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怎样的修行境界?

 雪山飞狐之独狼 2019-11-28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是什么含义?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直而不肆。俗谛的直虽好,也是“以正治国”之方,会伤人。肆,放肆也,以直之名而行伤人之实。王弼注“大直若屈”说,“因物之性,直不在一”。不是一条直线是直,而是因物之性是直。大脑血管弯弯曲曲,但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血管的弯曲就是直,因为对大脑最有利。

站在空间角度说,距离最短为直;站在时间角度说,时间最短为直。爱因斯坦预言光线弯曲,就是以时间最短为理论依据的。心理专家与准备跳楼的自杀者对话,让自杀者打消自杀念头的谎言就是直。“直不在一”真是千古真理。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怎样的修行境界?

经文:光而不耀耀,刺眼也。俗谛的光虽有照亮的功能,但必定是刺眼的。只有真谛的光既有照亮的功能又不刺眼。王弼注:“以光鑑其所迷,不以光照求其隐匿也,所谓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复之也。”真谛的光是照亮心灵的,使人开悟,而不是让世人难堪的(故意揭露人的隐私)。

前面说“明道若昧”(四十一章),也是同样的意思。以上四句经文都是中道义,都是宣说真谛的“方、劆、直、光”,破除俗谛的“割、刿、肆、耀”。俗谛的方、劆、直、光四利必然带有俗谛的割、刿、肆、耀四害。利害相因则祸福相转,正奇相转,善妖相转,因此都是“边见”,不是圆融中道。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怎样的修行境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对世人的棒喝,此教理可以从简单的观察中(俗谛)中证明,更可以从宇宙的本性(真谛)中证得。“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是宇宙的本性,所以在世间呈现祸福相倚、祸福互转的可拍景象。

《道德经》不是简单的格言汇编,而是有严密的内在论证逻辑。五十七章、五十八章可以清晰的读出来。“视到正,如六龙舞”(《四十二章经》),六龙舞动,首尾相接,刹那为首,刹那为尾,首尾无定。“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是六龙舞的景象。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怎样的修行境界?

祸福二轮如倒正(奇正)二方,运化不已,刹那为福,刹那为祸,世人终日营营,陷入祸福二轮的轮转之中,不能自己。王弼说:“至人不以安为安,而以不亡危安;不以存为存,而以不亡亡为存。”侯王安于尊位,耗竭天下民力,享受一己情欲之乐。

老子宣说,侯王之安是假象之安,实际是危大人之福是假象之福,实际是祸。此与《法华经》的火宅喻极为一致。愚痴者安于富贵福泽的尊位,忘却这是葬身火宅,甚为可哀。庄子以豕虱为喻,虱藏于豕的大腿毛丛中,以为是深山茂林的永安之地。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怎样的修行境界?

一旦屠夫用火烧燎(古法),豕虱即葬身火海。祸福二轮就是如此转动不已。世人以情欲为乐,互相博弈,损人利己,岂能逃脱祸福二轮的碾压?俗谛的福被祸所包围,只有真谛的福,无为、无事、无欲、好静之福才是永福,脱离祸福轮转。

严遵《老子指归》说:“所谓方者不方,廉者不廉,直者不直,光者不光。”世人之方是俗谛之方,乃至一己之方,施行一己之方,则必割伤他人。世人之廉为一己之廉,世人之直为一己之直,世人之光为一己之光。肆,放肆之意,肆己则必伤人甚大。凡夫与圣人所求似乎相同,但境界不同。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怎样的修行境界?

凡夫直则肆,圣人直而不肆。凡夫有己,圣人无己,当然所证之境大异其趣。俗谛中,方则割,劆则刿,直则肆,光则耀。割刿肆耀则伤人,伤人则伤己,不能脱离祸福轮转。世人的“成功者”都是方劆直光,但最后陷入割刿肆耀。唯有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因为圣人“以无事取天下”。

无为、无事、无欲、好静,所以说“以道莅天下,治大国若烹小鲜。”(五十九章)“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就是“圣人亦不伤人”的最好注解。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三章义理一贯,更好理解老子本意。只有圣人实证中道的最高境界以清净心入浊世,游戏人间,以四摄法度化有情。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怎样的修行境界?

第四段经文宣说圣人的规则不伤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四句经文都有同样的含义,包含道家学说的一个根本的内涵规则。圣人四不明显包含圣人是有规则的,老子强调圣人的规则是不伤人的,而世人的规则是伤人的。方代表规则,割代表伤人。

廉(劆)代表规则是锋利的,极为严密的,刿代表伤人极为严重直代表规则不容讨价还价,肆代表肆意,直己而损人光代表规则很崇高,耀代表俗谛的规则虽然动听,但依然会刺伤人的眼睛。圣人最讲规则,但圣人的规则是圆融中道,决不伤人,这与世人的规则完全不同。这才是老子最想宣说的密意。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怎样的修行境界?

佛教说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直而不肆”就是如此。圣人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直语,不是曲语。世人讲话都是绕弯子的,不敢直语,因为世人的直语会伤人。子贡说孔子如日月之光,不敢逼视

这是子贡对孔子的最高赞叹,并不是真正的刺眼。圣人有光芒万丈,但绝不刺眼,所以说“光而不耀”。世人的高位者也有光芒,但十分刺眼。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怎样的修行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