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 解 剖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可因急性扭伤或拉伤而引起,但临床上多见于慢性劳损。 1.急性损伤 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腕关节突然猛力背伸,致使前臂桡侧腕伸肌于强烈收缩状,导致肌肉起点附着处因受强力而部分撕裂,骨膜下出血、血肿,继之渗出,粘连,局部纤维组织钙化,从而导致骨质增生,形成筋束或筋结,对肌腱造成反复经常性刺激引发此病。 2.慢性劳损 多见于长期从事某些特殊工作的中年人,如木工、瓦工、网球及乒乓球运动员。由于长期从事屈腕、旋转、伸腕、伸指的活动,肌肉长期劳累且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使伸腕伸指肌腱起点受到反复牵拉刺激,引起肱骨外上髁骨膜处骨膜、滑膜和肌腱的无菌性慢性炎性变,渗出、粘连、产生疼痛。 久之会出现,因慢性劳损性炎性变导致肌肉痉挛,挤压肌肉间走形的血管神经束及桡神经的关节支,产生无菌性炎症而疼痛。 也有人认为压痛的原因是伸肌总腱起点内部一处或多处的撕裂或重复的扭伤而引起的筋膜炎。 临床诊断 1.临床表现 常隐袭起病,病人主诉外侧肘关节疼痛,腕关节背伸时可诱发疼痛,沿伸肌群放射。患者常感腕关节力弱,持物困难,避免握手等动作。 网球肘的发病年龄为12~80岁,平均42岁,男女比例相同。急性发作常为年轻运动员,而慢性、顽固性发作者多为老年人。Nirschl将此类疾病按临床症状与病理表现分成三期。Ⅰ期为肘关节外侧轻度疼痛,劳累后诱发;组织学上表现为急性、可复性炎性反应,无血管纤维增生;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Ⅱ期为活动后疼痛明显,有时有静息痛,经过适当休息后可恢复日常功能,组织学上出现血管纤维增生,病理改变为不可逆性,可有愈合反应出现;如果仅不到肌腱直径一半的部分存在病变,可通过非手术治疗使之逐步恢复,否则往往需要手术治疗。Ⅲ期为静息痛、夜间痛,日常功能受限,显微镜下可见广泛血管纤维增生,可伴有完全性或部分肌腱断裂,非手术治疗基本无效。 图1 ECRB起点处压痛点 图2 伸肘位前臂旋前腕关节抗阻背伸 图3 伸肘位腕关节最大程度掌屈 辅助检查 图4 网球肘的X表现 图5 网球肘的B超表现 治 疗 如何确保更好康复 第一阶段 改善功能 这个阶段,特别需要重视改善肘关节活动度和前臂的肌肉力量。每天进行前臂伸肌的伸展训练。从肩膀开始向前伸展手臂,手心向下,肘关节伸直,手指指向地面。用另一只手抓住手腕和手指,将腕关节向下弯曲,直到前臂外侧有紧张感。
第三阶段 渐进功能性训练 总 结 目前治疗网球肘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多数患者能通过非手术方式的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体外冲击波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青睐,尤其是它非侵入性的特点,安全有效、费用低廉,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同,为网球肘的治疗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而对于顽固性 网球肘的治疗,目前更倾向于手术治疗。总之,作为门诊的常见病,如何迅速、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网球肘,医生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