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女性朋友这样抱怨,短短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很多信息。 你和另一半有过沟通不畅吗?或者他对于你的话,经常无所谓,只是沉默回应?你觉得你们沟通了,但为什么还是无法理解对方呢? 其实,你们并不是没有沟通,而是“沟而不通”,错误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彼此心中的爱。 这样的场景大家一定不陌生: 男人回家很晚,一到家就瘫在沙发上,浑身还沾满了酒气。
这就是典型的“暴力式沟通”。 暴力的根源在于我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问题本身并不能造成一段感情的破裂,使感情无可挽回的往往是沟通做得不到位。 著名的沟通专家,马歇尔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到: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就自然流露。 也就是说,通过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我们才能感受到彼此的爱,更好的解决矛盾。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非暴力沟通要素一:观察“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清楚地说出观察的结果,而不去主观评判对方。” 注意是观察,而不是评判。 在沟通中,我们很容易将观察和评判混淆。如果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对方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到底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判呢?
观察和评判的区别就在于:观察只是客观地说出你看到的事实,而评判则是在你看到事实的基础上,加入了具有主观意识的评论。 若将观察和评判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只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所以,不带评论的观察才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非暴力沟通要素二:感受“前面你观察到的这些客观事件,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欣喜、温暖、沮丧、失望、愤怒、委屈?把这些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为了清晰的表达感受,可以建立一个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非暴力沟通要素三:需求“这里的需要,指的是你的哪些需求导致了你上面的感受。” 比如,你在表达失望感受时,往往有两种表达方式:
第一个表达的重点在于“你”喝很多酒,导致“我”不开心,语气中有批评指责的意味。 第二个表达的重点在于我不开心是因为“我希望你身体健康”的愿望没有被满足,是从自身的感受出来,表达的需求。 其实每一次情绪化的行为,不论是争吵,冷战还是抱怨,指责,都隐藏着我们自己内心当中真实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的方式表达,那么对方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抵抗反击,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明明心里是为了对方好,可刀子嘴一说出来,却会引起对方的反驳。 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求,别人就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要素四:请求在表达完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就需要向对方提出具体的请求了。 清楚地告诉对方,为了改变某种状态,我们希望他做什么? 这里要注意,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是要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1、具体化 首先,我们提出的请求一定要具体化。
因为表达的语言太抽象,男人是不清楚到底具体做些什么事才算“体贴”的。 一定要提出具体的请求。 2、请求而不是要求 爱是提出请求而非提出要求。 感情中最忌讳教育式的指责句式:
一定要避免用到:“你应该”,“你就要”,“你必须”这样的字眼,多使用一些“我希望”,“可不可以?”,“好不好?”这样的字眼。 所以,最后总结,非暴力沟通的过程就是:
非暴力沟通万能模式(1) 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是什么?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时” (2) 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 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期待导致我那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期待……” (4) 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让我感到愉快的行为 “你是否愿意……呢?” 所以,下次对爱人再有不满时要学会用正确的话术去表达你的诉求。比如:
或者另一种方式:
这样一来,你也表达了你的感受和需求,他也明白自己要如何做你才会开心。 回到文章开头的场景,如果换成非暴力式的沟通:
“老公,这个星期你已经有四天晚上,都是12点之后回家了,而且身上有很大的酒味。”
“我很难过,也很担心你……”
“因为我希望你下班之后的时间可以留一些给我和孩子,我们需要你的陪伴。”
“所以,我希望以后每周你能有至少两个晚上在9点前回家,我们一家人可以在一起温暖的吃顿饭。” 这样的沟通模式,才能有效的。 沟通的目的是让彼此知道对方不同的心理感受,让他明白你在这段感情中的需求,然后共同去解决问题,感情才会长久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