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最高的修养,是知行合一

 香光庄 2019-12-10

编者按:

一提王阳明,大家都会想到他提倡的“知行合一”,而且似乎每个人都懂是什么意思。

流行的解释是:知行合一说的是认识(“知”)和实践(“行”)的关系,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仅仅是一方面,还要将之运用于实践,就是知道了还要行,让实践和认识相统一,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达成修齐治平的目标。

良知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

不少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大不过一个“道”字。

“道”,乃圣人之道,或者说天道,亦称为天理。王阳明给“道”换了另一种更加接地气的说法叫做——“吾性”。

吾性中的“良知”就是天道,这一点他曾在他自己的学说有过解释——心即理也。

摒弃私欲,保持内心的纯净,即是天理。

良知存在于我们内心最深处,存在于“吾性”中

“良知”并非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良知脱离不了实践。

换句话说,“知”需要与“行”相伴,才能提现“良知”的价值。否则,再高尚的道德标准,脱离了现实生活,也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这是基于此缘故,明代时期大哲学家王阳明就曾在文明书院,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

他先生认为,知和行不可分割。

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方法论。

“知”与“行”不可分割

所谓“主意”就是出发点,或者叫宗旨。

所谓“功夫”就是方法方式,有时叫战略战术。

人若想变得高尚,做事的出发点一定要是良知,要自利利他。

与此同时,还要有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落实到行动中,用“行”来实现“知”。

值得注意的是,“行”同样离不开“知”。在现实生活中,行动之前如果忘了初衷,就会坠入私欲的深渊,滑入权术的阴谋,从而万劫不复,失去内心的一片净土。

在阳明先生之前,人们往往把“知”和“行”看成两件事。

在阳明先生之后,又有人争论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但是,阳明先生本人反而认为:知行本就一体。“知”与“行”,从来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从来都是齐头并进的。

知到位—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到位—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换句话说,在行动中感知良知便是“知”,把良知付诸实行便是“行”,两者不断循环便是“知行合一”

知而不行,不是真知

“知而不行,不是真知”。

这种人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行为低俗的人,做官却贪污腐败的人,他们都算被私欲蒙蔽了良知的人。因为缺乏起码的做人的准则,他们的知和行处于低水准。

究其根源,这种人会在做事的时候,认为凡事都要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为判断基准,如此,所谓知行合一就会合向错误的方向。

知行要并驾齐驱,在正确方向上达到高水准,达至极致那就是“致良知”。

阳明先生50岁时,到达了他的心学的顶峰,系统地提出了“致良知”的核心理念。

阳明先生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良知是天植灵根。”、“天理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论语》中所说的“思无邪”,就是《大学》里所说的“明明德”。

阳明先生强调“致良知”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

从古到今,一切社会问题的源头都是“此学不明”。

“此学不明”,不知此处不知道耽搁了多少儿女英雄。

本文摘自《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

曹岫云 著

 编辑丨小方

审校丨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