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名遐迩的海岱书院

 海曲上人 2019-11-20

青州作为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明代已有松林、云门书院,后又相继建立了旌贤、广德、培真等书院,但院址都设在汉族聚集的南城。北城满族一向倡导教育,驻防青州之初即设八旗义学,凡二十岁以下十岁以上者,皆令入学读书,并兼习骑射;中期后又掀起了学习汉文化的热潮,並得到地方官府的热情支持。史书记载:青州太守李宪之、知县张承燮等多人捐资助学,有诗赞曰:“指日人文应蔚起,满城桃李属君栽”。清代后期,因经济衰败,旗城粮饷匮乏,兵民生活每况愈下,教育也日渐萧条。

闻名遐迩的海岱书院

▲海岱书院遗址

光绪十四年(1888),旗城的学子赴省城参加乡试,考试成绩优良。山东省巡抚张曜和省主考国子监祭酒盛伯羲非常高兴,他们带头捐款,并商同青州地方官张承燮、李溱等多方集资,支持旗城创建旨在培养满族人才的《海岱书院》。最后由驻防副都统德克吉纳奏请,光绪帝御批,交户部、工部核查批准,院址设西店倭家花园。青州府关于《青州驻防满城创设海岱书院禀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满城迤西里许之西店地方,俗名倭家花园,盖当日哈副都统年老养憩之所也,地阔数亩,房逾八十间,山水花石颇擅,实青州之胜境。今哈副都统之孙前锋校乌拉畚,情愿捐减出售,以成书院盛举。计原议价银三千两,捐减半数仅收价一千五百两,已于腊(月)底立契,即开正交、业曾禀明在案。卑职于事定后亲诣履勘,以此花园认作书院,去满城近在咫尺,释甲士子前来就学,既不嫌于旷伍,亦甚便于往来,且地址宽余,屋宇宏敞,书院所应有者,如讲堂斋房均足敷布;而花园内之楼台亭榭,景色尤佳……”

倭家花园旧名为“哈公怡园”。哈公系外官,官职副都统,青州驻防官职表上只记载其孙乌拉畚,镶红旗人,光绪二十二年任佐领(正四品)。他的祖父哈公早年同太平军作战屡建战功,年老退休后特许他在青州北城西之西店建造养憩之所。哈公去世后,产业归其孙乌拉畚,故又称“乌家花园”(其后人改汉姓关)。

闻名遐迩的海岱书院

▲海岱书院复原图

这座花园位于西店北隅,座西面东,占地九亩八分,系别具一格的园林式建筑。其门楹高大,门扇彩绘武士形象,门前五级台阶,左右两座旗杆,有石鼓和上马石。进大门,影壁前耸立怪石一座,二门为垂花门,鹅卵石铺路,东西分为两院。东院系住宅,宅分南北两座,北有静修堂,为供神祭祖场所。西院为花园,园内有太湖石假山、花圃,旱亭名曰“挹翠”,水亭名曰“临漪”。院内荷花池系引进西河活水,溪流涓涓,花圃中植四季花卉,常开不谢。北面有“凭云楼”一座,上下各三间,楼台高耸,雕梁画栋。楼东西各有配房三间,廊覆甬道,曲折迂回通其各处。海岱书院建成后,由省巡抚张曜和省主考国子监祭酒盛伯羲亲题:“海岱书院”和“上马立功,下马立言”匾额各一方,悬挂于大门内外。在东院又新建和修膳了部分房舍,有讲堂、教室、教师办公室、斋舍和厨房等,可容纳学生四个班,二百余人。花园楼亭,花厅椽柱,重新油漆,焕然一新。办学用具,一应俱全。诗人唐松寿游海岱书院后,曾赋诗赞曰:

海岱新名院,凭云①旧号楼。

松林斜抱好,竹径曲添幽。

挹翠②茅亭结,临漪③水榭留。

山环青黛峙,池绕碧波周。

螺光檐外罨,麝气庭中浮。

鸟语醒尘梦,花香浣客愁。

树头蜂蝶闹,轩外紫红稠。

论德谈经地,飞觞醉月秋。

前贤频景仰,胜境任遨游。

古籍三椽满④,名言二字搜⑤。

才喜文兼武,人欣刚化柔。

八旗尽统诵,四海敛戈矛。

渊源钦世学⑥,桃李总门收。

文章必己出,辞藻拔少尤。

徒尔笙竽滥,那能学仕优。

栽培勤泉志⑦,创建伯羲遒⑧。

报国群期否,持身我欲求。

韶华莫虚掷,归咏乐咸休。

海岱书院建院的经费,原集资银7571两,书院落成后,除净支存银4609两,由知县张承燮补足为4620两,于光绪十五年五月存入恒升当店生息,每年可得息银665.28两,做为书院开支经费,其不足部分由旗城都统府实报实销。

书院首任山长(院长),由南城旌贤书院山长法小山(汉族)兼任,另设监院一人,由青州府理事同知兼任。管院一人,由益都知县兼任。斋长二人,由北城满族的新科进士寿椿(因丧事在家守孝)和举人穆云峰充任,体现了满汉携手,联合办教育的方针;同时制定了《海岱书院章程六条》,从经费、教务、管理,到奖学办法等,都定得周密而详尽。

海岱书院只收满营子弟入学。任教的有石荣龄(教五经、四书)、寿椿 (教古文、经史)、唐承恩(教国文、书法)、关质斌(教数学)等。为提高教学质量,聘请法小山和其他新科进士讲学;与此同时,新任都统文瑞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把改革军制、发展教育与解决旗民生计紧密结合,种桑养蚕,开办工厂,开源节流,扩大了经费来源,在北城建立了备斋学堂八处,初等小学堂四处,八旗翻译学堂和武备学堂各一处,为海岱书院提供了后备力量,清廷作为倡导的典型,曾在官部学报上予以通报表彰。

从海岱书院成立至废除科举前(1888—1905)青州满族考中进士的(包括满文翻译进士)先后有寿椿、洪固卿、景格、何子振、穆云峰、关恭正、赛沙敦七人。

清代科考必须熟悉八股、经义及策论。八股文对作者束缚很大,要写好是很难的。科考中,自童试(考秀才)、乡试(考举人)至会试(考进士)都有诗,而诗的题目必出自经、史、子、集,因此对经典著作要相当熟悉。乾隆以后强调策文不拘成格,不以书法为主,主要看考生回答对策时内容分析是否全面,论理是否得当。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会试第一场的史题为“管子内政寄军令论”,何子振在论述中,第一段论管子的强兵作用,第二段全面说出军令寄内政的好处,紧扣题旨,第三段将题目推开,由古及今,最后点题收尾,因而考取了进士。

清王朝为保持满族的传统,把“国语骑射”定为基本国策,鼓励八旗子弟报考满文翻译科,但要考中满文翻译进士也非易事。翻译科只限满族,也有童试、乡试、会试之分,首先要熟悉满、蒙文字。童生先试马步箭后封门考试,由驻防将军聘人阅卷,每年考一次,乡试、会试三年考一次。乡试满文题册论一篇,翻译汉字四书题一道。会试先由兵部考步马箭,合格才准入场。头场试四书题满文一篇,第二场汉字题翻译一篇。蒙古题则兼有满、蒙论文和翻译题,考题由皇帝钦定。会试后复试,合格赐进士出身。洪固卿满、蒙文皆优,官至户部侍郎,景格先入翰林院庶吉士,后又任皇家教习(宫廷教师),其他考中进士者均放任外官。

光绪二十四年(1898)维新变法时,诏令各省、州、县书院一律改为学堂,海岱书院遂改为海岱中学,由旧学改新学。由于变法失败,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彻底改为新学。课程设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理化、体操等。

1909年,为了培养外语和数学人才,海岱书院在青州首先创办了英文专修馆。除校长胡锡候教英文外,重金聘请了广文大学毕业精通数学和英语的刘銮、宋徽吾到书院任教。刘、宋系汉族名人(宋后为山东省议长),都住在南城,每逢上课时海岱书院用轿子(后来用洋车)接送——这是海岱书院的第三代。

由于海岱书院在教育上不断改革,锐意创新,紧跟时代,废除科举之后,毕业学生有些考入山东省高等学堂,有些则被推荐出国官费留学。据不完全统计,成就突出者有:

胡玉振,胡氏三兄弟(胡刚、胡旭、胡可)之父,日本仕官学校毕业,任陆军47旅少将旅长。

完颜祥清,日本高等师范毕业,济南省立一中校长,教育家。

唐良恩,留学美国,土木工程博士,曾出席在美召开的太平洋会议。

容远溪,留学德国,矿业专家,著名作家黄裳之父。

佟恩甫,留学日本,建筑学家。

祁锡育,省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地理学学者,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会员。

胡锡候,省高等师范学堂毕业,教育家,曾任旗城海岱中学校长。

甘殿香,省高等师范学堂毕业,地理学家。

唐文瀚,山东高等学堂毕业,德语翻译兼工程师,曾参与修建胶济铁路。

舒伯臣,省政法学堂毕业,法律学家,在青州创立了第一个律师事务所。

金驾石,上海沪江大学毕业,中国商船驾驶员总会和中国轮机员总会创始人之一。

石愚山,省高等师范学堂毕业,教育家,济南“五四”爱国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

唐珍,山东矿业学校毕业,黑山煤矿总工程师,矿业专家。

何午轩,山东矿业学校毕业,矿务学家。

徐伯川,复旦大学土木系毕业,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教授。

徐汇平,省高等师范学堂毕业,我国早期天文事业奠基人之一。

何森,青岛医学院教授、妇科专家。

唐璞,中央国立大学建筑系毕业,建筑学家。

唐霭如,交通大学毕业,铁路工程专家。

金知人,吴淞中国商船专科学校毕业,外轮船长,解放战争时期驾船自香港北归。

佟至善,华北神学院毕业,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山东省常委,济南市副会长。

赵庶常,《大公报》名记者,青岛通讯社社长。

张六桥,海岱书院毕业后考入邮局,后晋升为博山、明水、烟台等地邮电局长。

那胜全,以优秀英语成绩考入青岛警察总局,分管外事与侨务。“七七事变”动乱中,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市民和外侨安全起到关健作用。后经商获得成功,现旅居美国。

闻名遐迩的海岱书院

▲海岱书院遗址

综上所述,清代末年在国力日衰,经济萧条的情况下,青州满汉联合,奋发图强,教育结出如此丰硕的成果,培养出济济人才,这在全国九十余处驻防城中是极为罕见的。如今,它已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研究的课题;《海岱书院章程六条》也成为研究清代教育的珍贵资料。

注释:

①园中有楼三楹,名为“凭云楼”。

②“挹翠”为园中草亭。

③“临漪”为园中水亭。

④ 山东巡抚曾向书院捐了一批书籍。

⑤ 张曜题对联“上马立功,下马立言”。

⑥ 书院院长法公小山,字渊源。

⑦ 张曜号勤泉,曾捐资栽培士林。

⑧ 主考国子监祭酒盛伯羲。

(文/李凤琪 摄影/一星 志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