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魏碑写小篆,很多书法高手偷偷在学他……

 青木森森 2019-11-27

用魏碑写小篆,很多书法高手偷偷在学他……

赵之谦是继邓石如之后在小篆上又一位有创新的书法大师。所作篆书受包世臣《艺舟双楫》中推崇北碑以及“钩捺抵送,万毫齐力”的主张,在邓石如的基础上掺以魏碑笔意,具有无与伦比的独创性,激烈动态的笔触中蕴涵着微妙智慧的笔法。

一、精心研习,以北魏造像法入篆,法备理通

赵之谦以北魏造像法入篆与当时众多有影响的书家掀起碑学之风,与其身世、性格特征均有关联。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赞曰:“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

用魏碑写小篆,很多书法高手偷偷在学他……

(局部)

所谓北魏造像法,是指北魏时期当朝大力提倡佛教而开凿的各类造像题记笔法,是北魏的书法宝库,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这种字体,行笔迅起急收,点画峻利,转折处多以侧锋取势,具有内圆外方、钩超力送、撇捺重顿之特点。

用魏碑写小篆,很多书法高手偷偷在学他……

赵之谦的篆书在初习邓石如隶法作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造像题记与摩崖刻经之笔法,取丰碑和造像记的方峻棱厉、墓志铭的蕴藉妍美、摩崖书的雄伟奇绝,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结构美。

二、师古不泥,以离俗自歌的性格写篆,别具一格

赵之谦的篆书历来众说纷纭,按照正统的中锋笔法的标准来衡量,赵之谦用笔可谓“不合古法”。

用魏碑写小篆,很多书法高手偷偷在学他……

赵之谦作为一代书法大师,并非无法做到笔力倔强张扬,而是意在摈除碑版中的刚戾之气,矫正当时学碑易见的作字积习,由形势转向韵致,由俗返雅。

用魏碑写小篆,很多书法高手偷偷在学他……

赵之谦54岁时为弟子钱式临《绎山碑》册时道出了他内心写照:“《绎山刻石》北魏时已佚,今所传郑文宝刻本拙恶甚。昔人陋为钞史记,非过也。

三、富于创造,以巧妙的结构作篆,形美感目

赵之谦复杂深邃、刚毅不屈和雄浑奇崛的书风、巧妙的结构给人以心灵的感动。纵观赵之谦的书法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他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强而有厚度;在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

用魏碑写小篆,很多书法高手偷偷在学他……

赵之谦篆书窄长的形态所表现出的美感,仿佛一个秀丽的女子跳芭蕾舞般婀娜多姿,又不失力度。古代书家一致主张“为书之体,须人其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