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公三年

 解决人生问题 2019-12-14

庄公三年

【原文】三年,春,王正月,溺1会齐师伐卫。溺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四月,葬宋庄公。

五月,葬桓王。此未有言崩者2,何以书葬?盖改葬也。

秋,纪季以酅3入于齐。纪季者何?纪侯之弟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纪季?服罪也。其服罪奈何?鲁子曰:“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妹

冬,公次4于郎5。其言次于郎何?刺欲救纪而后不能也。

【译文】鲁庄公三年,春天,周历正月,公子溺会合齐国军队攻打卫国。溺是什么人?是鲁国还未正式任命的大夫。

夏天,四月,安葬了宋庄公。

五月,安葬周桓王。这里没有说到周桓王的死,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大概是改葬。

秋天,纪季把酅这个地方归入齐国作为附庸。纪季是什么人?是纪侯的弟弟。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认为他贤能。纪季有什么贤能之处呢?他替纪国服了罪。他替纪国服了罪又怎么样呢?鲁子说:“他请求保留纪国的五庙后,让纪国的姑姑、姊妹得以活下去。”

冬天,鲁庄公把军队驻扎在郎这个地方。这里说把军队驻扎在郎这个地方是为什么?是讽刺鲁庄公想挽救纪国,但后来又办不到。

说明本篇《庄公三年》,主要描述的是鲁庄公三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三件事,一是公子溺会合齐国军队征伐卫国。二是安葬鲁桓公。三是鲁庄公想与郑国共谋纪国,但遭郑国婉言谢绝。

————————————————————

【注释】1.溺:即公子溺,鲁国大夫。

2.崩:(bēng绷)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书·顾命》:“越翼日乙丑,王崩。”《国语·周语下》:“景王崩,王室大乱。及定王,王室遂卑。”《孟子·公孙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犹未洽於天下。”《荀子·儒效》:“武王崩,成王幼。”这里用为帝王去世之意。

3.酅:(xī西)中国春秋时纪地,在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左传·庄公三年》:“秋,纪季以酅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

4.次:(cì刺)临时驻扎和住宿。又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楚辞·离骚》:“夕归次於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资治通鉴》:“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5.郎:(láng狼)古地名、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金乡县境内。《左传·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左传·隐公九年》:“夏,城郎,书,不时也。”《说文》:“郎,鲁邑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