。北宮黝培養自己的勇氣,肌膚被刺而不退縮,眼睛被刺而絕不避開;他認爲即便是一根毫毛被傷害,也如同在眾目睽睽之下遭受鞭笞一般羞辱;他不能忍受地位低賤的人的摧折,也不能忍受大國君王的摧折;他看待刺殺大國君王,就如同刺殺一名穿粗布衣服的貧賤之人;他對諸侯全無敬畏之心,對方如果惡語相向,他一定予以回擊。孟施舍培養勇氣的方法,用他的話說:‘看待不能戰勝的對手,跟足以戰勝的對手是一樣的;假如充分估量對手的強弱然後才決定進退,先把能否獲勝都算計清楚然後才與對方交手,那麼這是畏懼大軍的人。我孟施舍哪能做到一定獲勝啊?我能做到沒有畏懼罷了。’孟施舍像曾子,北宮黝像子夏。這兩位先生的勇敢,我不知誰更強一些,不過,孟施舍所奉行的主張簡易可行。從前曾子對子襄說:‘您崇尚勇敢嗎?我曾經從我的老師那兒聽說過什麼是大勇:反躬自問,是自己違背道義,那麼即使對方只是穿著粗麻做的寬大衣服的地位低賤的人,我也不會讓對方恐懼不安;如果反躬自問,自己站在道義一方,那麼即使面對千軍萬馬,我也會沖上去了。’孟施舍保守勇氣的方法,又不如曾子所奉行的主張簡易可行。”

读后感

這段文字討論養勇的問題。公孫丑提問的話題是,當一個人得到了實現理想的機會,能否毫無顧慮、勇往直前地去做呢?公孫丑用了“動心”的說法,人在生活中遇到各種突發事件,都會在內心掀起波浪。這種擾動不安的精神狀態,可能包含了種種複雜的情緒。從下文孟子談“養氣”而言,動心是指內心存在疑懼;由下文孟子論“知言”而言,則動心指內心存在惶惑。因此,孟子說“我四十不動心”,正如孔子言“四十而不惑”,都是說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已經明確地樹立了人生的信念,確立了自己的德行,便不會再有疑懼或惶惑。

在一般的理解中,勇是有膽量,無所畏懼。但是,孔子多次強調,一個無所畏懼的人,假如沒有仁愛之心,沒有道義之心,那麼對他人而言恐怕是災難。“勇而無禮則亂。”“好勇疾貧,亂也。”“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亂,即是無道,是胡作非爲。可見勇這種德行需要有更高層次的德行制約,如孔子所言:“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

孔子給“勇”這個概念賦予了新的內涵。他說:“見義不爲,無勇也。”看到應該做的事情不敢去做,這就是沒有勇氣。孔子用否定形式來論斷“勇”的含義,正足以使人明白,“勇”並非指什麼都敢做,而是首先要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當道義上應當挺身而出的時候,絕不猶豫,更不會退縮;反之,不符合道義的事情,寧肯付出生命的代價也絕不去做。這才是真正的勇者。

孟子使用“養勇”的表述,說明勇並非人如仁義禮智等德行之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後天培養。他舉出北宮黝、孟施舍和曾子三人養勇的不同原則。《韓非子·顯學》稱孔子之後,儒家分爲八派,其中有漆雕氏一派:“漆雕之議,不色撓,不目逃,行曲則違于臧獲,行直則怒于諸侯,世主以爲廉而禮之。”《陶淵明集》中有《集聖賢群輔錄》,言“漆雕氏傳禮爲道,爲恭儉莊敬之儒”。可見這一派儒學堅守禮法原則,在任何情況下絕不妥協退讓。不妥協,不退讓,需要大無畏的氣慨和堅定的意志。

孟施舍主張,培養勇的德行,就要做到不計得失、不問勝負,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所畏懼。孟子認爲,這樣的原則簡明易行。他說孟施舍的主張與曾子近似,但相較之下,曾子的主張更爲簡明易行。曾子轉述孔子的說法:遇到事情首先反躬自問:自己是否站在道義一方?只要符合道義,那麼,“雖千萬人,吾往矣。”

遇事以道義標準自我反省,由此決定進退;進則一往無前。這需要深厚的修養,需要非凡的定力,更需要超卓的勇氣。孟子所認同的這種大義凜然的精神氣質,對後世士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