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演讲系列|慢阻肺气短急,可视化训练深呼吸解难题

 诗书之华 2019-11-26

深呼吸有这么好吗?

是的!

古人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1

气促气短原因,主要是“三不够”!

横膈肌是主要的吸气肌,不懂膈肌吸气,“吸气”量,打折扣。肺有病变,“换气”则不够。运输氧气的红细胞少了,比如贫血,导致“运气”不够。

红细胞搭载着氧气,

快递到全身细胞里。

在细胞内,

营养物质需要氧气才能生产能量产品ATP,

ATP就像就像汽车的汽油。

有了ATP我们才能走路。

汽车加速,需要加油,当我们跑步时,需要的更多的ATP,反过来需要更多氧气,于是,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但是,每次呼吸时,大约有150ml空气,停留在呼吸道里,没有到达肺泡,无法进行“换气”。

1分钟内呼吸次数越多,吸气时间就越短,吸入到肺泡里的总量越少,只有深呼吸,有效的"吸气"量最多。

2

如何做深呼吸

我们开展深呼吸训练已经有10年时间。

学习深呼吸并不难。鼻子、嘴巴、肚子动起来。用鼻子缓慢吸气,吸气吸到肚子鼓起来;然后嘴巴缩小,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例是1比2。此外,增加四肢阻抗训练和全身有氧运动,增加呼吸肌群力量。

深呼吸训练效果难点在于

“知道没做到”

“做了没达标”

“达标没坚持”

3

可视化深呼吸训练

如何提高训练效果,我们采用可视化血氧饱和度仪,指导规范深呼吸动作。血氧饱和度在1分钟上升2%及以上,动作合格。如图所示:血氧饱和度在1分钟内由93%上升到100%。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病人,正常人长跑训练时也有参考意义。

几位病人做到不算数,我们选择病情基本相同的126位病人,将他们随机平均分成2组,进行深呼吸训练7天后,其中可视化那一组,有26人能掌握有效的深呼吸方法,对照组只有11人达标。

为什么有这种差异呢?

是因为可视化马上看到效果,马上纠正规范动作!看到希望!传统评估运动效果,需要2~3月才显效,运动训练辛苦乏味,许多人没耐心而放弃坚持!

可视化指导锻炼,并不能替代传统评估方法,但可以提高了运动处方的依从性,有兴趣坚持下去。我们将此方法公开发表。设备可以网购,种类繁多,100元左右 。指夹式血氧饱和度仪,无论在医院还是在家里,病人,正常人,使用非常方便。

祝愿更多人能掌握深呼吸方法。让运动爱好者更有力气!慢阻肺人士少喘气!各位更有福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