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点评】同时性转移性直肠癌——病例点评

 zhaozhaozhao3 2019-11-19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科出诊信息

同时性转移性直肠癌——病例点评

病例分享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MDT团队

浙江省结直肠疾病诊治中心

同时性转移性直肠癌病例分享(点击回顾病例)

病例点评专家

医科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  张海增教授

       这是一个转化治疗的直肠癌肝转移病例。病人原发瘤位于直肠上段,无梗阻等并发症,环周切缘阴性,可切除,但双肝有10枚转移灶,潜在可切除。因为是左半结直肠癌,KRAS/NRAS/BRAF均为野生型,所以应用了mFOLFOX+西妥昔单抗双周方案化疗了4周期,疗效pR。后行肝脏转移瘤切除术及直肠癌根治术,除第Ⅵ段病灶经化疗后消失外,其他9枚肝转移灶都得到了完整切除。值得注意的是原发瘤的TRG为3级,在切除的肝转移灶中,3枚达到pCR,3枚TRG2级,3枚TRG3级,1枚TRG4级。继续原方案完成共6个月系统治疗,随访至2019.7DFS达31个月.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转化治疗十分成功的案例,反映了治疗团队的多学科规范治疗水平,从术前检查、术前评估、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治疗的实施、病理分析、辅助治疗、随访等方面看都比较合理、规范,从而为病人争取到了良好的治疗结果。但是,这个病人术前双周方案化疗仅4个周期,既然效果较好,再化疗2-4个周期,可能效果会更好。但更多的化疗又会带来更多的手术并发症,所以必须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另外,对较小的转移灶,估计化疗期间会消失者,可以在必要时给予局部处理(如射频、SBRT等),以防病灶在影像学检查中消失,从而失去局部处理的机会。本例消失的一枚转移灶,随访31个月仍未出现复发,说明可能已达pCR,实属幸运。但对很多个小的转移灶,无法局部处理者,通过术前治疗使之消失,从而创造手术机会也是可取的。

病例点评专家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  李文亮教授

      该例患者是结直肠癌同期肝转移转化治疗十分成功的一例病例,证明经规范化和全程管理后,mCRC的患者是能够获得最佳的生存的。该患者DFS长达近3年,有治愈的可能。该病例有以下特点:

1、 患者为直肠癌(左半)合并同期肝转移,RAS、BRAF为野生型,属生物学行为较好的类型,为治疗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肿瘤生物学基础。

2、 所选择的术前治疗方案科学合理,符合规范,保证了治疗的成功。

3、 患者经同期手术治疗后,使患者达到了NED的状态,充分说明,手术切除肝转移,仍是肝转移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一条最佳路径。同期切除并没有增加手术的并发症。

4、 在整个的治疗全程中,十分注重MDT的理念,特别关注有无肝外转移(EHD)的评估。

5、 在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时,特别注意消失病灶的处理,对消失的肝转移灶进行盲切,术后病检为TRG2级,仍有癌残留,充分说明影像学的完全缓解并不代表病理学的完全缓解,为术后避免复发创造了机会,仍需引起外科足够的关注和处理。

      同时,该例患者是一个单中心真实世界治疗的病例,仍有许多需要去证实和探讨的地方,如:

1、 术前治疗进行了4个疗程,是否足够?

2、 在术后辅助治疗的过程,采用了西妥昔单抗的维持治疗,是否对DFS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肝转移灶切除后病理反应率的不同,是否说明每一个肝转移灶都有其异质性?

总之,在mCRC的诊疗中,MDT的全程参与,治疗前后的充分评估,规范治疗方案的采用,并结合每一个中心的诊疗经验,mCRC患者是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