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助手技巧与修炼(一助篇)

 昵称50910763 2019-11-25

本文转自公众号

  世界微创医学

欢迎关注

导  读

在腔镜手术中,主刀是术野操作者,

一助是术野管理者。

一助篇

      在腔镜手术中,主刀是术野操作者,一助是术野管理者。一助一人负责术野的暴露,由于视野局限,一助往往看不到自己手中钳子的状况,调整较难。一助还需要和主刀共同维持术野的清洁,并通过手中的钳子为主刀保证组织的层次展开和张力维持。由此可见,一助已经成为重要的配角。

     术前,一助需要关心的事相比扶镜手就更多了。但也是两大方面,器械和患者。

     挑选合适器械:原则是综合考虑钳子的抓持力和所操作组织的坚韧度。左手器械用于把控大局:选取合适的大钳口、无损伤钳;右手器械用于局部操作:选取合适的小钳口、弯钳口、无损伤钳、吸引器。患者评估观察:评估体型条件,剑突-脐-耻骨联合距离、肋弓宽度、胖瘦程度;评估病灶条件:肿瘤部位、浸润深度范围、周围淋巴结有否受累。综合以上两条决定Trocar位置,原则是有规律,无定势,且一切以术中长时间在目标区域操作舒适省力为标准(术前在预设的Trocar孔处插入“空气钳子”做想象中的“模拟训练”十分有帮助,否则一旦Trocar位置有偏差操作别扭的话,不仅暴露到位程度要打折扣,整台手术下来手也会相当疲劳)。

      术中,这是核心科技。先传授心法口诀:四件事:充分显露、恰当张力、合理移动、协助止血;四个要求:轻、准、稳、巧;八个动作:钳、拉、推、挡、转、换、压、吸。

        充分显露、恰当张力、合理移动、协助止血。这是所有外科手术的基本要义。

充分显露

      首先还是反复强调的熟悉局部解剖及术者操作流程,知道应该暴露哪个视野,即主刀想看哪个视野。所谓暴露就是对抗牵拉,通过抓持的三点构成暴露的一面。牵拉时注意选好抓持点,太远张力不够,太近影响主刀,一般离主刀操作点3cm~5cm范围。牵拉要轻柔,如果保留侧损伤,则可能出血、肠管损伤等;如果标本侧损伤:则可能肿瘤破碎、系膜破损。由于一般牵拉均需保持一个位置较长时间,需要选取恰当的抓持点和抓持力,以舒服的方式保持稳定。这点就需要各位在实际中慢慢体会了。最后用好 “隐形拉钩”,通过体位变化,比如头低脚高、头高脚底、左倾右倾,暴露想要的视野。 

恰当张力

        通过对抗牵拉或利用组织周围韧带、重力形成张力,有利于安全、快速的组织离断和淋巴清扫。用白话讲就是把组织拉拉开,有一定牵拉,方便操作。如果张力不够,在操作时容易因局部组织过热挛缩导致副损伤,伤到邻近结构。比如裸化血管并清扫其周围淋巴组织时,损伤血管壁(尤其静脉壁,如SMV,ICV,RGEV等);再比如紧贴结肠、胃离断胃结肠韧带时损伤结肠或胃。如果张力过大时,过度牵拉也会损伤邻近结构,比如游离脾曲或清扫4sb时,由于罪恶韧带过度牵拉,撕破脾包膜出血。

合理移动

       什么时候需要移动呢?不得不动时。比如操作张力降低(如胃结肠韧带自右向左离断过程中),或某项操作完成(如IMA/IMV清扫离断完成时)。在做一助的过程中,应减少移动,反复多余的钳夹牵拉不仅耗时,还会增加副损伤风险。移动时应先钳,后转,再拉(操作部位的反方向),不行再动。比如,LADG中处理LGA/LGV时,左手持钳固定胃小弯网膜脂肪组织逆时针旋转;处理LGEA/LGEV时,左手钳夹固定大网膜并逆时针旋转;当钳子处于视野外,充分利用“转”、“拉”可增加张力,减少移动。移动时双手配合,交叉移动:灵巧自如,行云流水。切忌两手一起放,一起动。应为双手同时放手后,重新寻找合理牵拉点费时,并增加副损伤。 

协助止血

       难以控制的出血是最常见的中转原因,所以助手合理协助是止血成功的重要条件。止血的关键点在于找到出血部位,给予相应处理。作为一助应充分暴露,帮助主刀提高止血效率。这里介绍两种方法:一,术者持吸引器+分离钳:助手双手暴露充分展开出血部位,右手分离钳钳夹纱布条蘸干创面.帮助术者寻找出血部位;二,术者未持吸引器,即持两把钳子:助手左手钳夹暴露,右手持吸引器吸引保持创面清晰,协助寻找出血点。一般说来术者钳夹止血点一步到位率低,第一钳通常是“找到”出血点,需通过1~2次换手钳夹才能“确实控制”出血点并施夹,故助手掌握吸引器的应用对提高手术效率大有裨益。

      轻、准、稳、巧四字和扶镜手要义一致,这里不做赘述。

      接下去详解八字要义。各位可以结合文字参考。钳:准确选择抓持点,稳定维持抓持力。拉:对抗牵拉,三点一面,轻拉柔放,切忌损伤。推:疏松间隙可用右手钳推开,协助术者展开正确解剖层面。比如左右Toldt’s间隙、胃系膜与结肠系膜融合间隙均可用推的手法打开解剖层次。挡:和推的手法异曲同工。比如做胃癌手术清扫1、3组挡肝脏;清扫4sb左手拉胃结肠韧带,右手挡胃后壁。做直肠癌手术时:前壁游离挡膀胱、精囊腺、前列腺、子宫、阴道;后壁侧壁游离挡直肠系膜。转:网膜碍事转起来,张力不足转起来,转出空间来,转出张力来。换:尽量少换,双手交替换。压:与挡类似,最常用的是压胰腺。吸:出血时协助吸引,暴露出血点。胃周淋巴清扫(尤其幽门下区6组及胰腺上缘7、8、9组)时吸引器边吸边刮推可很好地协助主刀找到解剖间隙,协助裸化血管。应用难度较高,应用得当事半功倍。

        用一句话总结如何从做到平庸到卓越:熟悉解剖,掌握流程,精通技巧。而要做到这句话,需要通过读经典教材以使理论扎实,心中有谱;观名家录像以博采众长,模仿、接近、超越;思自家录像,以找出不足,不断改进;做尸体解剖以强化书本解剖知识。然后不断练习,强化脑-眼-手反馈,从头脑认知直至身体记忆,以意御劲,以劲发力。做扶镜手最终要手中有镜而心中无镜(镜子就是眼睛);做一助最终要手中有钳心中无钳,钳子就是手的自然延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