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又表达了什么

 思明居士 2019-12-14

我们国家从夏商周三代开始,中国商业就已经产生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官府控制商业的这个局面被打破了,商业出现了繁荣,而且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但这个时代也是最混乱的,没有形成逐渐的大一统。

这时候,到了商鞅变法时候,明确的确定了一个政策:重农抑商。并且这个政策一经确立,之后就快速的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一个经济政策

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又表达了什么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个政策就是因为商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因为商人是具有流动性的,而中国古代经过儒家思想的规范,就出现了“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思想。这都是固守农业的一种表现。重农抑商的提出就是因为商业跟农业争夺劳动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就提了这个政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人如果力量壮大之后,会干预国家的政治生活,从春秋时期吕不韦“奇货可居”这个故事的结局,最终吕不韦扶值异人登上了秦国国王的宝座,就能看出来了商人的作用有厉害。

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又表达了什么

所以不得不说,我国古代的先人都是非常有远见的。

在如此一个大环境下,古代帝王都推崇“重农抑商”,但司马迁却大胆的在《史记》中写了一篇《货殖列传》。他将商业活动和经济领域中,所涌现出来的这些优秀的人士,单独为这些人士写了一篇文章,从三皇五帝到当时的汉武帝时期经商以及负责把商贸发扬光大的人全都记载在里面。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业论述商业经济学的论文。

简而言之,司马迁是意识到了商人的重要性

商人有多重要

首先,文章开篇写到老子说“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并且这句话也同样出现在了老子的《道德经》中,老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他是推崇“无为而治”,这句话就是论述了一下他认为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可这种和和美美的生活,司马迁却认为是不存在的。所以《货殖列传》中讲述的大多是现实社会的情况。

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又表达了什么

那么现实生活包括商人是什么样的呢?先来说一则文章中的小故事,不得不说我们的古人智慧真的是很超前。

春秋时期的一个谋士叫计然,那么他提出了很多的经营的理论,计然说了一句话叫做“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就是说大旱的时候,你需要准备船,准备抗洪。在洪水的时候,你要去准备车,准备抗旱。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就是我们从事经商活动的,要认识客观规律,大旱之后必有雨,会有洪灾,会有大水。大水之后必有旱,这是一种事物的规律,你要经商就必须要明白这种规律。第二个道理,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提前量,在经商过程当中的一定要提前得做好准备。这样的才能在经商当中取得一种主动的地位。

这是计然在当时对于商人的理解。同时,这位商人计然也被写入了越王勾践何以能转败为胜的关键人物,还有范蠡,他们二人的经济政策对于勾践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体现了司马迁的独特见解。同时被写入文章的还有古代很多成功的商人:例如孔子的高徒儒商鼻祖子贡,战国魏文侯时的周地商人白圭等。

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又表达了什么

那现实生活是什么?司马迁在文章中也给出了这个答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意思是追名逐利才是人的天性。什么都不去争抢,那是不可能存在的。

那究竟如何去获得财富才不会显得商人庸俗呢?司马迁对于富的看法是:“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靠经营农业而致富是最好的,靠工商致富次之,靠做坏事得到财富是最差的。接着,司马迁还不厌其烦的记载了酗酒、造船、皮革、鱼类等靠着技术、勤劳、本分等致富的行业,这些都给予了文字的肯定。

综上所述,司马迁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还有他所提出的观点,都是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商人存在的意义,他提出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也是重点发展了工商业,才成为了一时霸主,所以商人是上可富国,下可富家的重要作用。虽然商人追名逐利,但是这是人的天性使然。那些靠着技术和手艺挣钱的人不比别人差,相反应该值得尊重。

最后,司马迁告诉我们商人很重要,商人的信念也很重要。

司马迁告诉我们的经商之道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这12个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经营财富的三个层次。首先,是在你没有任何资产的时候,应该先凭借自己的力气去赚取人生中的第一笔财富,当你小有资产的时候,应该凭借自己的智慧,尽快拓宽赚钱的渠道,以增加自己的财富。最后当你已经很富足的时候,就要善于抓住时机,继续增加自己的财富,虽然只有短短的12个字,但是写出了我们人生获得财富的一个精髓。我们再放到现代来结合一下。

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又表达了什么

无财作力就是说比如我们刚从大学毕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只能先去找一个工作,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去获得我们最初的生活保障。少有斗智就是说等我们工作几年之后,随着社会经验的丰富,人脉的增加,业务的熟练和财力的增加,我们就要靠我们的财智,拿出积攒的积蓄,慢慢的投资一些小的生意或者一些资产性的收入,比如房产,股权,都做进一步的升级。

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又表达了什么

既饶争时,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很难达到的这个阶段,能达到这个阶段的基本上都是国家的首富了,像美国的巴菲特和香港的李嘉诚可以说达到了这个阶段。比如2003年4月份,巴菲特用伯克希尔买入了中石油的h股,共投资了4.88亿美元,每股买入均价为1.6港元,巴菲特在持有五年之后,在2007年7月到10月份全部卖出了中国石油的股分,每股卖出价格约为13.5港元,卖出总市值约为40亿美元,税前投资收益约为35.5亿美元,不包括分红的总投资收益率约为7.3倍,年均复合投资收益率为52.6%。伟大时机的把握靠的都是几年的商业历练和积累。

司马迁可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肯定商人作用,也肯定影响了那个时代不少的知识分子。司马迁可能不知道,这篇文章在现代影响之深,甚至于香港首富李嘉诚都经常拿在手中,他的一生没有过失败的生意,也是因为《货殖列传》的影响。

同样,优秀的商人有着自己的经商理念,还要做到文章中论述的道德、智慧、忍、毅力,同时他说出了商人有着富国强民的作用,为多少商人正名,司马迁敢“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眼光独到,实属难能可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