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黄附子汤

 欣然书斋 2019-12-04
大黄附子汤
【出处】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 三两(9g) 附子 炮,三枚(12g) 细辛 二两(3g)
【用法】
古代用法: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现代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证治机理】 本方所治寒积里实证为里寒积滞内结,阳气不运所致。阴寒凝滞,冷积内结,腑气不通,故腹痛便秘、胁下偏痛;积滞阻结,气机被郁,故见发热;阳气不运,则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紧是寒实内结之象。治宜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解】
君药- 附子: 温里助阳,散寒止痛,为君药。
臣药- 大黄: 通导大便,荡涤肠道积滞,为臣药。大黄性虽寒凉,与大辛大热之附子相伍,其寒性去而走泄之性存,为“去性存用”之制。
附子、大黄: 二者并用,前者散寒助阳,后者通积导滞,是温下法的常用配伍。
佐药- 细辛: 辛温宣通,既散在经之寒,又助附子温里散寒。
三药并用,共奏温里散寒、攻下寒积之效。
【配伍特点】 本方寒凉泻下与辛热助阳并用,乃“温下”剂之基本配伍。
【辨证要点】 本方为温下法之基础方,乃治疗寒积里实证之代表方。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方中附子用量应大于大黄,以达到温里散寒、泻结行滞之目的。
【医案举例】
脾肾之阳素亏,醉饱之日偏多。腹痛拒按,自汗如雨,大便三日未行,舌垢腻,脉沉实。湿痰食滞,团结与内,非下不通,而涉及阳虚之体,又非温不动。许学士温下之法,原仲景大实痛之例化出,今当宗之。制附子五分,肉桂四分,干姜五分,生大黄四钱,枳实一钱五分,厚朴一钱。再诊,大腹畅行,痛止汗收,神思倦而脉转虚细,拟养胃和中。(《柳选四家医案》)
按:患者素体脾肾阳虚,又嗜酒食伤,阳气大亏,故自汗如雨;寒湿痰饮食积阻滞,腑气不通,故腹痛拒按,大便三日未行,舌垢腻,脉沉实。治宜温阳散寒,通便止痛。方用制附子、肉桂、干姜温阳祛寒,除阴凝而止腹痛,小承气汤开结除痞,荡涤肠胃,泻下积滞。全方温阳散寒不碍积滞下泻,攻泻积滞不伤脾肾之阳,故收捷效。
【方歌】
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细辛三味同煎服,功专温下妙非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