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①,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②',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③!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④。” 【注释】 ①贫而乐:又作“贫而乐道”。 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篇。意思是:好比加工象牙,切了还得磋,使其更加光滑;好比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使其更加细腻。 ③赐:子贡的名。孔子对学生一般都称名。 ④来者:未来的事,这里借喻为未知的事。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巴结奉承,富贵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算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而乐于道,虽富贵而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工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现在我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从学过的知识里你能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解读&感悟】 在古代历史上的很长时间里,一直都会有贫富差距的问题,这并非是个人意愿就能解决的问题。贫穷的人就容易捉襟见肘、巴结奉承来图利,而富贵的人又容易财大气粗、盛气凌人,这都是一般人好富恶贫的共同心理。所以子贡说的第一句话表明他的境界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 而对于圣贤孔子看来,他的境界就更高了,在他的思想教育里,他希望他的弟子以及天下大众,都能够达到贫穷却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境界。另外,孔子还赞扬了子贡“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