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邀您观看5集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

 虎晟 2019-11-30

播出时间:

浙江科技频道 自12月1日起至5日,每天晩上19点30分播出一集 。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简介

陈鹤琴出身在浙江上虞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他的童年跟其他孩子相比,并不快乐。他幼年丧父,全家依靠母亲替人浆洗维持生计。在磕磕绊绊的生活中,他的求学之路,却幸运地得以延续。  
陈鹤琴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5年,191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后,转入心理系学习。五四运动期间回国,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等职务。
陈鹤琴在创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历程中所展现的学术风格和人格魅力以及创新精神与献身精神是中国教育的宝贵财富。陈鹤琴系统提出的“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从事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成就卓著,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五集电视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以陈鹤琴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为脉络,万里追溯陈鹤琴生前生活、工作的轨迹,在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浙江、江苏、福建、河南、云南、江西、台湾、香港以及日本、美国重点拍摄并收集陈鹤琴生前的影像资料、文献档案,采访陈鹤琴研究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陈鹤琴的亲属、幼教一线的园丁、幼童家长,回眸陈鹤琴一生的教育成就,全面解读陈鹤琴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完整、系统地记录陈鹤琴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幼教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历程,披露中国幼教史上鲜为人知的故事细节,关照当下幼儿教育现状,凸显陈鹤琴作为伟大的儿童教育家、中国幼教之父在推进中国幼儿教育的中国化、科学化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等机构联合摄制。
全片共分五集,每集32分钟。第一集“认识儿童”;第二集“学做父母”;第三集“生活课程”;第四集“自主游戏”;第五集“活的教育”。
 

内容梗概

主旨:陈鹤琴是中国幼儿教育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用毕生的心血开辟了幼儿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道路。他既是近现代中国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教育实践家。陈鹤琴在创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历程中所展现的学术风格和人格魅力以及创新精神与献身精神是中国教育的宝贵财富。

陈鹤琴在中国开创性地系统的提出一整套幼儿教育的理论,重视科学实验,成就卓著,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第一集 认识儿童

 1892年3月,陈鹤琴出生于浙江上虞县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先于杭州蕙兰学堂、上海圣约翰大学及清华学堂高等科求学,而后考取庚款留美,在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师从科尔帕屈克、孟禄、桑代克、罗格等著名教授。获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学位。

五四运动期间,陈鹤琴放弃在美国读博的学业,归国加入了新教育改革的运动大潮。在社会动荡不安、新旧思想交锋的民国二十年代,他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中国的幼儿教育事业。

陈鹤琴认为儿童成长的早期可以划分成几个阶段:新生儿期、乳儿期、步儿期、幼儿期,每个阶段在身体动作、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发展等领域都有不同的特点,家长只有在充分全面的了解儿童不同年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领域的特点后才能给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

陈鹤琴总结了儿童有四心:“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其中“游戏心”出自于儿童的本能。儿童是独立的人,有其独特的天性,喜欢合群、喜欢被称赞,家长需要理解儿童并基于其天性对儿童施教。

陈鹤琴不仅在儿童心理以及教育领域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更是身体力行,把教育理论推广到幼儿教育的实践工作中,开拓了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第二集 学做父母

陈鹤琴认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奠基作用。家长应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深层意义,树立为国教子的大教育观,将能否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衡量孩子成材的标准,由“为个人型”向“为国家型”转变。

陈鹤琴第一次在中国通过跟踪记录的方式研究儿童心理学。他将其长子陈一鸣作为研究儿童心理的对象,对他进行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和实验,系统全面的研究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是中国首个儿童个案研究,也是中国儿童心理学起步的里程碑,其中“儿童期”的研究确定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地位与价值,即儿童不是成人附属品;决定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一是生理本身,二是环境。

陈鹤琴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总结出家庭教育的理论海和方法。他为人父母者提出:1.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2.父母步调要一致;3.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

在家庭教育的科学实施上,陈鹤琴认为,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游戏环境、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用以支持孩子的模仿。父母应随时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儿童以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陈鹤琴指出,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家庭教育同幼儿园一样,担负着儿童体、德、智、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也相当丰富。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第一步应从了解幼儿的心理入手,遵循科学的宏观指导,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但二者不能脱节,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第三集 生活课程

陈鹤琴回国后,发现国内幼稚园课程混乱不堪,要么照搬硬抄国外各类课程,要么延续中国传统刻板严苛的私塾教育,他在吸收了杜威“教育即生活”以及对自身童年所受“死教育”进行反思之后,陈鹤琴走上了对幼儿园课程中国化、科学化的改革探索之路。

1923年,陈鹤琴在自己的家中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陈鹤琴带领一批教师不断反复地实验、研讨,经历了从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的探索,最终创造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的单元课程。在单元课程中,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教材,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是教学依据,教师真正把儿童想学的、应学的东西完完整整地教给儿童。

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是“活教材”。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推崇渗透在他的整个教育理论中。在教学实践中,他经常带孩子们去看蓝天白云、山林树木、鸟兽昆虫,让孩子们快乐自由地玩耍和奔跑。陈鹤琴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重视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的书本教育和灌输教学的批判之上的。

陈鹤琴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启示人们:气象万千、无可穷尽的自然界是儿童的经验宝库。因此,面对游戏的自然性逐渐减少的现状,教师首先要因地制宜地为幼儿提供自然性材料。从野外捡回来的树枝、树根、石头等,幼儿可以利用这些自然材料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废旧物品或经过简单加工制成的玩具,以鼓励幼儿自制玩具,发掘玩具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并养成勤劳、爱惜资源等美德。

此外,教师要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多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近距离地观察植物,熟悉动物等,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

第四集 自主游戏

陈鹤琴研究了儿童游戏的发生与发展、儿童游戏与工作的关系、儿童游戏的价值,提出“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等观点。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陈鹤琴反思:“吾国社会对于游戏不加注意,甚有以为学校不宜让儿童游戏的,普通人常以游戏为顽皮。”因此,陈鹤琴明确指出,幼儿园活动以游戏为主。他认为,“喜好游戏”是儿童突出的心理特点,也是“儿童的本性”,“儿童既然有这种强烈的本性,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动机去教导他”。他赞成将教学和游戏整合起来的做法,认为这是寓教学于游戏之中,游戏要成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手段,乃至幼儿教育的一种精神或灵魂,要贯穿幼儿教育的整个过程,游戏既是对游戏在儿童身体、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发展价值的认同,也是对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人的一种尊重。

陈鹤琴提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因此,教师应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不顾幼儿的意愿,不能总是要求幼儿按成人的意愿去做。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兴趣,考虑其需要,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去获得各种经验。同时,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其自发、自愿的活动提供条件,并将教育目标渗透其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欣赏幼儿的游戏,欣赏他们在游戏中异想天开、不断生成和创造的品质。这是对生命本身的欣赏,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的体现。

陈鹤琴还强调,儿童游戏要有快感。儿童从游戏中获得的快感越多,游戏兴趣越浓厚;快感少,情趣也少。因此,教师应关注幼儿游戏的愉悦性,不能使游戏成为任务。同时,也要注意到,游戏的发展价值是以幼儿获得自由自主的游戏体验为基础的。任何活动若被剥夺了快乐和自主,再怎么强调它对幼儿发展的好处。也是值得怀疑的。

游戏的材料玩具是游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具有教育价值。针对当时中国幼儿园玩具、教具严重不足,不适合儿童特点的现象,陈鹤琴根据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理论,带领幼教工作者制造、改进并推广了诸多玩具,创造了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玩具生产体系,为儿童快乐、健康、全面的成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第五集 活的教育

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陈鹤琴针对陶行知先生批判的中国“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死教育现象,提出要使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使儿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教育主张,并把这一教育主张定义为“活教育”,活教育容纳了教育目的、课程、方法等一系列系统的理论内容。

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饱受他国侵略凌辱,中国人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陈鹤琴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活教育目的论,批判只有知识,没有“人”的旧教育,把做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陈鹤琴针对传统课程死读书的问题,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在具体方法上,提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的活教育方法论,并详细列出17条教学原则、13条训育原则。

陈鹤琴认为,幼儿课程教材可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孩子的知识来自直接经验,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不易为孩子所理解,首先要教孩子真的、活的东西,让孩子对事物有正确的印象。大自然、大社会又是孩子天天接触的,应以此为活教材。他主张的课程包括五方面(即五指活动):(1)儿童健康(包括伙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2)儿童社会(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谈话和社会政治常识);(3)儿童科学(包括植物栽培、动物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和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4)儿童艺术(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5)儿童语文(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幼稚教育》《幼稚园课程》等著作对中国的儿童心理和学前教育研究具有奠基作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是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理论,也蕴含了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中国道路。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孕育了陈鹤琴和他的民族教育思想,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包括教育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实践活动,主导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幼儿教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幼儿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